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精選7篇)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精選7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1
花了二十天,終於讀完兩冊書。讀西方名著,對我來說,很不習慣,總有一種融不進去的感覺,“隔”的感覺。沒辦法,硬著頭皮往下讀,因為想學習西方價值觀人生觀。
安娜,以中國傳統眼光看來,簡直就是叛臣逆子,就是不安於室的婦人。自私自利,拋棄家庭,獨自享樂,又貪心不足。西方價值觀和東方價值觀有區別,東方更強調家國責任,社會責任,為男者,忠君愛國,以天下為己任。為女者,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以家庭為己任。總之,女人要為父母活,為家庭活,為老公兒子活,脫離了這些責任屬性,單純追求自己的享受刺激和人生感覺,是非社會主流,得不到傳統社會的肯定。
但是,西方比較強調個人自由吧。記得安灼拉說過“人對自己的主權,這種我對自己的主權就叫自由。”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候,震撼!我從小到大,從不知道自由,也沒嘗試過自由,都是循規蹈矩按照學校、父母、社會指出的道路,平平靜靜地走過來,所以,我不能想象安娜的世界,也不知道該不該贊同她的行為。
如果我在二十多歲青年時期讀安娜,也許會質疑她,責罵她,怎會如此自私自利,不負責任呢?但是,現在以家庭婦女的狀態來讀,還是有些嘆息,安娜真是勇敢,執著。你敢嗎?你能做到嗎?打死你也不會,因為你的思想本就不自由,已經被禁錮妥協了。家庭婦女的生活,很幸福?很有價值嗎?無法說,也無從得知,唯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友人說,安娜跟徽柔差不多,還真相似,都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主兒,活得純粹,真誠,自我,不做作不虛偽。這樣的女人,不符合社會主流,非死即亡。有人說,徽柔帝姬太傻,她應該像高陽公主那樣,表面上跟丈夫恩愛,甚至給駙馬買幾個侍妾,暗地裡跟懷吉交往,豈不是兩全其美,不會敗露?我想,如果徽柔這樣做的世故,那她就不是徽柔,她可貴就在於傻,真誠,不遮掩,她愛就是愛了!安娜也是如此,她不像俄國彼得堡上流社會的那些貴婦人一樣,一方面保持著作秀的婚姻,一方面交往著數個情人。她鄙視她們的虛偽做作,包括她丈夫的虛偽做作(死也不跟她離婚)。安娜愛了就是愛了,勇敢地私奔。她不計較代價,不負條件地追求愛情。她們都是純粹的人。她們為自己而艱難地活,追求愛情。一旦愛情消逝,沃倫斯基不再真摯地愛她,對她疏遠冷淡起來,安娜選擇了自殺。她這樣敏感、熱烈的女人怎能不去自殺呢?當然,對沃倫斯基來說,這下場未免太殘酷了。
想起了林黛玉,中國古典小說裡的優秀女人,跟安娜差不多的性格,她的愛情消滅後,肯定也是投水自殺的。這兩個女性飛蛾撲火的形象塑造,也不由得尊稱一聲“曹翁”“託翁”。
託翁寫小說,自有風格。故事本身很平淡,沒有多少離奇情節,大段大段的心理剖析,整章整章的人生宣教,讀起來真是枯燥無味。如果二十歲時候讀,肯定讀不下去,現在讀,也是吃力。最後一部分,託翁用二十多頁整章地描寫列文的人生思索,終極思考,人從哪裡來?為什麼要這樣子活?人活在這個世上有什麼意義?列文的苦惱、困惑直至他的醒悟,找到宗教信仰的救贖。我讀了兩遍,還是似懂非懂。想來我這樣世俗的凡人,精神層次實在達不到託翁境界的一半。還有,冉阿讓,我也理解不了他的精神境界,為什麼還要出頭當庭承認自己苦役犯的真實身份,寧願自己坐牢也不要冤枉了無辜人。真是,羞慚的說,連當他們的讀者都不夠道德水平和理解能力。
近讀過兩部西方小說,安娜,悲慘世界。作者的悲憫情懷和普世價值,作者對生命靈魂的拷問和救贖,對人生極致的追問和智慧。我覺得中國古典小說裡很少有,所謂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其他三部說殺人就殺人,說砍頭就砍頭,妖魔鬼怪,江湖好漢,權臣謀士,勾心鬥角……有的只是故事情節,世俗社會,感覺俗氣陰暗。幸虧有紅樓夢,證明我們這個文明古國也出現過深邃思想和人文情懷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2
花20多天的閒暇時間,看完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對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劇結局主要是由於當時的社會所限制,如果擺在現在,是不至於有那麼悲慘的結局的。或許就像現在的大多數婚外情一樣,會離婚結婚,也會對原來打家庭造成很大的傷害,重新結婚之後也未必一定會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種平凡瑣碎也很熱烈的幸福,讓人覺得多麼切近生活,自己也可以這樣熱烈平凡地幸福著。列文的各種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對於還處於思想波動期的年輕人也是恰當的一個例子:矛盾又有獨立,想融入大眾,又想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努力並驕傲地保持自己的特點,並追求和達到了自己的幸福。總得來說,覺得他是一個很可愛的人,有天真執拗的孩子稟性,又能獨立和堅持自己的立場,讓人又氣又愛。只是基蒂的理解和愛,最終讓他能夠很幸福,一對可愛的人兒。
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閱讀習慣,讓我覺得自己並不是真正地喜歡閱讀或寫作,正如列文一樣,是想透過閱讀,能夠尋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問題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後又推翻,依然主要還是會積極努力地去做該做的,去過自己的生活。而把文學或寫作當成自己的愛好或特長,那還有很遙遠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認為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並不會花特多的時間去閱讀,去寫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瑣屑,並努力把周圍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3
耐著性子讀完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書,簡直可以說是磨練人耐性的一本書。一種蒼涼不覺湧上心頭。看完這本書彷彿隨著書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個人生——一個不凡的人生。
吃飯時候還在思索,卻感到頭腦混亂,只是清晰記得安娜死了,而且是臥軌自殺的,很殘忍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方法。無異於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以蛇自殺,這些可憐的人啊!都說紅顏薄命,一些不假的,這些紅顏幾乎都是蘭心惠質,沉魚落雁。哎,可嘆,可惜,可憐……列夫托爾斯泰的文筆十分之細膩,以至於讓我覺得有些情節和話語很繁瑣,描寫上流社會晚宴和沙龍情景,濃彩重墨,鋪展開來,一點不遜於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後呼應。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龍斯基是在火車站,並且看到了一個臥軌自殺的女人,安娜表現出莫名的憂傷,因此弗龍斯基給那個自殺的女人家屬給了些安葬費,從此兩人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則是安娜自己臥軌自殺,弗龍斯基奔去火車站見她最後一面,相逢和訣別都在火車站,此種筆觸相當獨到,不過未免使故事更具悲傷性。
安娜,弗龍斯基,亞歷山德羅維奇,阿爾卡季奇,多莉,基季,萊溫。這七個人之間有著極為複雜的關係,安娜嫁給了亞歷山德羅維奇,並且生下一子,後來在調節表哥阿爾卡季奇與其妻子多莉之間婚姻矛盾時候遇到了阿爾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龍斯基,兩人相見恨晚,彼此一見傾心,墜入愛河。後來經過安娜的調節,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卻因此陷入了尷尬境地。阿爾卡季奇的好友萊溫喜歡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歡弗龍斯基,安娜的出現使得整個故事進入了另一種狀態,基季因安娜“奪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萊溫則因為弗龍斯基的出現被基季拒絕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龍斯基也沒有放棄他們之間真摯而熱烈的愛戀。但是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確實不當,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願成全她的母愛罷了。這就是懲罰,以至於她的慘死也成了宗教懲罰的象徵,對這種違背道德做法的懲罰。即便安娜對大她20歲的丈夫沒有一點感情,而對弗龍斯基是真正的愛戀,也為世俗和上流社會所不容。安娜處在夾縫中,後來安娜懷孕生女兒時險些送命,之後兩人去了國外,幾年後回到莫斯科,在弗龍斯基一再勸導下,安娜給丈夫寫信要求離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兒子看不起,被上流社會摒棄。在這種狀況下,她不斷猜忌,以至於陷入了思想混亂,懷疑弗龍斯基對她的愛,於是她毀掉了自己……基季最後與萊溫成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龍斯基則傷心欲絕,為了處理掉沒有意義的生命,他自費帶著一個連隊去前線參加了塞爾維亞戰爭。亞歷山德羅維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點與他離婚,而最後多莉變賣自己的家產還幫他還了利貸,於是和好如初……看完這本書,真的很想見見列夫托爾斯泰,很想問問他,為什麼選擇安娜作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對自由戀愛的提倡?還是上流社會的諷刺批判?抑或是對女性不忠的宗教審判?但為什麼描寫安娜的時候又著重描述了萊溫的生活、思想。而這兩個主人公在整個故事中都沒有什麼關係糾葛,只在最後,見了一面。以後有機會去莫斯科尋找一下答案吧。或許我該看看列夫托爾斯泰的傳記,瞭解一下他那個時代的整體狀況。安娜和弗龍斯基的愛情,讓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為愛情,陷入了一種萬人不容的狀態,以至於最後各自走向毀滅……愛是什麼?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4
安娜是俄國上流社會的迷人貴婦,這種賢妻良母類的女人,讓人感到一種慈祥的安寧。但是,她接下來與渥倫斯基邂逅之後的事情,以及她最後走的極端,讓人感到深深憐憫。 她是一個懦弱的,一直在勸慰自己的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是一種沒有羞恥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種美麗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當她瘋狂之後,為愛情所忙碌,以名譽和兒女為代價的這種行為,讓人困惑和不解。
在這場與列文、吉蒂、卡列寧、渥倫斯基等人的多角戀與各自婚姻的愛情的對比下,安娜無疑是可憐的,她選擇獨自承擔了無望愛情的全部後果。列文無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過。但是經過蛻變,與自己心愛之人喜結良緣,並接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米佳。而安娜與渥倫斯基婚外情,是最讓人所不齒的。他們有了在自己罪惡的結合下的犧牲品:女兒安妮。
其實,最後害死安娜的,不是別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條極端的路,沒有自制力其實是種可怕的東西。嘴上說著,我可以壓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卻不這麼想。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明明是來促成渥倫斯基與吉蒂的婚事,卻將自己搭了進去。表面上,壓抑著,那真實,又是什麼?因為自己成為了導火索,所以引發了後來的一切。渥倫斯基的逐漸冷淡和拋棄,卡列寧的漸漸折磨、後來的卡爾塔索夫夫人的公開羞辱以及文章最後她的臥軌自殺。一切的前因後果,都在於此,都在於她的不安於本分,心中的自制力不高。這是一場悲劇,由她親手導演,演員最後全部走光之後,又由她自己,最後終結。
這部以死亡而收場的戲劇性悲劇,卻成就了安娜·卡列寧娜的形象。這種對自己婚姻不貞,背叛家庭,拋棄自己的兒子,又擔心被自己的兒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厭惡和不恥的。私通在上流社會並不少見,可是少見的是,安娜·卡列寧娜的勇於承認,雖然最後得到的結果是被上流社會拋棄。但是,在這種列夫·托爾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寫下,安娜·卡列寧娜的缺點,也正是她的閃光點所在。這突出了一個叛逆的女人,和敢於與現實社會對抗的形象。這句話有褒有貶吧,可是誰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會對待不貞夫妻的懲罰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變態的寬恕,對安娜產生了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和無形的壓抑感。安娜在別人眼裡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卻是光輝的,作為一個對比人物,她最後的往鐵軌上的一臥,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許正如現在的人所說:自殺的人,是勇敢的,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去自殺。
“真不愧是個卑賤的女人,連選擇的死法都是那麼卑賤。”公爵夫人鄙視的說。其實我認為不然,她並沒有權利去評判,真正的評論權,是掌握在當事人的手中。
安娜·卡列寧娜,總體來說,是一個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說,最後的臥軌,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為力。
選擇一個人揹負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寧,要的只不過是臉面和名譽,渥倫斯基喜歡追求新鮮等等甚至更多。一個人承擔下因為背叛而帶來的一切後果,帶著絕望的那顆心,那可反叛的種子,是否,就是在這個時候,留在了這裡?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5
當初因為看到大部分評論,說此書是說明了女人在社會制度下的悲慘遭遇,和追求自由愛情的先鋒形象,我對這書的印象立馬跌至低點,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大文豪印象也跌至低點,雖然我看過他的《戰爭與和平》,但我不相信他用那種惡俗的主題能寫出什麼好文章,這不是我眼中的托爾斯泰,所以一直沒看。但最近實在沒好書看,就試試看看吧!結果……驚為天人!
不敢說這書比戰爭與和平有多好,但是,他的主題和藝術比前者要更加深入人心,因為牽涉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靈魂深處。說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說也不為過!偉大在哪?在於她對人生的反思,對命運的探索,對人類的道德訓誡,是作者崇高人格的流露。作者太崇高了,思想太純潔了,太慈悲了,有菩薩心腸,具刀斧之筆。有人說,這是反映舊社會壓抑女性的小說。我從頭到尾,除了看到安娜因為婚外戀一步步墮落深淵,最後一頭撞在火車上外,其他女人都活的有滋有味。而且,安娜在搞婚外戀之前,看看作者怎麼描述的:單純,快樂,健康,活潑,一無所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但自己生活幸福,而且幫別的家庭調解糾紛。從這裡,我沒看出作者有半點想反映的意思,所以我對某些評論家,感到相當憤怒!讓我誤會了這部好書十幾年。而且,裡面最快樂的基蒂,她是多麼幸福,多麼純潔,她最終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嫁給了單純可愛而又善良的列文。列文最後信了教,找到了精神的歸宿,他其實就是作者自己,從頭到尾都在說作者自己的話,想看懂這部書,就從他身上看。這裡的信教並不是單單的跟村姑唸佛一樣信了,而是真正理解了,他只是一種完美精神的代表,並不是指真有。
回顧安娜的人生軌跡,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一個浪子的介入,美名其曰:“愛情”。這個所謂愛情的到來,帶走了她的一切?列夫托爾斯泰最擅長的不是揭露社會制度,而是對人類道德的自我審判和思索!這裡,矛盾出現了,是要所謂的婚外愛情,還是要家庭乃至生命。而這個愛情,僅僅是因為對方長得帥,會說漂亮話,而自己家丈夫又是個熱衷事業的人。是在生活枯燥的情況下所尋找到的`一點刺激,就像我們現在年輕人喜歡吸毒一樣。這種愛情可取嗎?答案是否定的!所謂有惡因必結惡果,所以安娜最後撞車自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任何人,更怨不了什麼社會制度。作者不是主觀的,他是讓筆下的人活起來,讓他們按生活的軌跡自動執行,也就是說,真正的作者是嚴格遵循生命軌跡的,而安娜的生命軌跡,最後也只有滅亡!這是天意。天不能容忍她!作者以他的天之筆也不能容忍她,如果非要說她是被舊制度害的,那麼舊制度為啥不去害基蒂?她也是主人公啊!她為什麼過的那麼幸福,偏偏有意做給安娜看似的。事實上,她確實要作給安娜看的,同時也是給讀者拿來對比安娜看的,這是偉大的藝術手法!讓讀者明白作者的苦心。
安娜追求愛情,一步步走滅亡,毀了家庭,毀了丈夫,也毀了情人。所以有些人說她愛情而犧牲是多麼的崇高時,是愛情完美女性的象徵時,我只能無語搖頭。如果那麼說的話,安娜卡列尼娜就僅僅是一部支援婚外戀的言情小說,根本不是什麼名著,與瓊瑤的小說一樣價值,那麼托爾斯泰也僅僅是個男瓊瑤而已,或者張藝謀。可明顯後面兩人與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一比,就是什麼東西。我們應當知道列夫托爾斯泰這個名字的精神重量。
他是真正在小說中思索探討人生的價值:人應該怎麼活才能找到幸福?安娜卡列尼娜中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兩種活法。
第一種:安娜和渥倫斯基。
渥倫斯基,浪子一個,最喜歡調情,泡妞,遇到有夫之婦安娜,因為她太美了,不論她有沒有家庭,有沒有孩子,明知道這會對她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但還是比不了自己的情慾,非要把她泡到手不可。所以這裡有人說他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情人時,是反抗舊社會制度的先鋒時,只能說這人腦子有毛病。當然,渥倫斯基後面的醒悟,讓我們悲哀,因為安娜的自殺,他對生活徹底絕望,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走上戰場,可能一去再不回了,因為他是決意去死的,並不是散心。與安娜一樣,其實也是自殺,只是一個更男人些,一個更女人。但他們兩人是自作自受。如果他們真能怨隨便一個東西,他們也不會自殺。因為他們怨不了任何人,直接是被自己的良心逼到了死路。安娜,由一個幸福安寧的少婦,被渥倫斯基吸引,最後拋棄丈夫,拋棄兒子,與情人生活在一起。應該說,他們最後如願以償了,生活在一起應該也是很幸福,社會並沒有給他們多大壓力,最後安娜的死是因為神經質!她總是懷疑渥倫不忠,一會懷疑這,一會懷疑那,最後為了“報復”渥倫去自殺了!但實際上渥倫一直在對她好。
這種神經質的原因是什麼?簡單,兩個字,良心!
第二種軌跡:基蒂和列文
基蒂是人類中幸運兒的代表,不是因為她嫁給了列文那樣的好丈夫,而是因為她被渥倫斯基甩了!她因為少女的單純無知,喜歡上了體面瀟灑的帥哥渥倫,而拒絕了鄉下財主列文的求婚。而她父親,一眼看出渥倫是什麼人,疼心不已,但幸好,渥倫斯基被安娜迷上了,甩了快要到手的少女基蒂。基蒂在痛苦之餘,也重新反思人生,不停地在尋求和探索生命的意義,而與她一直有相同癖好的人,就是列文,還有一個就是作者自己。列文是一天到晚都在想許多深奧的話題,整天想怎樣生活才最美好,怎樣才能讓農民過上好日子。他最喜歡想象自己有個多麼美好的家庭,妻賢子孝,結果終於如願了。因為他忠誠可靠,老實善良,所以最後他如願了,與社會制度沒有任何關係。他娶到了可愛到極點的基蒂小姐。
有人說這部小說是悲劇,可是看到基蒂和列文這樣美好的結局,明明就是個愛情喜劇,仲夏夜之夢,看看小說最後的描述,多麼溫馨,多麼富有哲理。小說沒有以安娜撞車結尾,而是以一個快樂的家庭結尾,體現了作者人類本性的美好的展望。人類一定不會像安娜一樣,自取滅亡,而是會像列文和基蒂一樣,在錯誤中不斷自我反省,自我改造,最後完成精神上,道德上的昇華,最後再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當一面在搞轟轟烈烈的婚外戀,在鬧離婚時,一邊在敲鑼打鼓,忙著慶賀新人,多麼戲劇的場面啊!將這兩幅情景交織在一起,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教會人們,怎樣才能活得快樂溫馨。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6
20xx年4月29日到20xx年12月23日,跨越了九個月,用了xxx天,終於讀完了這本書。這本書很難讀,看幾頁就不自覺地困,想睡覺,但是看進去之後發現這真是一本好書。
其實,說這本書難讀也是不準確的,因為裡面的故事還是很簡單的,難讀下去的原因在於名字。故事中的名字都很長,而且對於俄語一竅不通的我來說,完全分不清楚這些名字有什麼規律,每個名字是誰,各個人物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好在,讀進去之後就多少明白了,雖然許多人物依然不明白是做什麼的。但是幾個主角總算是明白了。
這本書的結構有點兒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同時寫了兩條主線,卡列寧及他的妻子安娜和沃倫斯基,吉娣和列文這兩條線,同時兩條線也不是彼此獨立,而是互相糾纏的,人物關係是相互關聯的。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很早就聽說了它。我原來以為,這個以人物名字作為書名的書,講的是一個類似於一個被傳統思想束縛的女人對愛情的不斷的追求,最後卻失敗了的故事,要謳歌一下這個女人對愛情的不不懈追求,對家庭社會各種壓力下仍然追求獨立,追求自由,追求自己的愛情,反對禮教束縛的女性的讚美什麼的。
我是這麼想的,也一直帶著這種思路去看這本書。看的時候,雖然感覺和自己想象的有點兒偏差,但是因為故事很長,所以我覺得在後面會慢慢和我的想法一致起來。
直到看到這本書四分之三的時候我的想法變了。我突然討厭起安娜這個人來。為什麼討厭呢?感到這個女人很自私,什麼事情都是第一位的都是替自己想。
她說想追求自己的愛情,其實後來看著這種感覺已經不是追求愛情了。開始,她和情人有了關係之後,想和丈夫離婚,丈夫的要求是兒子留下。她要在兒子和情人之間選擇一個,於是她選擇了情人,當他選擇了情人之後,又開始想得到兒子。不可否認她可能對雙方都難以割捨,但是總覺得這樣做她兩邊都對不起。她的目的是情人和兒子都在自己的身邊,可是她這樣做的結果是兩個都失去了。
她沒有替丈夫想,沒有替兒子想,乃至沒有替她那個情人想,她心裡想的全都是自己。她和情人在一起之後,卻又不和丈夫離婚,為的是不想失去兒子。
這樣一來,按照法律,她和丈夫還是法律上的夫妻關係。按照法律,只要不離婚,她和情人生的孩子也不屬於情人而是屬於她和丈夫。這樣,她的情人就為難了,他的情人正年輕,而且很富有,他希望能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家產和自己的事業能有人繼承。可是如果和安娜在一起,他就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想過拋棄安娜,而是盡力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困境。
安娜生她和情人的孩子的時候得了病,如果再懷孕會危及生命,所以她不再懷孕了。這一點和我看過的電視劇不一樣,我一直以為如果她真是喜歡這個情人的話,瑪麗蘇的劇情是她會寧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給他生一個孩子。我對她根本沒有那麼高的期望。
不過我覺得她一定會和情人起碼商量一下再次懷孕的事情,相對於失去生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她的情人應該會理解她。可是她沒有,連商量的念頭都沒有,她在想的是怎樣把她的情人拴牢在她的身邊。她的情人,也就一直不知道她不能再次懷孕了。
我不意外這個人決定不再懷孕,因為生命是最寶貴的,自我保護是一種本能,為了自己的生命,做什麼事情的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能接受的是這個人沒有和情人商量,而且說的話讓我極其厭惡,她說的話已經和愛情沒有任何關係,表現出來的是完完全全的心機,那話我沒記下來,也不想再去查,總之就是不想再看第二遍。
我一直在想,她和情人之間的感情是愛情嗎?她和丈夫的關係很冷淡,所以希望不再這樣下去。她和情人相見的第一面到就是還是很有好感的,但是到了後來就全部這些感覺漸漸都看不到了。
客觀地說,她的情人對她算挺好的了,即使在最後的時候她的各種作,各種毫無緣由的異常行為,他都一直在容忍。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他不是冷暴力,而是一直在對她寬容。所以我感覺出的這個女人對愛情的追求已經有點兒病態了,追求對愛情的絕對純粹,絕對不和人間煙火沾上半點兒關係,絕對到她喜歡的人只能在她身邊,不能再和別人有任何交集。
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愛情,這甚至算不上兩人之間正常的關係。整個故事中,沒有一點兒表現出,她為丈夫做了什麼,也沒有一點為情人做了什麼,全都是別人為她做了什麼。我對愛情的理解是,一個人如果喜歡一個人,那更多的是為對方付出什麼,而不是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即使不如此,也不應該只想著從對方那裡獲取而從不想自己做點兒什麼。就算是兩個普通的朋友也不能這樣。這個故事跟我想的差距有點兒大。我不能想象出怎麼還會有人這樣想問題。
我沒想明白作者為什麼要創造這樣一個人物出來。在後面的作者生活背景中提到,這個人物的原型是跟作者生活得很近的一個人,也許可能是把幾個人的故事放到了一個人身上又經過多次修改才改成這樣的吧。
突然想到了金庸先生,在他的故事中把他表哥徐志摩寫成那樣,估計這位俄國的大作家可能也有類似的經歷吧。
我其實很希望有一個女生讀一讀這個故事,然後跟我講講從女性視角怎麼看待這個人。我想會有這麼一個人的,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人會出現。我讀這本書用了239天,等待這個人出現的時間應該會更長吧。
十年之後我還會再讀一遍這個故事,不知道那個時候我的理解和現在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最後推薦一下這本書。
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嘗試著看一看這本書,雖然我不喜歡這個故事,但是這本書裡不止這一個故事,而且作者的文筆真是沒的說,描寫的很細膩,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很細。不論是誰,不論是多大的年齡,什麼樣的工作,一定能在作者的文字裡找到和自己共鳴的地方。
你,願意讀一讀這本書嗎?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7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麗的,她如同蕪草叢中的奇葩,她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熱烈真摯,一種嫵媚卻真誠,充滿活力而且輕盈,聰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熱情感性,八年不懂愛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愛時可以不顧一切,斷然放棄名譽家庭甚至兒子。安娜,她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她正直不放蕩。當她一經接受弗龍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說:“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也曾對弗龍斯基說:“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誠單純的,愛變愛的轟轟烈烈,無所遮掩,寧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騙。
卡列寧,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勳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
這麼一個冷酷的政界高官,一個從小便是孤兒不懂得愛只會追逐名利的人,一個讓安娜八年後想起便會哆嗦的丈夫!他是現實卑劣的,為了前程娶下毫無感情基礎的妻子,冷漠對待安娜與自己唯一的兒子。他,無疑不能給安娜帶來她所心心念唸的愛情。他和安娜的結合,在我看來,自始至終都是個錯誤。安娜心中對愛情的渴求與可列寧的冷酷無情完全無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後才會如飛蛾撲火式的深愛弗龍斯基,因為他能帶給她所謂的愛情。
我想在我看來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己選擇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偽的生活,在劇院裡她向整個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麗的頭。
愛,只有簡單筆畫,卻比想象複雜。安娜跟弗龍斯基的愛情,到最後可以說只是單行線。
安娜性格自身有著不可彌補的侷限性,她曾對弗龍斯基說:“你要明白,自從我愛上你以後,在我一切都變了。在我只有一件東西,一件東西----那就是你的愛!”“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麼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吧!”她變成了攀扶在弗龍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弗龍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義,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可是後來弗龍斯基對她的愛已愈走愈遠。她內心永無休止的矛盾與痛苦,她對生活對自己目前處境的迷惘與恐懼。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支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著一切的衝擊。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弗龍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愛情。
安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愛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龍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說,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著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而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可是,“水滿則溢,說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始終靠幻想活著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被寄託所有的愛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後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哥賽特說的很好“在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的心中滿是欣喜,也由衷的升起了讚歎。不管是安娜、基蒂還是卡列寧、渥倫斯基,還是杜麗、列文……他們都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不能把這部書當成瓊瑤劇或者小人書來看,名著的偉大一方面就在於塑造的人物形象的飽滿,讓人深深體會到,這是一個人,一個生活中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人。列文最後找到了有關生命問題的答案,不是像電影所描述的那樣皈依了宗教。實質上列文便是托爾斯泰意志的體現,他找到自己人生的信仰,真理與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