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的讀後感
《二泉映月》的讀後感
“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賣藝度日。”伴著《二泉映月》那悽婉的曲調,讀著《二泉映月》一文中記錄阿炳多舛命運的這段文字,我彷彿看見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藝人揹著樂器,拄著竹棍,蹣跚前行,沿街流浪……我的心絃也不禁顫抖起來。
可憐的阿炳才一歲時,母親就被迫自殺,八歲前他一直被寄養在族人家中。這是多麼不幸啊!而命運有時就是這樣冷酷無情,三十出頭,他又成了瞎子。阿炳孤零零怎麼能承受得了這一切?他的心中一定充滿了絕望,充滿了怨恨。然而,事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阿炳化磨難為動力,用音樂向命運作出抗爭,創作出享譽世界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我想:面對無涯的苦難,阿炳能進行不屈的抗爭,那麼,泡在甜水中長大的我,為什麼不能向困難挑戰呢?當被難題困住的時候,我常常缺少耐心,不願尋根究底,最後總是煩躁不堪地草草了事。當病魔纏身的時候,我整天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致,還常常拿父母當出氣筒……
想想阿炳,看看自己,我的心潮澎湃不已。我想大聲地對自己說:“挑戰困難,我也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