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2500字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2500字

  夏丏尊先生說過:"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愛的力量--《愛的教育》讀後感。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題記

  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

  著名的《愛的教育》(Cuore)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曾一度被推薦為教育教材,這是一部偉大的日記體小說,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被普遍用作兒童的啟蒙讀物。書中所描寫的愛國情、師生情、母子情、朋友情…無疑會使少年讀者深深地受到感染,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友愛和同情心。而書裡的小學生從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所接受的那些細緻入微的教育,也無疑可作為今日教育青少年的借鑑,以培養其美好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上世紀20年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夏尊先生流著淚讀完並譯出這部小說。

  這本書給我啟發很大,從中我也學到一些東西。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就好像空氣,充斥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命。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在義大利,祖國之愛歷來是排在第一位的。《少年愛國者》就為我們上了極其震撼的一課,說的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乘船回家鄉義大利的熱那亞,途中許多虛偽的人為了擺闊施捨了不少錢給他,其中有幾個人在挖苦少年國家的人民是:"愚昧、下等的國民、強盜。"這個怒不可遏的少年憤怒地把這些錢幣擲向了施捨給他錢的人的腦袋上,並且嚴正地怒吼:"我不要那說我國壞話的人的東西。"同樣《少年偵探》、《少年鼓手》裡面的主人公義不容辭、毫不猶豫地為祖國做出貢獻,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當地的人們都為他們的行為而感到自豪,由衷地崇敬他們。如果大家都能像少年那樣,國家就不會出現賣國賊、漢奸,就能共同創造富強、文明的社會國家。

  19世紀末的義大利和21世紀的中國相似,有地位卑微的手工業作坊者,也有靠資本和技術壟斷而發跡的商人,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賣炭者與紳士》這篇文章,讀後感《愛的力量--《愛的教育》讀後感》。法琵斯自倚父親是上等人,很是高傲,和賣炭者的'兒子培諦起了矛盾。法琵斯自知理錯,惡毒地說:"你父親是個叫花子!"法琵斯父親知道這件事後,便捉了兒子的手臂,拉到培諦身旁,說:"快道歉!"賣炭者想阻止,紳士可不幹,逼著兒子支支吾吾向賣炭者道了歉,並且握住了賣炭者的手。故事說起來很簡潔,但卻給我們現代教育一個深刻的啟示,正如教書先生在事後對學生們說的那習話:"今天的事情,大家不要忘記。因為這可算這學年中最好的教訓了。社會應消除等級觀念,讓每個孩子平等、幸福地成長。

  最值得體味的就是書中的師生關係、父母兒女情感好似飄渺而又觸手可及的理想國,但有時又能把人心從高不可攀的天國拉回到殘酷的現實。書中有戰爭、有貧窮、有顯貴、有勇氣、有氣餒、有高尚、有卑賤,但唯獨有那愛讓人陶醉,讓人不由得而感動、共鳴。

  《愛的教育》描繪教師和學生的篇幅並不多,但卻篇篇精美無比,讓人流連忘返。在書中,教師都有這麼幾個特點:表面嚴厲實質非常仁慈,衣著樸素,由於長期的勞累而身體虛弱,學生愛說自己老師的笑話卻異常熱愛自己的先生。這些學生給老師取綽號,向代課老師扔紙團,跳到講臺上大聲喧譁,但往往卻能得到老師的親吻和寬恕,比如開篇講的先生就用這樣的口吻對犯了錯的孩子說:"快回去!好孩子!"《女先生之死》這篇文章我印象很深,她讓我感到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的偉大,教師不僅是教員,一個知識傳授者,也是學生的父母、心理醫生,教他做人影響學生成長目標、方向、質量,對學生進行思想灌輸和改造,在女先生死去的追悼會上,學生紛紛掉淚,對女先生的掛念和崇敬。同時我也為以後能成為一名教師而光榮、自豪。

  書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和孩子們對父母親的依戀和熱愛。其間有一對子女聽到父親生意遭受了挫折,便主動向母親要求放棄今後的禮物,甚至在飲食方面也要有所節制。這一切讓父親聽到了。第二天,這對父母買來禮物,悄悄放在熟睡中孩子們的枕下每月例話《少年筆耕》敘利亞也對父母的理解.還有一篇《爸爸的守護者》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西西洛少年到醫院看護從法國做工回到義大利的病父。由於少年的精心護理,病床上的"父親"病情有了起色,就在這個時刻,少年真正的父親看到了少年,原來,西西洛服侍錯了人,不過,少年依然堅持繼續服侍這位異鄉的"父親",直到這位病人握著少年平安而終。《六千英里尋母》體現母子思念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的偉大,我深深地崇敬瑪爾可的毅力和信念。在當今社會里,很多孩子都被過度溺愛,心理脆弱,承受不了壓力,動不動就離家出走、自殺。這個問題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雖然愛的教育並非易事,當父母要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

  《愛的教育》裡面最多的是"親吻"和"愛撫"。師生之間的"親吻"、父母對子女的親吻、健康對病中的親吻、富貴對貧窮的親吻、學生對戰士的親吻、商人對勞動者的親吻;還有老師對壞學生的撫慰、父親對孩子們的愛撫、孩子們對父母的嬌嗔、老同學對新同學的愛護、得意者對失意者的安慰。還有吻別,書中最後一章《告別》無不是一幕肝腸寸斷的離別之吻。

  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那絲絲入扣,潤物細無聲的情感始終貫通其中,就猶如《音樂之聲》的女主角朱莉?安德領著孩子們徜徉在綠色的大自然中,一切都隨性地自然成長,在這種痛苦的成長過程中卻找到了雋永的詩性和無盡的樂趣。關愛、尊重、理解和推己及人乃本書的亮點。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