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聽教育的春天》優秀讀後感

《諦聽教育的春天》優秀讀後感

  寒假期間,我拜讀了郭思樂教授的《諦聽教育的春天》,不經意間,被扉頁中的一段文字吸引:"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它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在這富有詩意的文字深處,有著睿智的哲理和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依靠。我作為一名青年老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怎麼才能找到一種輕鬆有效的讓老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快樂的教學方式呢?當我接觸到了生本教育這個理論時,眼前不禁一亮,在這本書中我瞭解到生本教育是一個使受教育者永不後悔的理論,是能給教師學生帶來快樂的一種理論,它讓學生在學習上動力不斷,學而不厭。而《諦聽教育的春天》中"'毛估估'的智慧"、"杯子邊上的智慧"、"培根"的表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毛估估的智慧,首先在於它始終堅持整體地,動勢地、實在地看生命體。它不相信某一個區域性的數字,比如斤數、長度等等。生命固然是可以用一些數字來刻畫其某些形態的,然而生命又總是逸出在我們的刻畫之外"。而我們的教育喜歡用一些顯性的條目來量化生命的成長。從大處的課程標準到小處的課時目標,我們總是把太多的希望寄予教育,寄予教師,寄予教師的教,往往忽略了寄予學生的學。特別是大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我們總是擔心學生的能力,不放心地讓他們去學,而是牽著、領著、引著。我們因此變得心力交瘁,學生因此變得負隅頑抗。

  "農民比我們聰明,他們不會絲毫懷疑一個事實:小豬是自己吃東西長大的,因此不需要經自己轉手,一旦明白這一點,對小豬的判斷只簡化為毛估估"。我們基本上不承認教育的本來面目是促使學習者的成長,這種成長依靠學習者自身。我們已習慣了要給他們的成長做很多事情,在我們眼前的成長才是我們承認的成長。比如,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從70分提到了75分,我們說他進步了,他成長了。為了這5分的提高,我們曾多次輔導他,給他佈置額外的作業,曾大量機械地重複著一項作業,我們出題,孩子做題,我們批閱,孩子改錯。這5分的成果裡又有多少孩子的主觀能動?我們不得而知。而最直接的"成果"是我們和孩子越來越遠,甚至越來越對立。但是教育的現狀又不得不讓我們老師總是糾結於這顯性的、冷冰冰的數字上。

  杯子裝水,原本平常,郭教授卻能從中發現智慧。杯子越薄,邊薄,裝的水越多。邊是"體",裝是"用",而教學的目的如同讓學生用杯子喝水,老師的教是"體",學生的學是"用",邊薄水多,就是教少而學多;反過來,教得多,就學得少。老師把一切講得通透,學生還學什麼呢?所以郭教授認為,教師的角色只是"培根","我們要做的事情大大簡化,而學生可做的`事情則大大擴充了。所以,培根是我們進行生本教育的關鍵。簡單地進入培根,又是使所有學生都得到基本的學習權力的關鍵,是教育或教學給予每個孩子的基本待遇,不給以培根,就是教育或教學的基本的失算,也是整個學習被動的直接原因。培根必須交給孩子們自己做,這又是關鍵的關鍵。"知識也好,德行也好,教師只是讓它們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接下來就是孩子們自己的感悟。

  所以生本的課堂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課堂上老師說得少,學生就說得多,老師做得少,只是引導學生觀察、活動、閱讀、思考,學生從中感悟了,就形成他們頭腦中穩定的精神財富。一切相信學生,高度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老師是依託學生資源,喚醒學生,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讓他們自主地學習。學生成為教育真正的主人,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生命精彩的舞臺,這不正是教師職業意義之所在嗎?

  雖然對於生本教育的具體實施,我心中還是存在一些困惑和疑問,這確實需要一段調整的過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這個過程剛開始也許並不完美,但是我內心是充滿信心的。我們老師要承認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很多問題學生都能夠自主解決,或者是透過討論後共同解決。"生本教育"就是要求教師放開手,在每節課上都組織學生自由討論,交流讀書感悟,要求學生提的問題還要靠學生自己去解決。我們作為老師,要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有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信他們能把一切事情都做好,相信他們有無盡的潛力。

  "生本教育"充滿著無限的魅力與活力,它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把學習當成是一種需要,樂此不彼,煥發光彩。沒有人會拒絕快樂,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是兒童與生俱來的權力。面對快樂,學生哪有不喜歡學習的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