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快樂主義滿分議論文

快樂與快樂主義滿分議論文

  什麼是快樂,哲學家康德認為:“快樂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滿足”,產生的生理、心理上的一種情緒反應。從快樂這個構詞來想,快的“樂”其隱語是這種情緒感受瞬息就變,難以把控得住。看趙本山的小品,有時不那麼好笑,但有人快樂了,我們跟著快樂了,事後內心空空的,除了被忽悠找不到什麼快的感覺。爽、酷、頂是快樂的流行語,或者網路語,簡明的構詞足見快樂中快的意味,說長了,快樂的感受就沒了。中國人在快樂上的構詞不那麼多,英文構詞相對多一些,涉及快樂感受的詞彙有:happy; joyful; cheerful; gay; carefree; glad; pleasure; delight; rejoicings; fun……我們從兒時就被教導快樂是個好東西,笑一笑、十年少。人生需要快樂,就像大自然需要鮮花。一般被人渴望的東西,都不普遍,說明快樂、幸福、滿足這樣的存在都是個稀罕物,來無蹤,去無影。你越追求它多,得到它越少,似乎是一種悖論。佛家認為人生即苦難,沒有什麼快樂而言。那麼佛家弟子會不會比較快樂呢,那也不一定。有一點可以肯定,內心接受人生即苦,對苦的感受不那麼錐心刺骨。對痛苦而言,人的感覺就要實在許多,我們可以說清楚那兒疼了,但難以說清楚那兒快樂了。人人趨樂避苦,痛苦卻總是不期而來,趕也趕不走。奇怪的是我們越痛苦對快樂的感受也越敏銳。快樂很像是痛苦的副產品,不痛時即快樂。人在受到創傷時,身快速分泌快樂素(兒茶酚氨、腎上腺類物質),讓肌體愉悅輕鬆,這也是自虐者為什麼會自虐的原因之一。

  醫學研究過瀕死狀態,在那種季度缺氧的難受下,突然會出現一種喜悅,輕飄飄的感覺,也有人痴迷這樣的感覺而故意製造缺氧狀況。心理學認為人的基本快樂有兩種,一是慾望達成:食慾、性慾。二是感官滿足:六根六覺。一塊白薯對一個飢腸轆轆的人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快樂,對腦滿腸肥的眾生卻不見得歡心雀躍。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有兩種:一是物質的擁有,二是社會認同。心靈層面的快樂只有一種,就是獲得歸屬。成為某個更宏大生命體系或信仰體系中的部分,個體生命透過依附獲得更永恆的價值與意義。後兩種層面上的快樂感受需要人們的思想觀念或多或少的參與其中,快樂才能達成。

  快樂主義(hedonism)呢?這個詞始於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他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目的。快樂是社會的道德基礎”。伊壁鳩魯也說“快樂是最高的善”,對統治者來說,讓人人有快樂是權力的職責。那麼要問,當下的社會是否讓我們都擁有快樂呢?弗洛伊德提出一種“快樂原則”,追求快樂是人類行為的動因,也是生命願意成長的動因。他又提出“現實原則”,認為追求快樂先要接受現實中的不快樂才能達成。人必須在自行其是與自我約束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唯物主義者喜歡把快樂主義說成一種享樂主義,其實是一種誤解。致力於為大眾提供健康、快樂、舒適、安全的生活的權力者才是民眾真心擁戴的'君王。對民眾來說,個人行為要以不干擾他人的快樂(利益、權利、行為)為前提,這是和諧社會最主要的倫理意識。

  我個人認為快樂主義者是一種主動或主觀快樂的實踐者,把快樂作為人生的一項任務,透過生活體驗的積累,心靈的昇華,慾望的節制與滿足,創造一個讓身心舒適、愉悅、平和的內外情境。主動快樂就是快樂不需要原因,當然這樣的快樂感受純粹是個人的,沒有一種通約的標準。與主觀快樂相對應是客觀快樂或現實快樂。邊沁說“快樂是當下的滿足”。意指快樂是可以計算的,可以從外部衡量並被整個社會認同的。快樂是一種擁有,擁有你想擁有的,你就會快樂。不過這樣的快樂很脆弱,擁有意味著你可能喪失,喪失是一種比擁有的快樂更長久的多得多的苦痛。

  快樂是一種態度,不是喜悅,不是興奮,不是激情,不是幸福,不是一切可度量的東西。快樂是這樣一種感受,面對一個不那麼起眼的花朵,緩緩的深呼吸感受它的芬芳,然後輕輕撥出,珍愛它是個生命,感受它生命原本的氣息,那也是我們生命的味道。情緒是一種能量,像海潮一樣,情緒的浪頭升的越高,接下來就會轉向更低的低谷。快樂的滋味像一種淡淡的愉悅,這樣可以儲存生命的能量。讓快樂慢慢得來,就會慢慢得走。有人問“你快樂嗎?”回答:“快樂!”的時候,相信自己是快樂的,快樂的感受會油然而生,儘管我們沒有快樂的理由,但我們勇敢的說出“快樂”二字,我們就擁有了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