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轉讀後感範文
一念之轉讀後感範文
一位學德語的朋友在喝茶時向我推薦了一本美國人凱蒂所著的心靈類圖書《一念之轉》,我下載並翻了翻,但沒有感覺(現在想來也許是沒到與這本書共鳴的契機)。幾個月後,無意中再翻翻,從此愛不釋手,兩週多的時間連續看了兩遍,感到稱得上是近年來看過的上乘書籍,並且推薦給了很多好朋友,今天也分享給各位,無論是遇到人生困惑或是希望增強內心寧靜力量的讀者都可以看看。
作者凱蒂是一個曾經遭受內心煎熬的普通家庭主婦,三十年前透過自己努力化解了內心的無明煩惱,寫下此書並致力於幫助大眾重獲自由寧靜之心。應該說,《一念之轉》是一套既簡單又威力十足的工具,只要你願意安靜地坐下來,提起筆,逐一寫下凱蒂所設計的“六道問題”,然後再反問自己“四句問話”,並做“反向思考”,就可以將那些隱藏在意識底層卻一直阻礙你的負面信念攤在陽光下,從你所有的困擾、矛盾、疑惑、痛苦當中找出自己的盲點,並將這些挑戰視為一個禮物與機會,藉此找到生命的平衡點,迴歸內心的'安寧。 這套工具完全是作者依據人性設計的,其中有很多顛覆性的思想在其中。
比如,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教導:“不可批評別人”,“當你批評別人時,一個指頭指向別人,四個指頭卻指著自己。”所以,我們竭盡所能、剋制自己不去批評別人,卻止不住心裡如海浪般不斷湧現的評語,不但無時無刻在批評別人,連自己也不放過。因而作者設計的問題首先是讓你在紙上毫無保留地傾瀉你對他人的批評,而不是一開始就反躬自省。
再如,作者在工具中融入了很多與中國佛道精旨不謀而合並創新性地運用到心理修復方面的思想:“沒有人傷害過任何人,也沒有人做過任何可怕的事。”“再也沒有比你對那事件的想法--未經審查的想法,更可怕的事了。”作者引領受眾以關照的方式察看心中自以為受苦的那些蠢動的念頭,然後釋放自己,並且認為,如果不審查它們,這些概念會跟著我們到死為止,因為概念常是我們埋葬自己的墳墓。尤其令人折服的是,雖然她帶領個案做“轉念作業”,所談的不外乎是現實生活問題,比如投資股市、工作、金錢、上癮、疾病、死亡、自我批判、潛在信念‥‥等等,但她都能進入案主內心深處的噩夢,提出她的質問,因而讓案主自行悟出事實真相,當場破涕為笑。而且,她所醒悟到的洞見,把現實生活與深奧的靈修真理結合得天衣無縫,使得靈修真理不再是高掛天上,不識人間滋味,並使我們體驗到現實生活裡處處都是玄妙的真理。
嚴格來說,能靜下心來閱讀並實踐此書是需要一點緣分並需要花點精氣神的,但心理的收穫卻是隨著每頁俱增。我在讀到60頁時,難以抑制衝動要去實踐一下這套奇妙的心靈工具;隨著邊讀邊實踐,感到對一些自己曾有成見的人的不快已經消失了大半;對完此書後,很多在孩童時代,成年後生活工作中關於學習、人際、工作、自信等等累積的陰影被清掃了很多很多,如同服用了心靈排毒膠囊,並欣喜地發現不知不覺中內心像孩子一樣擁有“少年不知愁”般的安寧、自由和喜悅。我覺得,這套工具是今後人生的一種思維方式,對於初實踐者,只要常常使用,假以時日,一定會在心靈成長方面取得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