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麼》讀後感範文

《生命是什麼》讀後感範文

  在讀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之前,我曾上網查詢關於這位作家的資料,發現他原本是位物理學家。他發表的薛定諤方程,薛定諤的貓等都是為許多人所熟知的。他是波動力學之父,是量子力學集大成者之一。就是這樣一位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學者,卻從物理學闖入生物學,並在1944年出版了《生命是什麼》一書。

  我曾以為這本書將是一位生物學家運用哲學家的思想和我們探討生命是什麼,但我發現我大錯特錯了。作者從物理學家的眼光,運用熱力學和量子力學理論來解釋生命的本質,用他不同於哲學家的思想和對生物學的瞭解進行大膽猜想,為生物科學乃至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生命是什麼》的出版對當時年輕的物理學家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中的許多人由此轉向了生物學研究。薛定諤在書中提出了一系列猜想。擁有天才思想的他,猜想是大膽的:物理學和化學原則上可以詮釋生命現象;基因是一種非週期性的晶體或固體;突變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躍遷引起的,突變論是物理學中的量子論,基因的永續性和遺傳模式長期穩定的可能效能用量子論加以說明;對於染色體如何決定生物體的'遺傳性狀作了最初的設想,認為染色體是遺傳的密碼本;在前人把新陳代謝解釋為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基礎上,參照熱力學定律,引入了“負熵”的概念,並認為生命以負熵為生,是從環境抽取“序”維持系統的組織;……這些觀念在當時是第一次被提出來,對世人來說是十分新奇的,也是特別引人入勝的。

  對於這本書,說老實話,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既然這本書被當作大一新生推薦閱讀書目之一,那麼它必然有它的優點所在。也許我們應該學習的不是這本書而是書的作者?作者從一個他所擅長的物理區域跨進了對他來說算是陌生的生物區域,這本身就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多堅定的心理!

  其實,因為他從小愛好廣泛,喜歡博覽群書,在其父和朋友的影響下,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才使得他在轉換領域的時候選擇了生物。同時,薛定諤諳熟東西方哲學,他渴望和諧,終生把科學的統一作為自己的堅定信念和追求目標,《生命是什麼》就是力圖使物理學和生物學統一起來的認真嘗試。

  正是薛定諤知識面的廣度以及他心目中對科學統一的嚮往與不懈努力,並且在科學研究中善於選擇和變換自己的角色,才有了又一次成功的他。我覺得我要向他學習的不僅是勤于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更要向他一樣擁有寬廣的知識面,不拘於一角天地,同時還要具有堅定的信念,這樣,人生才會更精彩,路途才會更平坦,離成功才會更接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