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契約論》讀後感(通用13篇)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通用13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契約論》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1

  我認為“公意說”是《社會契約論》全書的核心。我曾在《談公意》一文中,將盧梭的公意、眾意、私意和黑格爾的普遍、特殊、個體作了比較研究。盧梭在第三卷第二章《論各種不同政府形式的建制原則》中有一段話對這三個概念解釋得非常清楚。

  他說:“在行政官個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區別三種本質上不同的意志:首先是個人固有的意志,它只傾向於個人的特殊利益即私利;其次是全體行政官的共同意志,惟有它關係到君主的利益,我們可以稱之為團體的意志,這一團體的意志就其對政府的關係而言則是公共的,就其對國家的關係而言則是個別的(即眾意),政府構成國家一部分,國家指執政者和人民全體。

  第三是人民的意志或主權者的意志,這一意志無論對被看作是全體的國家而言,還是對被看作是一部分的政府而言,都是公意。” 這裡所說的私意、眾意、公意一目瞭然。盧梭說的公益永遠應該是主導並且是一切其他意志的規範,也容易理解。困難的是如何來確認公意?這實在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張奚若在他的《社約論考》中說:“公意是以公利公益為懷,乃人人同共之意。而眾意則是以私利私益為懷,為彼此不同之意。所以公意是私意之差,而眾意是私意之和。”張氏算式將公意表述為完全排除私意,僅以剩下的純粹為公利公益的共同意志為內容,這是接近盧梭的原旨的。

  盧梭的公意正如黑格爾的“總唸的普遍性”一樣,這個普遍性將特殊性與個體性統攝於自身之內,從而消融了特殊性與個體性的存在,變成了純粹抽象。有一位令人尊敬的思想家揚言,如果我把個人所具備的一切和所做的一切稱為A,那麼這個A產生於a+x,其中a包括這個人所受到的外界影響,即國家、人民和時代對他的影響,x則代表他自己的特徵,他的自由意志的產物。在a的影響下,x消失了。這樣,個人不過是國家和時代精神中一個微不足道的零件而已。他不具備個性,但能反映這種集體精神。有人強烈反對這種說法,堅持認為:不論消失的x多麼微小,它具有無限的價值,從道德和人性上考慮,它本身就是價值。這可以借用來作為對特殊性、個別性消融在普遍性中的公意說的一種批判。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2

  “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一個理想的社會應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係之上,國家是自由協議的產物,政府的權力來自民眾的認可。一切主權和立法權都屬於人民的集合體,一旦政府濫權,人民就有權推翻它。”

  可以說,《社會契約論》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描繪了人類社會應有的完美圖景。它不是柏拉圖的“理想國”,不是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他完全站在歷史的角度,從現實出發,從公民、主權者、執政者(政府)、法律和立法者這幾個角度,剖析解構了人類社會的全部,給我們展示了人類社會應該有的樣子。

  也可得出來,盧梭大量借鑑了洛克和孟德斯鳩等人的理論,比如自然環境對社會制度的影響,財富和自由的分配方式等,一般來說,各類立法和社會體系必須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法律、政策。這樣似乎看起來不是平等,但卻是最大的平等。

  我們知道,公民作為自然人,進入社會起就與其他所有人訂立了一項社會契約,他們放棄了身為自然人的部分自由,從而換取了和平、安寧、穩定,總而言之,換取了他們的自由不被他人侵犯的權利。因此只要公民還在社會當中享受這些權利,並且願意繼續在這個社會當中生存,社會契約就是永不能被打破的法則,否則他們就成為敵人。

  我們知道,政府本身是不具備任何的權力和職能的,它的一切權力都是被主權者賦予並且是代為執行的,假如有一個人站出來凌駕於人民之上,人民便不存在了。如果任何一個政府要求公民一味地無償奉送,整個民族都是瘋了。

  我們知道了,法律是一切社會活動的準繩和原則,不但是公民在社會當中規範自己的唯一參照物,更是政府管理的唯一標準。無論是所有人(民主制)、少數人(貴族制)還是一個人(君主制),只要他是在按照法律管理國家和社會,那麼他就可以被視作一個好的政府。當然法律可以規定特權,但卻不能將特權賦予某個具體的人或者某個階層。

  遺憾的是,如盧梭所言,人類從未出現過真正的民主制,而且未來也絕對不會出現。因為多數人統治少數人,這本來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所以,景觀人類社會可以有的最美好的圖景早已被如此詳盡的描繪出來,可是我們從來而且以後也大概沒有那般的幸運親眼看見這樣一副圖景的存在。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3

  今天我就閱讀《社會契約論》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感想,同大家分享。

  一、社會契約的由來

  在社會初創之時,人們為了某種利益而自願結合在一起,以維護整個集體的共同利益,也就是共同體中每個人的利益。在這個共同體形成的時候,每個成員也就等同於以犧牲自己天然的自由而換取了在集體中的自由,也就等同於每個成員都將自己的一切轉讓給了集體。這就相當於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分別與其他成員締結了約定。而這個集體,就是社會;他們之間的約定,便是社會契約。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第一卷“論社會公約”中談到了社會公約形成的必要條件,以及社會公約存在的合理性基礎:“然而人類既不能產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結合並運用已有的力;所以人類便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來形成一種力量的總和才能夠克服這種阻力,由一個唯一的動力把他們發動起來,並使他們共同協作。”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一集合的形成是自發的,而不是被迫的;是平等的,而不是專制的。每一個締約者在本質上都是平等的。盧梭說:“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於公意的最高指導下,並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在這樣一個集體中所獲得的權利,既是集體的權利,也是自身所本應享有卻讓渡給集體的權利。社會契約的本質是人們為了生存而自發形成的集體所達成的約定。

  二、主權在民和人民的力量

  突出了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人民的力量是貫穿本書的一條線索。人民是社會契約的締結者,社會契約所組成的集體就是國家。人民有締結約定的自由,自然而然地,也就有解除約定的自由。國家由於是人民讓渡自己權力而形成的,那麼國家的權力也就一定是人民的權利。從而只有人民本身才有權利去行使國家的權力,因為那本身就是人民自己的權利,只不過是由於社會契約,人民才將這些權力讓渡給了國家而已。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第二卷·第六章“論法律”中這樣談到:“法律是意志的普遍性和物件的普遍性的統一。”由於社會契約的性質,法律只能由全體締約者規定,這體現了法律意志的普遍性;而由於法律是全體締約者所制定的,則它適用的物件從來不會是特定的一個人,而是全體締約者,這體現了法律物件的普遍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盧梭看來,不僅立法權屬於人民,而且法律也平等地適用於每個締約者。

  盧梭在第三卷·第一章“政府總論”中說:“國家是由於它本身而存在的,則政府只能是由於主權者而存在的。”我們在這裡應當明確政府的建立只是為了協調人民與主權者之間的關係,政府“負責執行法律,並維持社會的以及政治的自由”。也就是說,政府只是一個“中間體”,也就只是一個執行機關。政府只是主權者進行統治的工具,而國家則是由於人民透過約定而建立起來的社會集團。由此看來,人民不僅享有國家的全部權利,而且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人民本身來行使這些權利。因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

  以上是讀《社會契約論》的一點個人感想,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4

  雖然盧梭一直謙虛地認為《社會契約論》只是自己在以前不自量力從事,而後來又放棄了的一部長篇著作的摘要,是一篇簡短的論文。但是我認為《社會契約論》是西方近代史上的一本偉大的思想著作,因為盧梭的這本書最早提出了現代政治的核心問題——即政治權威與法制、民主。

  《社會契約論》是一本飽受摧殘的書籍。在1762年,盧梭這本著作一出版就遭到禁燬,並且在日內瓦和巴黎被當眾焚燒,官方和教會人士也對這本書大加指責,甚至連同一時期的大哲學家、文豪伏爾泰也對這本書持有偏見。但是隨著歐洲近代史上的反對君主獨裁的民主政治革命的暴發,人們開始承認了這本書的地位和正確性。盧梭可以說是當時唯一一個敢說不讓國王掌握主權的政論家,有人去這樣評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社會契約論》的問世,在政治理論上實現了一個大的突破,它推翻了國王的寶座,驅散了君主的幽靈,主權在民的新學說振聾發聵,令人耳目一新,使備受壓迫的人民開始覺醒,知道自己才是國家的主人。”對於一本受到這樣高評價的著作,我在一個暑假裡只能說自己是粗淺的閱讀了幾遍,我不敢說自己讀懂了這本書的精髓,我只能說說自己淺薄的見解。

  盧梭的這本書可以說是從兩方面寫起的,一是民主,二是法制。而透過這兩方面的深入論證也提出了這本書的核心問題,即合法的政治權威是否存在。談到這裡,我要說一下自己對於盧梭書中政治權威的理解,盧梭書中的政治權威並不能單純從字面上理解為政治的權威,而是要引申理解為政治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正當性。因而在自然狀態下是不可能存在政治權威的,根據盧梭書中的理論解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一個理想的,合法的政治權威是存在的。盧梭在這個問題上參考了另一位思想家、法學家格勞修斯的理論,在書中對於合法的政治權威是如何產生的,作了如下一種闡述:政治權威是在社會契約中,每個人都放棄天然自由,而獲取契約自由的過程中形成的。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只有每個人同等地放棄全部天然自由,轉讓給整個集體,才能讓人民得到平等的契約自由,而讓政府得到了一份合法的政治權威。

  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圍繞合法的政治權威是否存在,對於民主和法制兩方面都有很多精彩的思想存在。首先,在民主的問題上,盧梭在書中主要是對直接民主進行分析說明,這裡我們暫且先不談盧梭觀點裡對於間接民主認識的侷限性,我們僅僅從盧梭對於直接民主的描寫和盧梭對民主的推崇就可以看出盧梭對於民主有著先進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所謂直接民主指的是公民透過直接參加政治活動來管理國家和社會事物的民主方式,這是民主產生的最初形態,也是一種最易於被人所認知的民主。盧梭在書中對於民主制有這樣的描述:就民主制這個名詞的嚴格意義而言,真正的民主制從來就不曾有過,而且永遠也不會有。多數人統治而少數人被統治,那是違反自然的秩序的。我們不能想象人民無休無止地開大會。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盧梭對於民主的認識是很現實的。盧梭認為一個完全的民主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的,盧梭的民主觀點與雅典民主實踐中體現的民主基本是一致的,其先進性在於對人的民主權、法治、權力制約、公民意識等等思想的分析。侷限性在於小國精英式的民主,缺少對於大國平民的民主認識。

  那些基本原則或理念一步步發展成為了今天民主建設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礎,尤其是人民主權原則對近現代民主作出的貢獻是根本性的。現實中的代議民主制,雖然能夠基本切合當今的的社會經濟條件,但依然存在著種種不足,盧梭在書中就指出代議制只能代表“眾意”而不是真正的“公意”,眾意只是諸多個人意志的集合,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而公意則能更好的代表民意,是正確並且不可摧毀的。如果說現代的代議制民主對直接民主制是一個進步的話,它也仍然是在繼承了盧梭的基礎民主理論,只是透過變換民主的實現形式,從而使民主運作更加切合實際,以此彌補直接民主的實行上的不足。盧梭的民主理論的積極意義是勿庸置疑的,從盧梭的書中我們可以看出盧梭的理論實際上也代表了人類對民主的完美期待。他使我們認識到完善民主的路途是沒有盡頭的。真正的民主是極難成功實現的,我們所做的只能是在先人的理論基礎上結合實踐不斷努力,希望民主的光輝最終籠罩人類社會。

  如果說盧梭對於民主的認識還是停留在理想性上,是有很多缺陷的,那麼盧梭的法制思想則要更具實踐性和合理性。盧梭對於法治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就如書中所言“社會公約為政體帶來存在和生命;而立法為政體帶來意志和行動的能力。”一個社會契約下的社會必須是一個法治的社會。這樣的社會才能存在合法的政治權威,因為合法的政治權威必須是有著諸多限制的,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的有序執行和公共意志的正確體現。盧梭對於法治的認識首先是從憲法的設立開始的,盧梭認為憲法起草人“勾畫了國家的機構,而不能在此機構中起任何作用”,這體現了盧梭的分權意識,即立法權與司法權的分立,這在現代中國也是適用的。不僅僅是憲法,規定人民日常生活的其他法律也應是如此。盧梭害怕權利的濫用最終會導致公共意志被強權所替代,因此對於立法者的要求近乎苛刻。盧梭對於強權的理解很精闢,盧梭解釋強權就是強者的意志被體現,誰強大,誰就有權利。因此在強權下,弱者的權利是不被保護的。

  那麼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健全的法治社會呢,除了分權思想外,在書中第二卷第十二章中,我們還能看到盧梭對於理想法律的劃分。盧梭將法律分為策劃全體秩序的“政治法”也就是憲法,規定公民各種自由權力的“民法”,制裁一切法律的“刑法”,以及刻在公民心中的“風尚、習俗”,盧梭把第四種法律稱之為“一個國家的真正憲法”說它“每天都在獲得新的力量;當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時候,它可以復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個民族的創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覺地以習慣的力量代替權威的力量,用現在的理論來說這第四種法律可以被看為習慣法,是現代法律的淵源之一。其實一開始我不太明白盧梭為什麼會如此推崇第四種法律,仔細想想我才明白,盧梭看重的是第四種法律的民族文化性,第四種法律才是每個民族最有特色的東西。

  《社會契約論》實在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他為了證明合法政治權威的存在分別透過貴族制、奴隸制、民主制的分析來論述政治的理論,又透過對於戰爭、政府、法律、公共意志來論述合法的政治權威在不同領域的存在形態。我限於自身知識的限制,在讀這本書時,查找了很多資料,發現不少學者也對盧梭書中的觀點提出了不同意見,並且指出了盧梭思想中存在的很多侷限性。透過對他們文章的瞭解,我感覺自己對社會契約論的認識被加深了,同時也瞭解到沒有哪個思想家的理論會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在讀書中要敢於質疑權威的理論,要用辯證的視角去看問題。在吸收偉大思想家的思想時,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去甄別哪些是啟示,哪些是思想的侷限性。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是作者對於其所處的現實世界的對映。這些世界或美麗,或簡陋,但是當你讀懂作者的一刻卻一定是充滿感動的,那種感動是靈魂上的共鳴,是無與倫比的魅力。我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就有這樣的感動。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5

  在社科群裡面和眾書友讀了紙質版的全書,偶爾看到書架裡面有電子版的,在此分享一下第四卷自己的一些思考:

  第四卷大的主題是鞏固國家體制的方法,全卷共有八章。

  第一章論公意是不可摧毀的,公意是作為公共福利的體現必須存在的,不可磨滅的,個人的意志是不能不考慮公共意志的,就算公民個人為了自己的私利,也無法不要求公共福利。

  第二章論投票。投票是公民意志的最好的表達方式,進而論述了投票的一致性,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法律效應,在本章中,盧梭提出兩種投票方式,一種是全體一致的公意投票,也就是法律的出臺,另一種是現實中執行的表決,在這兒有一點值得我們思考,就是這兩種投票表決的透過的比例設計,在對現如今的法律體系裡面的表決比率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公意的表決和提現。

  第三章論選舉,論述不同的政府形式下選擇行政官應實用不同的選舉方法,也就是民主制、貴族制、君主制三種體制下的選舉,民主制適合抽籤,貴族制適合選舉,而君主制二者都沒有用。

  第四章論羅馬人民大會,回顧總結了羅馬人民大會的產生和發展的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具體制度的安排使得人民的意見得到充分的表達。在本章中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風尚和輿論對於一個國家體制和一隻表達的重要影響何以利用或者保持良好。

  第五章論保民官制,評價其優劣得失。保民官可以禁止一切事情,保障法律的制定,行政的執行,防止公民或者政府篡權。在本章中我們聯想現在的體制,有沒有類似於這樣的制度?或者應不應該有這樣的制度?

  第六章論獨裁製。討論在什麼情況下一個國家才可以總之法律的執行,實行獨裁製?盧梭認為是當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還固守法律是有害的。在這時候,便可指定一個最高首領,他可使一切法律沉默下來,但是這種獨裁也是有所限制的,主要是由於它的獨裁期限很短暫。各位書友覺得這種情況會出現在現在嗎?這種賦予一個人至高無上的臨時獨裁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是合理的嗎?歷史上有這樣的事件嗎?

  第七章論監察官制,其作用是在保持人民道德風尚方面的作用,是為了宣告公共的判斷意見而設創的,從羅馬的制度來看,是從退職的行政官員選舉,為羅馬最高的行政官員,監察公民道德風尚,五年一度人口普查,登記人口財產,任期五年。

  第八章論公民宗教,本章中論述宗教在政治社會的作用,基督教的得失以及公民對於宗教應當採取的態度。本章也是全書最後的一章,根據作者的註釋,本章是後面出版的時候加上,也是這一章倍受基督教徒的反對抨擊,盧梭直面指出宗教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多元的政治或者多元宗教到基督教出現的獨裁的二元政治局面,總之,盧梭認為基督教的法律歸根結底是有害於而不是有利於國家的堅強體制,並且他區分了人類的宗教和公民的宗教,分別指出他們的優劣。最後提出公民宗教的概念?那麼如何理解盧梭筆下的公民宗教呢?也就是政府制定一種道德的法規或公民信仰的章則,作為每個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我覺得最應該能說明這個問題的就是在《山中來信》的一封信中他說:“人們從這章的標題就可以看出這一章是用來論述宗教團體應如何納入國家的憲法之中……是把宗教作為立法的內容來看的”。現在看來這種公民宗教就是公民對於國家和個人道德的遵守,也就是對於法律和民主的遵守。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6

  《社會契約論》是盧梭的重要的政治性著作,本書或又稱為《政治權利的原理》。正如盧梭開篇所講的“我要根據人類的實際情況和法律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探討,看是否能在社會秩序中找到某種合法的和妥當的政府行為的規則。“合法和妥當的政府行為”是本書所論述的重點。

  為什麼公民要關心政治?這就要從政府和社會的起源探尋。

  社會秩序是一切其他的權利的基礎,沒有穩固的社會秩序,其他權利都是空中樓閣。但他並不來自自然,而是建立在許多約定的基礎上。正如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所論述的在盧梭看來在自然狀態中,人人都是生來自由的和平等的,但人會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讓渡一部分自然狀態下的自由。而且個人的力量有限,無法克服生存中的巨大障礙。因此,人只有與其他共同協作和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共同體,才能更好的生存,結合的基礎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契約:每一個個體都應毫無保留而且平等地轉讓一部分自然狀態下的自由,服從於共同體的意志。對於這個共同契約如果有人有所保留,或者佔有特權,那他成為契約的破壞者,而成為共同體的敵人,將被驅逐出共同體。締結共同體的每個個體都是主權者,但也是臣民,個人意志需要服從共同體的公共意志。公共意志永遠都是公正的,但並不是他說他永遠都是正確的。人民永遠不會被敗壞,但是人民往往受欺騙。因而公意也會出現錯誤。

  公共意志的集中表達便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律,法律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約束一切個人。按照法律治理的國家,無論政府形式如何,都能稱為“共和國”。制定法律的立法者應該是最有智慧的和理性的人,不受個人感情的影響,法律最重要的是保證社會狀態下的公正性。立法權與行政權要獨立,正是為了保證法律的公正性。

  但主權的行使卻有著各種形式,不同的行使形式形成了不同的政府形態。政府是主權者和國家之間的中間人,代表主權者行使權力。人類社會有三種最基本的政府形式,盧梭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形式永遠是最好的。而且也不存在單一的政府形式,往往都是三種基本形式的混合。不同的政府形式適合於不同的國家大小和不同的氣候,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政府形式。

  在盧梭看來,不存在徹底的民主制,因為多數人統治少數人是違反自然秩序的,如果存在完美的民主制政府的話,那一定都是神的子民,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適合人類。因此,選舉產生的貴族制政府,是相對而言較好的政府,因為它能保證最賢明的人來管理政府。他認為,在一個政府的治理下,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人口的增長,是政府是否為好政府的重要標準。

  政府會發生蛻化。人類社會的政府形態經歷從民主制,過度到貴族制,再到君主制自然演變和收縮,在君主制形態下,再次收縮而發展到專制政府,君主不再按照法律治理,從而公意被個人意志所取代,政府和國家會走向滅亡。羅馬政府形態的發展便是這樣的過程。

  政府只是作為主權者即公民的公意執行者。盧梭的這個觀點,在當時還是“君授神權”的時代,無疑是平地一聲雷。雖然不能說盧梭的思想直接導致了法國大革命,但是正是盧梭的政府論,祛除了“朕即國家”的謊言,讓民主和自由平等的思想席捲歐洲大地,從而開啟了整個現代人類社會。破壞者,而成為共同體的敵人,將被驅逐出共同體。(葉景山)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7

  17、18世紀的歐洲,是一個變革的時代,是一個從經濟到政治再到文化的全面變革的時代。啟蒙運動的出現,使人們的反思意識逐漸顯露;同時,人們對於未來國家的憧憬的熱情也慢慢顯露出來。盧梭便誕生在這一變革的時代中,《社會契約論》也正是這個變革時代的經典鉅著。本書以“主權在民”的思想,奠定了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可謂近代世界各國政體的“施工圖紙”。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也使我受益良多。

  盧梭在書中提出了五個概念:公民、主權者、政府、法律以及立法者。公民,是每一個自然人。在沒有形成社會的時候,每一位公民都擁有各自的自由。其後,每一個自然人自願與他人簽訂一項契約,使每個公民結合成為一個整體,以此換來個人的安寧和諧與安全,保證他們的權利不受他人的侵犯,因而透過這項契約初步形成社會。同時,公民們也因簽訂這項契約,而形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便是主權者。主權者是所有公民的結合體,是公意的體現。由於主權者是由公民結合而形成的,因而會出現公民對自我的約束與管理不足的情況,因此主權者與人民之間需要一個紐帶作為主權者的代理人,幫助其進行管理。這個代理人便是政府。政府並不具備任何權力與職能,其權力是由主權者授予,因此主權者可以隨意撤換一個他認為不滿意的政府。盧梭認為,政府的存在形式有三種:民主制、貴族制、國君制;民主制即多數人統治少數人,由廣大人民進行統治。但民主制在盧梭看來,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社會制度,實現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其認為“人民透過無休止的來開大會來討論公共事務”是不可能的、“多數人統治少數人則更不可能發生”,因而民主制只能作為一種理想的形式。貴族制,透過選舉的方式產生執政者,以少數精英對國家進行統治;國君制;即一人統治一個國家,統治者我們稱之為國君;一個國家的政府形式也因國情的不同而異,民主制適用於領土較小的國家,這樣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去開人民大會來討論公共事務,貴族制則次之,而國君制適用於人口最少的國家,因為人民的力量弱小,難以形成反抗的力量:“兇猛的野獸只能在荒野裡稱王”。

  貴族制與國君制政府都不免會出現一種情況,即政府的個人意志與主權者意志之間的衝突,雙方之間的衝突則會導致權力濫用情況的出現,因此法律便應運而生。法律是一切社會活動的準繩,是政府管理的唯一標準;但是誰來制定法律?盧梭認為法律不能由政府來制定,政府制定法律則會偏於自己的私利,並沒有將權力放於籠子中。因此,需要真正智慧、深邃的智者來對法律進行制定,這些智者稱為立法者。立法者在立法時,可以依靠神明、宗教等形式教化人民,使法律被人民所信服,使人民自覺遵守法律。

  盧梭透過以上五大概念,為我們描繪了現代民主國家的雛形,可以說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奠基之作。但願望總是美好的,盧梭為我們描繪的圖景,在實際操作中則困難重重;其次,由於時代的原因,盧梭的一些觀點中,在民主政體發展300多年的今天來看,有稍顯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以上這些不足之處並無能掩蓋本書成為經典的政治學著作。

  盧梭在有關議員的討論中,認為議員以及議員代表的出現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人民完完全全可以自己行使這項權力。由議員代為行使這項權力,則會出現許多複雜的情況:“由於金錢以及懶惰的'原因,他們(指議員)便最終有了可以奴役自己祖國的軍人和可以出賣自己祖國的代表。”使得這項權力濫用,並破壞社會。但從現實生活中可以發現,每個人處於社會生活中,都有無窮盡的事務等待著我們去繁忙,我們每個人也不可能自己親歷親為的去參加人民大會。其次,盧梭認為國家應保持較小的規模,把更多的權力留給人民,讓政府更有效率。但是,對於類似於我國遼闊的疆土,國土面積巨大的國家,除採取國君制外,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進行治理,盧梭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

  盧梭締造的這個烏托邦,是一個綜合性的政治社會模型,也是對近代以前的社會體系的一種全面的挑戰,影響了三百年間各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序。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將盧梭作為其政治學的榜樣,可見盧梭對後世的影響。閱讀本書,對於民主政治將會有更深更細的認識,同時啟發著人們重新思考法律與人民之間的關係與立法所需要考慮的眾多因素。可以說,本書各處無不閃爍著理性的光輝,啟發著人們的思考。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8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大概從初中學世界歷史的時候就知道了。法國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盧梭的代表作,提出了三權分立的思想,後來美國獨立革命吸取了這樣的思想。當時盧梭寫這本書的時候估計沒有料到這本書竟然對世界的局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甚至一定程度推動了世界格局的變化,也把他的名字刻在了世界歷史上。

  這本書我將其看做是議論文,立論清晰,論證方法多樣,邏輯嚴密。我想,如果當初學習議論文選取其中的一個小篇章的話,什麼是議論文對我們而言就簡單得多。在論文中,多次運用了駁論、例子論證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駁論運用得無懈可擊,他多次反駁格老秀斯的觀點。舉例為證,盧梭說“有時候人們可以消滅一個國家的政權,但不消滅那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成員。由此可見,戰爭不能產生與它的目的無關的權利。”格老秀斯不承認這些原則。同樣,格勞秀斯認為,人們可以把自己奉獻給一位國王。盧梭這樣反駁:照格勞秀斯的說法來看,人們在把自己風險給國王之前就已經是一個國家的公民了……該書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還運用了例證法。他用一章的文字論述了羅馬人民大會,對羅馬人民大會的緣起、組織架構、實施方式、發展情況做了清晰明確的闡述,指出共和制和貴族制的弊端,想要指出當今社會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式。

  這本書成書於1762年,兩百多年過去,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經典就是,什麼時候看都不會過時的書。書中提到的很多想法,至今仍然沒有實現。“自由”“平等”“主權在民”今天這些仍然是世界上各國人民努力想要得到,或者努力想要捍衛的基本權利。在論文中,他努力想要找到一個能把法律置於一切人之上的政府形式,後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相互獨立算是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最初解答的模型。

  關於平等,他說,雖然人與人之間在體力和智力上不相等,但由於公約和權利的保證,他們人人都是平等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公約和權利的保證,人人平等這個結果最後就沒法實現。這種公約和權利在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表現形式未必相同,但是人們生來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這種觀念的心境卻是切實的。兩百年前對平等就有這樣的見解,讓我們現在許多人都覺得汗顏。在社會日漸開明和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很多公民開心自己一出生就擁有盧梭口中的平等,其實這種平等未必得到了真正的實現。不得不承認,在社會日益前進的過程中,這種相對平等範圍在不斷拓寬,兩百年來公民的努力有一定的效果。

  盧梭醉心於公民治理國家。公民治理國家的前提是有相同的公意,他認為,公意始終是公正的,永遠以公共的福祉為宗旨。其次,公民還要有投票權、發言權、提案權、分議權和討論權等。如何投票如何選舉,他推崇羅馬共和國的做法。其實,一個國家如何治理,這個跟該國家歷史發展、經濟政治基礎、文化背景有很大的關係。盧梭的一些想法很有建設性,卻未必適應有些國家。而且,歷史證明,大家對其也是選擇性的接受。這本書不同時候看總是能給人一些啟發,其中一些觀點總覺得有種魅力,引發你去思考自己生活的時代,每個時代不同,所以才能常常出新。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9

  《社會契約論》全書分為四卷。依據伏漢(C·E·Vaughan)本的註釋,第一卷討論的是人類怎樣由自然狀態過渡到政治狀態,以及公約的根本條件是什麼;第二卷討論的是立法;第三卷討論的是政治法,即政府的形式;第四卷則是繼續討論政治法,並闡明鞏固國家體制的方法。我在寫作本文時閱讀至第三卷第一章,以下就這已閱讀過的半部書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盧梭在第一卷裡便開宗明旨地提出了“人生而自由”這一觀點。他認為奴隸制是很荒謬與不可思議的,因為沒有一個擁有健全理智的人會去無償地奉獻自己。同時他駁斥了格老秀斯和其他一些人從戰爭裡籀引出奴役權的觀點:他認為戰爭只能是國與國之間的一種關係,一國的成員為了摧毀敵國而殺死敵國的成員,而一旦當對方放下武器投降後,就不再是敵人了,於是別人也就不再對這些投降的個人再握有生殺之權。所以那些認為在戰爭中能夠以別人的自由來贖取對方生命的看法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在論述完以上這些觀點後,盧梭提到了這本書最核心的一個論點,即存在著一個社會公約。對這個社會公約,盧梭認為是與“人生而自由”的觀點相一致的。人們在簽訂社會公約後並未改變其自由的本質,而是將原有的自然屬性的自由轉化為了社會屬性的自由。何謂自由?盧梭的原話是“唯有服從人們自己為自己所規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我贊同這一看法:當人類在原始社會憑著最原始的慾望而行動時,並不是完整的自由,那是盧梭談到的“天然的自由”;而當人類真正有了理性,可以透過自己的意志來給自己設定一個限制並加以遵守時,這時的人類才是真正獲得了自由。那是一種可以完全掌握自身的欣喜,是為了人類不再是被原始慾望驅動的動物的歡愉。

  當然,盧梭似乎在這個問題上也存在一些認識的矛盾。在本書第三卷第一章裡他寫到:“國家越擴大則自由就越縮小”。照我看來,這似乎是又走到自己的對立面去反認為遵守法律是不自由的。這也許是個悖論,因為人們真的很難去界定自由與不自由的界限,這也是數百年來思想家們爭論的緣由。

  盧梭很推崇公意,他甚至認為公意是絕不會犯錯的。我在最初閱讀時就感到很困惑,覺得這樣“迷信”公意會釀成“多數人的暴政”。可盧梭先生之後就給出瞭解釋,他認為公意不是眾意,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公意只著眼於公共利益,而眾意則是指著眼於私人的利益。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公意並不會造成“多數人的暴政”,因為尊重公意並非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至於如何表達公意,盧梭認為最好是國家內沒有派系的存在,如果難以實現,那麼退而求其次應該儘可能繁殖派系數量並防止它們之間的不平等。在我看來,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道理,即一切的民主自由建立的基礎應該是制衡。

  我以前對民主的概念很模糊,似乎投票選舉就是民主。但事實上,在某一個集團特別龐大的情況下,投票反映的只是某一個集團的意志。這種個別意志就會掩人耳目地成為了公意,並且對全體成員施以影響。這樣的情況下,民主只不過是幌子,而絲毫沒有給人們帶來實質的好處。所謂制衡,則是能讓少數派、能讓所有人發出聲音,能像盧梭說的那樣,防止一個集團獨大。當各種意見繽紛多彩匯聚在一起,這時候再全面加以考慮,才能夠真正得到公意。這個過程顯然耗時長久工作量巨大,這也就是真正的民主國家為什麼辦事效率不高難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關鍵所在。

  盧梭先生還談到了法律,他認為法律即公意的行為,也就是說法律就是公意的具體表現。至於立法者,盧梭認為那應該由一位(或許是幾位)“非凡人物”來擔任。他不贊同號令法律的同時還號令人。所以照我看來,在我們國家,國務院依照法律賦予的權力來制定的行政法規是不應該稱其為法律的。因為那不是公意的體現,難以貫徹公正的原則。而反過頭來看我國的立法工作,立法是由全國人大法工委來進行的,但是制訂過程中卻存在國務院各部委的力量角逐。一部法律的最終誕生,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內容受到了行政力量的干擾,這裡面體現的也不是公意,而是政府中的部門利益。

  在第二卷裡,盧梭先生花費了很大的篇幅去論述人民。針對之前對立法者的論述他進行了補充,他並不認為立法者單純從“好法律”的角度去立法,而更應事先考察他要為之立法的那些人民們是否適宜接受法律。他說:“大多數民族,猶如個人一樣,只有在青春時代才是馴服的;他們年紀大了,就變成無法矯正的了。當風俗一旦確立,偏見一旦生根,再想加以改造就是一件危險而徒勞的事情了”,我們中國最引以為自豪的即我們是千年文明古國,殊不知這綿長的歲月裡我們亦是積累下了無數的偏見。時至今日,我們再想要拋開歷史的包袱重建一個民眾能夠接受的全新法律體系,恐非易事。

  在第九章論人民(續)裡有這樣一段話:“距離愈遠,行政也就愈發困難,正好像一個槓桿愈長則其頂端的分量也就會愈重。”盧梭之後還提到了同一個法律難以適用於不同的地區,人民會對自己龐大的國家裡那些永不見面的陌生同胞公民們缺乏感情。我很認同盧梭的這一觀點。在我看來,中國的國土面積如此廣闊,各地的風俗習慣又各不相同,既然我們可以設定民族自治區、自治州乃至自治縣、鄉,為什麼不可以推行聯邦制來賦予地區以更大的自主權呢?我依稀記得有人說中國若是推行聯邦制,那國家馬上會肢解崩析。這是種完全沒有理論依據的看法,當初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時還有人提是資本主義復辟,而今我們再去看這樣的論調,是否顯得可笑呢?其實這樣的討論早在清末民初便存在,當時關於“聯省自治”的思想以及廣東陳炯明的民主聯邦制方案,都屬於這其中的內容。我並沒有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但對這樣的想法提出感到很欣喜,這似乎為解決中國目前的問題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盧梭的觀點亦有我不以為然的,譬如他對“好政府”的論述。他說“在其治下公民人數繁殖和增長最多的,就確實無疑地是最好的政府”。我以為這種看法未免過於片面。因為在第一卷第六章裡,盧梭是認為公民、人民、臣民、主權者這些概念都是相互通用的。若是這樣,僅以儘可能多地繁殖人民數量那麼作為政府的基本職責,那政府實在是太輕鬆了。除非將公民這一概念嚴格定義,認為其所指的應該是具有社會擔當、明確個人權利義務並能積極參政議政的個體。一個國家的政府能不依靠外力,自我培養和吸引進入儘可能多這樣的人,那才算是一個好政府。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10

  《社會契約論》分為四卷,第一卷論述了社會結構和社會契約。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聖權利。秩序並非來源於自然。社會秩序來源於共同的原始、樸素的約定。當自然狀態中,生存障礙超過個人所能夠承受的地步,人類就被迫改變生活方式。人類不能產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集合並形成力量的總和來克服生存的阻力。解決辦法就是形成一個約定,使每個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於“主權者”的指導下。主權者是儘可能包括最多社會成員的、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共同體中的約定對於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

  第二卷闡述主權及其權利。主權是公意的運用,不可以轉讓,不可分割。主權由共同利益所決定和約束,籍著法律而行動。法律是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的公意的行為。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然而本身並沒有權力只是指導者。他們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議,只有人民自己才有權設立法律。

  第三卷闡述政府及其運作形式。政府是主權者的執行人,而非主權者本身。政府中的執政者只是受委託來行使行政權力。世上主要存在著三種政府形式:民主制,即由全體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貴族制,由少數人所治理;國君制,由一人治理。結構單一的政府是最好的;實際上政府都是混合形式的,都或多或少地借鑑了其他形式。沒有一種政府適用於一切國家,但是一個國家的政府必須與其人民的特點相適應。

  第四卷討論幾種社會組織。公意是不可摧毀的,透過投票來表達。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選舉模式,例如:人民大會、保民官、獨裁、監察官等。每個公民都應該有一個宗教,只要他們的教條一點都不違反公民的義務。

  一個理想的社會建立於人與人之間而非人與政府之間的契約關係。盧梭認為政府的權力來自被統治者的認可。盧梭聲稱,一個完美的社會是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雖然他沒有定義如何達成這個目標,但他建議由公民團體組成的代議機構作為立法者,透過討論來產生公共意志。社會契約論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權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他所說的政治權威在我們的自然狀態中並不存在,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社會契約。在社會契約中,每個人都放棄天然自由,而獲取契約自由;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只有每個人同等地放棄全部天然自由,轉讓給整個集體,人類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約自由。他闡明政府必須分成三個部分:主權者代表公共意志,這個意志必須有益於全社會;由主權者授權的行政官員來實現這一意志;最後,必須有形成這一意志的公民群體。他相信,國家應保持較小的規模,把更多的權利留給人民,讓政府更有效率。人民應該在政府中承擔活躍的角色。人民根據個人意志投票產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權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麼社會契約就遭到破壞;人民有權決定和變更政府形式和執政者的權力,包括用起義的手段推翻違反契約的統治者。

  總而言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對社會的發展起過重大的推動的作用,但這並不能掩蓋他理論上本身的缺陷。他之謂“我要探討的是權利的道理,而不是事實”,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得到理解,但是這種唯心的論證方法,顯然還是缺乏足夠的說服力。此外盧梭還有一個地方存在嚴重的思維混亂—“主權者”。有時它指全體人民的集合,有時指國王或君主,有時則指立法機構。其實,這三者是不同的主體。人民的整體,構成主權者。立法機構,是由人民中間選出的代表組成,代表全體人民執行立法職能。國王或君主,或總統,以及政府,都是人民的代理人。正因為存在這個混亂,盧梭在統治與代理的問題上也存在混亂。所以他有這樣的說法:統治者的統治要得到被統治者的同意和認可。其實,依據他的基礎觀點,也是我所同意的觀點,必然得出國王或君主或總統僅僅是人民的代理人而已。

  在中國不平等的現象也是十分普遍的,性別不平等,職業不平等,貧富不平等,權利的不平等……這無數的不平等似乎在向我們說明這個社會存在非常深刻的矛盾,尤其是現在的“富二代”“官二代”現象,更是深深刺痛國人的眼球。“人生而平等”成為了一句充滿諷刺意味的空話,而“人生而不平等”才是這個社會的至理名言!人生而平等,人事實上又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完全的出身決定命運,就是種姓制度或者“血統論”;而完全剷除出身的作用,實際上也只能衍生出新的不平等。但轉型中國的二代現象,自有其特殊內涵。轉型中國的二代現象一方面是反映社會垂直流動的程度,或者說公職和職位向所有人平等開放的程度,正所謂“舉賢不避親”;另一方面是二代之間的溝通問題。在二代標籤的背後,是這個社會早已瀰漫的仇富、仇官心理的進一步放大。這種放大已經發生質的變化:人們日益擔心,社會的優質資源將日益被少數人壟斷,大部分人會失去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而這正是任何一種極端思潮誕生的社會土壤:以極端的方式重新洗牌。

  自從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社會階層的分化和各種劃分版本就層出不窮。和嚴謹的社會學意義上的劃分不同,類似“富二代、窮二代和官二代”的劃分實際上是網路輿論對於直觀社會現象的反應。尤其是在就業和謀取更好職位的時候,當更追求職業前景激勵的年輕人在關係、家庭資源、甚至是行賄競爭等的較量中敗下陣來,一種“出身決定命運”的悲觀情緒勢必會蔓延。而當看到其他的人在享受到父輩積累的財富和人脈資源的蔭庇,卻又自認為理所當然,擺出一副傲慢姿態的時候,不平、不滿和憤恨的情緒就會滋長。

  究其根源,我認為自從實行“讓一部人先富起來”之後,代際之間的公平問題就遲早會出現。這個政策的出發點很好,但是卻沒有達到它真正的目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沒有錯,但是接下來應該“讓先富帶動後富”這點卻沒有做到!先富起來的人搶佔了絕大多數的社會資源,“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再加上社會保障體制嚴重缺失,讓貧困的人們無法獲得同樣的發展機會,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現象。資本和勞動的分配嚴重失衡,這直接影響大多數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土地和資源帶來的暴富,以及土地和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有錢的越來越有錢,沒錢的越來越沒錢”。由於政府公共物品服務方面對於民眾起點公平的保障嚴重不足,個人和家庭為此付出了過於沉重的代價(比如為了孩子讀書條件好一點,或者承受高房價,或者承受高昂的擇校費)。等到要“還債”的時候,相關的人們也不得不加入到對於稀缺性資源的尋租大戰中去。沒有“公平正義的光輝”,最終的可能結局只能是“叢林的戰爭”。

  之所以如此關心二代現象,我想恐怕還是因為資源分配不公日益固化,在社會代際之間遺傳,社會斷裂得不到有效彌合。本來年輕意味著新銳和突破。但現實也昭示體制的力量更大。中國最嚴重也最需解決的就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這才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只有挖去陳腐已久的計劃經濟殘存的“毒瘤”,中國的社會發展才能走上健康向上的道路,一切的一切才有可能完全解決。但是現在縫縫補補的小動作是無法撼動舊有的體質的,只有一場翻天覆地的改革才能打破一切。但是上層的既得利益集團會讓這種有損於自身利益的改革實現嗎?從目前的改革動向來看希望不大,個人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實在是太渺小了!難道真要等到一切矛盾激化到無以復加之時,政府才能下定決心嗎?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11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我讀了幾遍,與霍布斯的《論公民》相比,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顯得邏輯性更強,觀點更鮮明。

  開始讀《社會契約論》的時候,覺得似乎很簡單,但讀了一陣後才發現讀懂不那麼容易。表面上看該書的結構十分簡單明瞭,且每一章節文字並不多。但讀懂其中邏輯關係卻非易事。為了讀懂盧梭,我還讀過李平漚寫的《主權在民Vs“朕即國家”——李平漚解讀盧梭<社會契約論>》以及相關的一些參考書。

  一旦讀懂之後,對盧梭的感覺又回到開始的狀態,他的觀點十分鮮明,簡單。與他人連篇累牘的政治學論文相比,他的文字不算多,寫作的時間也不算長,僅有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而李平漚的書更是集其精華,真正介紹盧梭內容的文字更是少了一半,非常適合時間較少又想了解盧梭的人士閱讀。

  盧梭是十分偉大的,他集社會契約思想的精華而為《社會契約論》,他的思想中的許多內容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借鑑的。

  盧梭的許多觀點或者其主要觀點我是同意的,現在憑記憶記錄下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的主要觀點:

  1、理想的社會建立於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係,而非人與政府之間的契約關係。對此,我的理解是,若將“契約”一詞改為“合作”,可能更符合社會現實。因為人們一般對契約的理解多著重於商業的契約,並且是價值相等的交換性的契約為主。用合作則可以避開一定要等價的思維框架。此外,也可以用來回擊一些人對社會契約論的攻擊,他們聲稱,並沒有看到誰來簽訂契約,社會契約何來之有?

  2、盧梭認為政府的權力來自被統治者的認可。盧梭的時代雖然有共和國,而且盧梭當時也是日內瓦共和國之公民。但當時國家形態的主要模式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故盧梭有此觀點問世。我個人認為,若不提出這樣的觀點,而是明確提出政府是公民的代理機構,國王或總統是公民的代理人的觀點可能更容易解釋他的邏輯。在政府是公民代理人這理觀點之下,國王或總統的權力必然必須得到人民或公民的認可。當然,他們失職也應當受到人民的彈劾。

  3、盧梭聲稱,一個完美的社會是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他建議由公民團體組成的代議機構作為立法者,透過討論來產生公共意志。這符合古代到現代人們關於民主統治的觀點,亦我是所贊成的。事實上,在當代民主制度較為發達的美國,許多公共事務都是由人民或公民選出的代表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管理,在美國,管理港口有港口管理委員會,美國9。11被炸燬的摩天大樓就是屬於紐約港務局的財產,而該局亦是由一個委員會進行管理。管理貿易有貿易委員會等。管理某個地方路政可以有路政管理委員會,等等。

  4、由全體人民組成的整體是一個政治集體。在政治上,從對外的關係上,它是主權者,也就是國家。主權者可以是人的集合,國家則是現在政治學上集地域、政治關係等的複雜體。

  5、政府的行政官員是主權者授權的。他們做事必然符合公意,也就是全體或者至少是大多數人的利益。

  6、人民根據個人意志投票產生公共意志。

  7、主權者是儘可能包括最多社會成員的、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共同體中的約定對於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共同體就以這同一個行為獲得了它的統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共同體可稱為“國家或政治體”,至於結合者就稱為人民;個別地,作為主權權威的參與者,就叫做公民,作為國家法律的服從者,就叫做臣民。

  8、如果主權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社會契約就遭到破壞;人民有權決定和變更政府形式和執政者的權力,包括用起義的手段推翻違反契約的統治者。在這裡,盧梭的邏輯思路有一些混亂,他把由全體人民組成主權者,混同為國王之君主權力,即由主權者賦予其權力的政府的行政機構。但總的含義是清楚的,即,若代表人民利益的君主,或由人民選出的代表來執行管理功能的總統,其所作所為脫離了人民,損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權起來反抗,更換這些代理人。他在這裡包含了兩種含義。其一是以和平的方式,即定期選舉的方式更換自己的統治者,實為代理人。其二是當代理人實際上變人民的統治者,人民就有權力起來反抗,直接更換這些僭權者。

  9、人生來是自由的;他們的自由屬於他們自己,其他人都無權加以處置。即使他自己,也無權出賣自己的自由而為他人的奴隸。當然,這裡所說是指人身的自由,政治上決定自由,財產則是有轉讓的自由。

  10、人生來是平等的,沒有人有權奴役別人,也沒有人有義務受別人的奴役。

  11、與個人的人身自由不可轉讓一樣,主權是的運用,不可以轉讓,不可分割。

  12、主權由共同利益所決定和約束,籍著法律而行動。主權者根據公意制訂法律,交由政府代表主權者執行實施法律的活動。政府是主權者的執行人,而非主權者本身。政府中的執政者只是受委託來行使行政權力;他們是主權者的官吏,他們的職能不是契約的結果,而是以主權者的名義行使被託付的權力。他們從主權者接受命令,並將命令轉達給國民。主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限制、改變或收回行政權。

  14、民主制不適合人類。盧梭認為,世上主要存在著三種政府形式:民主制,即由全體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貴族制,由少數人所治理;國君制,由一人治理。民主制:嚴格意義而言,真正的民主制從來就不曾有過,而且永遠也不會有。民主制需要太多的預設條件和美德,實現全民民主非常困難。“如果有一種神明的人民,他們便可以用民主制來治理。但那樣一種十全十美的政府是不適於人類的。”

  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第一,政府形式體現出國家權力的所有制,即國家的權力屬於誰。貴族制,實質上是國家權力屬於貴族。國君制,國家權力屬於國王,即中國自秦始皇以來的封建社會的國家結構。民主制,則是國家權力屬於全體人民。盧梭認為民主不適合人類,是與他的人生而平等,生而具有一份平等的權利,政府和國王僅是人民的代表人的觀點相左的。

  盧梭還有一個地方存在嚴重的思維混亂,“主權者”。有時,他指全體人民的集合,有時指國王或君主,有時則指立法機構。其實,這三者是不同的主體。人民的整體,構成主權者。立法機構,是由人民中間選出的代表組成,代表全體人民執行立法職能。國王或君主,或總統,以及政府,都是人民的代理人。

  正因為存在這個混亂,盧梭在統治與代理的問題上也存在混亂。所以他有這樣的說法:統治者的統治要得到被統治者的同意和認可。其實,依據他的基礎觀點,也是我所同意的觀點,必然得出國王或君主或總統僅僅是人民的代理人而已,正如一個股份公司中的總經理。

  我認為,民主制度是我們大多數善良的人們所希冀的,所追求的。民主制度的基礎是人人自由,人人平等。若人與人之間不平等,存在著階級,就是假民主,或者只是部分人之間的民主,比如過去所講之貴族的民主或現在的所謂“精英”的民主,對廣大人民群眾仍是專制與壓迫。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12

  我曾經覺得盧梭是一個口是心非的人物。之所以給我這樣的感覺,源於他早年的一篇文章《論科學與藝術》。當時第戎學院有獎徵答一個問題,即藝術和科學的復興有沒有改善人們的舉止和道德。盧梭的好友狄德羅建議他回答“不”,因為這樣的回答更容易得獎。最後,無論出於怎樣的動機,盧梭在他的這篇徵文中,給出的答案是“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沒有改善人們的舉止和道德”。

  在《論科學與藝術》中盧梭寫到:“在藝術還沒有塑成我們的風格,沒有教會我們的情感使用一種造作的語言之前,我們的風尚是粗俗的,然而卻是自然的;從舉止的不同,一眼就可看出性格的不同。那時候,人性根本上雖然不見得更好,然而人們卻很容易相互深入瞭解,因此可以找到他們自己的安全;而這種我們今天已不再能感到其價值的好處,就是得他們能很好地掩飾種種罪惡。”

  然而從史料中不難發現,盧梭本人是極愛文學與音樂的。他譜寫過音樂作品,撰寫過音樂理論,希望成為在音樂領域有所作為。他曾寫過一個小文章標題就是《我喜歡音樂》。

  盧梭真的是口是心非嗎?如果他是這樣一個人,那麼《社會契約論》的真知灼見,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呢?

  盧梭在書寫《社會契約論》前,還寫過一本《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他在此書中將人類的不平等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然(生理)的不平等,由年齡、健康、體力以及智慧或心靈的性質的不同而產生;第二類是精神上(政治上)的不平等,起因於一種協議。第二種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由於損害別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種特權。

  在《社會契約論》裡,我認為盧梭其實是針對上述的這兩個不平等,設計出他理想中的公約。

  首先,他認為公約可以改變自然(生理)的不平等,他說“公約不是摧毀自然的平等,反而是以道德的與法律的平等來代替自然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身體上的不平等。”社會條約“保全”締約者為目的,使他們不因為年齡、健康、體力以及智慧或心靈的性質不同,而在現實中遭遇不平等。

  其次,他覺得要改變精神上(政治上)的不平等,就要改變過去的協議方式,“設計一種人類集合體,以用集體力量來保障每一個加盟的個體和他的財產。在這一集體中,個體雖然和整體聯絡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聽從自己的意志。”

  簡單言之,我覺得盧梭的社會契約,一方面要在自然(生理)方面,成為所有締約者的生存保障。另一方面,要在精神(政治)方面,不干涉個人的意志。

  得出這樣的結論後,我覺得再讀《論科學與藝術》就有了一番新滋味。盧梭所處的18世紀法國社會,凡爾賽宮的皇室奢華風氣統領著整個歐洲藝術的發展。不難發現,盧梭憎惡藝術,明確的說,應該是憎惡皇室精神(政治)統治下的藝術。他說“今天更精緻的研究與更細膩的趣味已經把取悅的藝術歸結成一套原則了。我們的風尚流行著一種邪惡而虛偽的一致性,每個人的精神彷彿都是在同一個模子裡鑄出來的,禮節不斷地強迫著我們。”而另一方面,盧梭喜愛對音樂與文學的喜愛,則是出自於對樸質自然的追尋。他厭惡那些在精神統治下的藝術,他嚮往在自然中抒情高歌。

  於是,我覺得盧梭不是一個口是心非的人。他的藝術觀、政治觀是一體的,它們都來源於盧梭對於社會的整體認識與判斷。

  盧梭認識到社會的不平等分為自然(生理)方面和精神(政治)方面。他一方面認為人們不應該在精神方面被統治(藝術不應該被風格、矯飾化),另一方面他認為要用社會契約來改善人在自然(生理)方面的不平等,從而保障人在精神層面能夠崇尚自然。

  由此我聯想到,對於任何一個特定的社會、時代的文化、經濟、政治狀況,都是一個不可分隔的整體。特定的經濟、政治狀況,導致了特定的文化狀況;而社會對於文化的認識,也必然反映了這個社會對於經濟、政治的態度。

  歐洲社會從百科全書式的混亂的18世紀到如今,藝術的面貌已經全然改變。概念藝術、行為藝術的當代藝術概念,一次次成為社會思潮的先鋒。我想這藝術面貌改變的背後,是社會的經濟、政治狀況的深層變化吧。

  我想起一個學景觀設計的朋友,曾經跟我抱怨,中國現在景觀設計追求的簡約風格,主要是照搬西方近現代極簡主義的風格。但其實我們特別沒有根基,歐洲從幾個世紀前的繁冗奢華的巴洛克風格,變化到今天的極簡主義,是幾百年的變遷裡,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們不懂得蘊含在這精煉的簡約線條背後的深刻的歷史,而只是基於風格的簡單模仿。這必然是膚淺而流於形式的。

  我覺得這個有些無奈的抱怨,背後實際上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狀況。我們的國家經歷的現代化歷程,其路徑與歐洲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在流行風格上對歐美的模仿,體現出的是這背後,在社會政治、經濟體制現代化過程中的的全方位模仿。困惑的是,我們作為模仿者,到底要模仿什麼。就如我的朋友所說的那樣,我們不懂得蘊含在這精煉的簡約線條背後的深刻的歷史,而只是基於風格的簡單借鑑。這必然是膚淺而流於形式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我們要讀盧梭,不是在尋找一個通往現代化和諧社會的“現成”的契約,而是在讀他的痛苦和掙扎,反思他對社會的整套想法。盧梭告訴我們,社會的公約是基於人的自然(生理)的基本保障,社會公約不能干涉個人的精神(政治)意志。我想這是基礎,不同的社會各自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其不同的發展路徑尋找現代化的道路。

  那麼,我們的社會讀透盧梭沒?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思想有幾分在中國?

  我想起前幾天一個朋友從日本回來,聊起日本當下的文化發展。覺得各種稀奇古怪、甚至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有人在當做職業非常認真的弄,而且竟然弄得很好,只要有需求,無論多古怪,都會有相應的東西來滿足(比如為宅男創造的午夜動漫和咖啡廳)。相比之下,中國要保守得多。主旋律藝術的色彩非常濃厚,主流和非主流的意識非常強烈。

  雖然這種當下文化上的差異沒有孰對孰錯,但我覺得從中還是能夠體會到,我們的社會還沒有讀懂盧梭。因為如果我們讀懂了,我們的社會有盧梭所述的某種公約,那麼我們社會應該會在文化上呈現出沒有主流、非主流之分的狀態。既然文化是如此,那麼社會的其他方面,應該也是吧。

  盧梭說:“我們嚮往自由,但我們帶著鐐銬。”或許我們應該對這副承載著歷史厚重感的鐐銬,有更深一點的領悟才好。

  《社會契約論》讀後感 篇13

  盧梭,一個有著浪漫天性與卓越才情的人,是法國18世紀所有啟蒙思想家中最獨特、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他敢於坦露自己的靈魂,是真誠的象徵。對他來說,自然就是真理,真理高於一切。而他的獨特的個性思想成就了他後來的命運。他的著作《社會契約論》就是很好的見證。

  《社會契約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受到了熱情地讚美,許多革命者將其視為人生寶典。“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本書開篇,盧梭就向世人宣告了人類對於自由、平等的永恆追求。這是一本倡導契約自由、確定公共意志之書。《社會契約論》一書的中心論點:人生而自由與平等,國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協議的產物。國家的主權和立法權在人民,政府只是法律的執行者,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權推翻它。

  自由是人本性的產物。人性的第一關懷就是對於自身的關懷。人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的適當的生存方式,並且,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平等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人只有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自由轉讓出去。當人在枷鎖之下而喪失自由時,並不是他沒有了天然的與生俱來的自由,而是由於外界強勢的干擾。總而言之,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的本性的產物。

  然而,世界上確實存在著強勢與弱勢之分。人類想要繼續生存,唯一的辦法就是集合起來,形成一個聯合體,充分發揮全部的共同力量,以保護每個成員的人身與財產。這種結合一經實現,就產生了一個共同體。人們透過訂立契約來實現這種結合。值得注意的是,人們訂立契約,不僅是一種自由加入的約定,而且不應把轉讓自己作為條款。在共同體中,每個人自然擁有權利和所屬的自由。

  主權者是由參加共同體的各個人所構成的。它代表著各個成員的公共利益,絕不可能有損害共同體利益的行為,否則則違背了社會公約。當然,各個成員都有義務服從公共利益,這樣,社會公約才是合法性的。主權是一種不可轉讓、不可分割的權利,因為它代表著民眾的公意,而不是個人意志,既是不能隨意轉讓的,也是不可分離的。主權是共同體形成的一項權利,它是建立在社會契約基礎之上的。主權者有權利約束每一個成員,但它的權力卻是有限的。它不能超出社會契約所規定的界限,不能過分要求、約束成員,這樣,才能保證主權權力行使的公正性,才能保障成員在參與社會契約中所獲的收益。

  何謂法律?這在《社會契約論》中得到很好的闡述。法律是由公意產生的各項規定。法律對國家的成員有著普遍的約束力,它的物件普遍的,它所代表的意志亦是普遍的,而不是個別意志的簡單相加。想要國家穩定,人民安定,就必須制定相關的法律,指引著社會向正義的方向前進。

  論政府。政府只不過是主權者的執行人,是法律的執行人而已。政府的設立,是以主權者的存在為前提條件的。政府共同體,代表著主權者的共同意志執行國家事務,它是民眾與主權者相聯絡的一箇中間紐帶,其職能在於實現民眾與主權者的相互適應,負責執行法律並維持社會及政治自由。從一個高的角度來講,隨著國家的擴大,人民給予了政府的權力就越多,那麼,政府受誘惑的可能性就越大,濫用權力的辦法也就越多。因此,人民要加強對政府的約束。當然,不同國家存在不同政府體制,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政府只是主權者的執行人而已。

  《社會契約論》這一本書,包含了很多的內容,我無法一一列舉,在這裡我只是列舉幾個印象深刻的方面談談感受。總之一句話:人生而自由平等;政府只不過是法律的執行者,人民也有權利推翻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