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合理安排記敘文的前因後果
學會合理安排記敘文的前因後果
(一)前因
1、交代故事背景
文章故事的背景可以作為前因,起到一個鋪墊的作用,方便閱讀,有時也可製造懸念。
有一個孩子《成功在我身邊》開篇這樣寫道:
成功之前必定要經歷失敗與挫折,但是隻要努力,就能戰勝它。
在暑假的一天上午,我和弟弟周海濤去坐車玩,忽然,我發現他的書包裡鼓鼓的“你的書包裡裝了什麼東西?
這樣寫會讓故事很突兀,沒有交代故事背景,對後面故事做的鋪墊不夠。
我們來看看一些文學作品中是如何交代背景的。
例如《狂人》簡單介紹了這份日記的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訊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⑵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型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記中語誤,一字不易;惟人名雖皆村人,不為世間所知,無關大體,然亦悉易去。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識。
在《紅樓夢》中開頭有巧設懸念引起下文的石頭來歷: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對於一個故事來說,交代完背景就會有一些人物出場,那麼就需要你交代人物形象的特徵。
2、交代人物形象的特徵
描寫人物時,可以把人物形象在牽引部分簡單交代。
一個孩子這樣描寫老師的形象:
她有一雙小小的眼睛,一個小嘴巴,也有烏黑的頭髮,還有一個小鼻子,她講課的時候眼睛甚至讓我們都看不見。她每天給我們講課的時候,我們總說她雖然講得好,但讓我們抄的筆記稍稍多了那麼一點。
這裡面雖然對老師的長相有描寫,但多是小來形容,頭髮黑,沒有典型的特徵,沒有讓我們直觀的感受到這個老師和其他老師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來看下經典中如何描寫人物形象的。
《紅樓夢》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裡有對於林黛玉外貌的描寫:
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ズ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的外貌神態和她的性格以及今後的命運緊密相關,因此這一段簡單的人物介紹傳神而緊要。
文章的前因,字數安排上要少,不要拖沓,簡單交代清楚就好,便於吸引讀者和引出下文是設定前因的目的。
(二)中間
文章的中間部分是最重要的,在這裡可以用大量筆墨去描寫,突出人或事物的特點。往往人物的行為和事件的波瀾要在這一部分有所體現。
比方一個孩子寫他吐字不清的毛病:
在上課的時候,我從一個冷漠的`人,變成了一個特別能說的人。就算他發笑也不再在意。那一次,生物老師正把一個問題拋在我的身上。我慢慢悠悠的站了起來,回答道:“人們……”我只說出了兩個字,全班便已經鬨堂大笑了,因為我把人說成了“len”
我沒有理會他們,繼續回答問題。不料還沒說完,他們又爆笑了起來我又讀錯了一個字:和。我也恁不住地笑了。我這並不是苦笑,而是給同學帶來快樂的笑。
這裡面情節很好,但寫得過於平淡,應該抓住人物的特點,再現當時的情景,表現鬨堂大笑和自己當時的新來變化突出自己克服困難的勇氣。
網路點評2班孫墨涵在她的《朋友》中對事件的波瀾轉折表現就很好:
有一次放學了,我直奔李夢家樓下。“李夢!快下來一起玩!”“等一會兒。”李夢在樓上說。一會,她從樓上下來,這時的她再也沒有以前的活潑,而是變得低沉、嚴肅,“怎麼了?”我疑惑的問,“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天真的我並不知道,她今天是來跟我絕交的。“孫墨涵,我……”她想說什麼話卻又咽了下去。“快說,怎麼了?”“我……我想和你絕交!”她突然說出口。“什……什麼?”我被這幾個字驚著了。李夢要和我絕交!這簡直是晴天霹靂!“我要和你絕交!”她又說了一遍,而且說得清清楚楚。“為什麼!”我驚訝的問,咱們做了這多年的朋友,為什麼要和我絕交?“我哭著向她質問道。”不為什麼“她冷冰冰地說”我不想和一個比我學習差的人做朋友!“她把一切都說的輕描淡寫,似乎我們的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說罷,她便轉身跑去,只丟下在一旁沒有魂的我。天忽然沉得厲害,不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無情的雨滴打在我的身上,灰濛濛的天空好像在嘲笑我。我最好的朋友竟然打心底看不起我!我邊哭邊淋雨地回了家。
回到家,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超過李夢,不要再想她。從此之後,我努力地學習,把一切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最終,我終於取得了年級前五名的好成績。
結業式那天,我無意間來到李夢的書桌前,不小心碰到了李夢的日記本,我好奇地拿了起來,讀了下去:孫墨涵,其實我也不想和你絕交。只是作為朋友,我不想看到你考不好……整整一面紙,把她的想法全都告訴了我。我再一次哭了,是被感動的。我跑向她,想和她和好,只有她是真心對我的。
李夢,我明白你的心意!
如果單單寫李夢對她有多好無法體現她的良苦用心,用一個美麗的”誤會“來表達卻達到了這樣的效果,也讓我們記住了她的這位好朋友。這是用情節突出人物的特點。
為了使文章內容銜接緊湊,結構嚴謹,一篇文章中,前面寫到的,中間或結尾要有交代;
後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鋪墊,這種安排設計叫做”照應“。
門子豪同學在他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中開頭和結尾互相照應,又運用了象徵手法來說明”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主題:
開頭:
落在戈壁上的兩顆種子,一顆只知抱怨境遇不佳而不努力吸水,最後枯萎死去,而另一顆則與風沙搏鬥,不斷紮根,最終長成粗壯的大樹。同樣的環境,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結尾:
張尚武就是那顆只知抱怨的種子,對自己不負責任,自暴自棄,最終落得乞討下場。而高爾基卻是那顆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在困境中不屈服,不放棄,努力拼搏,從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到底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你會怎樣呢?是抱怨家境不富、機遇不佳還是艱苦奮鬥、自力更生?要記住,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身做到前後照應就很難得了,又把這種照應引申到文章的中心就更好了。提到照應,就學弄明白如何去續寫結尾,也就是事件的後果。
(三)後果
1、介紹故事發生髮展的相關情況:
我們有位同學在《被愛的感覺》中這樣做結尾:
月光依舊是那麼皎潔,房間裡的溫度也和從前相差無幾,只是這次,我沒有睡著,愧疚快樂悲哀……無數的情緒從心底冒出,如同雜亂的毛線,糾纏著,我早已失去了分辨的能力,說不清這每一種情緒的來源。但我清楚的知道他們加雜在一起時的這種感覺,才是被愛。
這段結尾烘托的意境很好,但過於冗長,無非是要感嘆這種親情的感覺,但前文只寫了過程,為對結果介紹相關的情況,這時候的抒情欠缺一定的共鳴,無法擲地有聲。我們看下吳承恩是怎樣描寫的:
例如《西遊記》結尾處如來分封唐僧、悟空、八戒等果位時運用語言描寫來說明結果和相關情況:
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這些相關情況和結尾構成緊密連線,總結了上文,又引出了最後的結果,要想顯得自然就需用到“過渡句”。
2、設定過渡段與句,以便內容表述更自然
後果不一定是文章的結尾,要像讓內容表述更自然,自然引出結尾,設定過渡就變得十分重要。
例如作文點評3班的黃琦茜同學在《誇誇張老師》中有這樣的描述:
又有一次,做了一次作業以後,課堂作業本好久不用,張老師規定要空三行再做的作業,周超同學一馬虎,只空了兩行。這下可糟了,張老師怒氣衝衝地把本子扔給他,叫道:“說了多少遍,要空三行!給我重做,下次再忘記要重做兩遍!”以後,我們處處按要求寫作業,也很少看錯題目了。
張老師對待我們犯錯誤有時也會寬容。記得有一次,張老師讓我們不要把補充習題帶回家,而我因為身體不舒服,沒聽見,把小練習冊帶回了家,更糟的是第二天沒有帶到學校。上課了,張老師“板”著臉,向我走來,我心想:“張老師一定會讓我打電話,叫媽媽送到學校來,那可是丟臉丟到家的事!”但張老師走到我面前,撫摸了一下我的頭,溫和地說:“把作業做在自備本上,回家以後抄到小練習冊上,明天帶到學校。要注意身體!”這件事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我再也沒有忘記帶作業本。
兩個例項的對比中間加入了一句過渡句就顯得流暢自然,然後總結上文中得出一個結尾:
今天,我要誇誇張老師嚴格要求我們,我更要誇誇張老師寬容包容我們。
這個結尾在文采上很普通,但對於整篇文章的結構卻起到了完整總結畫龍點睛的作用,那我看看結尾該如何做?
3、簡要交代文章結果
與前因一樣,結果的交代也要十分簡練。
有個孩子在《伴著希望出發》結尾這樣總結:
演講還算順利。當我緊張時,好友會投與我一個鼓勵的眼神;當我贏得眾人的掌聲時,她會為我喝彩;當我不是那麼自信時,他會給我做手勢,好像在對我說:“你伴著希望出發,一定沒有問題的,自信點!”於是,我更加有信心了。
我在好友的幫助下,伴著希望出發。她在我迷茫的時候給予我鼓勵,在我失意的時候給予我勸導。讓我明白:小河在湧入汪洋大海時也遇到了重重困難,可最後仍成功了。當我在出發後遇到困難時,不要彷徨,要勇往直前。
這段結尾點明中心,但不夠簡潔,結尾應該用敘述概括的語言做總結,點明和昇華主題,讓人有發人深省,意猶未盡之感。我們來看一些作者如果寫結尾的:
畢淑敏的《孝心無價》後面有句總括的語言: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間接明瞭,又概括了全文。
魯迅的《狂人日記》中最後一句進行呼籲也成了這部名篇的亮點: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