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心得作文範文一覽
教師學習心得作文範文一覽
學習心得(一)
5月25號,我在範縣希望中學學習的快速作文,在短短的一個上午,我們觀摩兩節作文指導課和一節寫作評價課,專家還級我們講了如何實施快速作文。下面,我談幾點。
一,這次學習增強了我對高效課堂中快速作文的瞭解,我認識到開展快速 作文的優勢。
二、 這次學習堅定了我推廣快速作文的信心,我也認識到推廣之的必然趨勢。
三、我明晰了快速作文的流程。
快速作文教學的方法,簡單地說,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五步四法兩課題”。 快速作文教學的五個步驟是:
第一步,基礎訓練。基礎訓練也叫寫作基本素質訓練。快速作文訓練是在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的基礎上求快求好的訓練。如果寫作基礎太差,就無法進行快速作文。因此,從常規入手,強化基礎訓練,是快速作文訓練的第一步。基本做法是多讀多定,讀寫結合。訓練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培養寫作閃趣,二是積累寫作材料,三是豐富寫作語言,四是提高書定能力。 第二步,思維訓練。快速作文的關鍵就在於強化思維訓練,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使學生在認識客觀事物和定作的全過程中,思維高度活躍,思想高度集中,一見到作文題,就能立即進入最付佳思維狀態,從而做到意到筆隨,一揮而就。思維訓練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最佳化思維環境。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創造一個比較寬鬆自由的思維空間,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二是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在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過程中,思維具備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創造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優良品質。三是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思維是無形的文章,文章即有形的思維。因此,必須把思維訓練這根紅線貫穿於快速作文教學的始終。
第三步,技巧訓練。技巧訓練是伴隨思維訓練完成的。基本做法是專題指導、講練結合。首先按照寫作的自然程式,分怎樣快速審題立意,怎樣快速構思,怎樣快速行文,怎樣快速修改等幾個專題進行指導,然後再從怎樣快速寫記敘文、怎樣快速寫抒情散文、怎樣快速寫說明文,怎樣快速寫議論文等方面進行訓練,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快速應付寫作中隨時出現鐵卡殼現象,諸如走題、空洞、鬆散、結構混亂、辭不達意、字不會寫等毛病的糾正和意外情況的處理。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常規寫作方法中支篩選、總結和提煉出快速寫作的方法,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寫作實踐進行摸索和創造。我總結和創造了100種快速作文的具體方法,其中有快速審題15法,快速構思10法,快速行文4法,快速修改4法,快速寫景狀物、抒情達意、記人記事、說理議論17法。還有求異作文的50多種方法。這些方法通俗易懂,簡明易記,行之有效,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速度起了很大作用。
第四步,速度訓練。第一步訓練是打基礎,第二步訓練是抓關鍵,第三步訓練是教方法,第四步訓練則是達目標。如果前面三步抓得紮實,這第四步往往能收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基本做法是嚴格要求,限時作文。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個課時,一定要嚴格要求,當堂完卷。40分鐘完成600字,時間大致這樣分配: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和謀篇佈局(編寫作提綱)不超過5分鐘,寫作30分鐘,修改5分鐘。40分鐘寫不完600字,可以從實際出發,先要求寫500字,第二次寫550字,第三次寫600字,這樣逐步加強,一直訓練到40分鐘能定完600字為止。
第五步,綜合訓練。透過專題訓練,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快速寫作的方法和技巧,為了鞏固分項訓練的成果,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還必須進行綜合訓練。訓練內容有:(1)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等各種表達技巧的綜合訓練;(2)審題、立意、構思、行文和修改等各個作文環節的綜合訓練;(3)記敘文、散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等各類文體的綜合訓練;(4)命題作文、選題作文、自擬題作文和給材料作文等各種作文方式的綜合訓練。
學習心得作文(二)
作為一名不足,執教小學語文的教師,9月 20-23日,我很榮幸參加了成都市教研室組織的新課改下小學作文教學的研討會,感覺真是受益匪淺。從74歲的支玉恆老師和賈志敏、林莘老師等不同風格的精彩展示課中,我更進一步瞭解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特別是林莘老師的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透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在兩位老師的展示課上都顯示了他們深厚的語文功底和豐富的語言積累,讓我深受啟發。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利用現代資訊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認識,淨化靈魂。
學習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已經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臺機器,不再有靈感。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可透過這次走進名師的課堂,感嘆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絃,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這次學習,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 三、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裡,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絡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小學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五、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
常言道:“情動於中而行於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生要善於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 歷過的美好時光。總之,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在真情湧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透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學習心得作文(三)
元月7日至9日,作為“初中語文作文序列化教學”課題實驗學校的代表,我在襄陽四中義教部參加了“襄陽初中語文作文序列化教學結題會”,在報告會上,來自襄陽高新區的教研員王霞,棗陽市教研員王凱,南漳縣中學教師等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下面,作為課題實驗人員,結合我校實際和初一語文的教學工作,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
《新課程標準》對七——九年級學段的學生提出了在文體上的寫作要求“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隨著年級的增長,閱讀水平的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也在不斷得到相應提高。因此對於“做到內容具體”這一要求,也自然會“水漲船高”,從小學畢業的簡單記敘文,到九年級結束初中生活時寫出的複雜記敘文,這其中必然會表現出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變化。對於語文老師來說,心中要有一條“記敘文”訓練序列,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可以以學期為時間單位,以單元“板塊”教學引匯出作文訓練的“學期主題”,逐一突破作文訓練要點。
在整個初中寫作中,首先要考慮從小學的寫實作文到初中的寫實作文的過渡,然後按照中學生由低到高的認知規律,結合課文教學的過程進行各個專題的寫作教學指導。
初一階段:言之有物
初一學生的作文教學務必明確教學重點並非在文章的結構、記敘的要素或是表達的中心,而是在於打破原來小學作文教學的套路,使初一學生言之有物,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可以做以下三方面的訓練:
1、“觀察、寫實”
教師藉助於學生身邊的生活,選擇新奇、有趣的觀察物件,引導學生自覺觀察,記錄身邊的事。任何事情都有個起因、經過和結果,所以學生寫作是一定要求學生寫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和結果。最初的要求是隻要能把自己見到的事向別人表達明白。在此期間我們練習過下面的題目:《教室裡的一件事》、《一件難忘的事》、《那天,我真----》等等。
2、放飛想象
想象聯想的訓練方法:引導學生描繪畫面,不僅把有形的東西描繪在紙上,還要想象畫面上沒有但在當時的情況之下該有的東西填出來;連詞訓練,給學生幾組不相關的詞語讓學生進行創作;創作想象,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改寫、擴寫或補寫並結合合適的文章進行劇本和課本劇的訓練。
3、精彩場面
場面描寫主要想給平淡的記敘著點亮色。場面是由人、事、景、物組合起來的綜合畫面,怎樣有條不紊、主次分明的敘述全景是本階段訓練的重點。
初二階段:言之有味
這一階段主要採用“兩點兩段訓練”,透過點和麵的訓練,解決學生會寫文章的問題。兩段:寫人訓練和敘事訓練。兩點:區域性訓練和全面整合。
寫人的文章主要訓練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描寫;敘事的文章主要從細節描寫入手把文章寫活,和學生結合一定的例文,分析總結怎樣在記敘文中穿插描寫、怎樣融情於景,怎樣抓事物的特徵以及怎樣把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巧妙地表達出來。零碎的訓練後怎樣把人物融入到具體的事件中,怎樣透過具體的事件展現人物。
初三階段:言之有序
這一階段主要透過五步教學讓學生寫好文章。
第一步:審題
審題有兩個要求:審出“題眼”;“破題”要深。
審出“題眼”:比如以“我終於讀懂了父親”為題,題眼是“終於讀懂”,題眼就是應該詳細寫的內容,那就應該詳細寫如何讀懂的。再琢磨“終於”的含義,可有兩種理解:一是“不容易",二是“以前有誤會”,要寫出情感的起伏變化。
“破題”要深:主要是針對一些以某種事物為話題來命題的作文,不要拘泥於事物的表層意思。如,以"鏡子""風景"為話題,不能僅寫現實生活中的"鏡子"和"風景",那樣行文會失之膚淺。需得挖掘出"鏡子"的本質特點--能反映出自身美醜或優缺點的事物,都可以是一面"鏡子":如一句、一條能讓自己愧疚的紅絲帶,等等。
第二步:立意
1、立意要高遠
立意高遠,就應切中社會、國家的熱點時事。與本話題相關的熱點時事如:伊拉克戰爭、美國襲擊阿富汗、恐怖主義行動、印尼海嘯等,無不與生命相關,值得深思。
2、立意不能消極
考場作文應遵循健康、積極、向上的立意原則,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雖然我們不會提出“我體驗騙人真爽”的歪論,有時卻會因抒發真情實感,而誤入了“消極”的圈套。
立意除了應做到積極之外,還應儘量反映時代社會的風貌而力求新穎。
第三步:選材
中心思想一旦確定,文章就有了“統帥”了,材料的取捨都由它說了算,否則就會離題。
材料的選擇原則:材料真實,書寫真情實感;力求新穎生動;還要準確典型。當然,寫作時還要章空材料的順序和詳略的處理。
學習心得作文學習心得作文(四)
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可概括為:老師出題(一廂情願)——學生寫作(被動應付)——老師批閱(愚公移山)——老師評講(孤掌難鳴)。如此低效的迴圈往復,學生被動應付,談“寫”色變;老師也疲於奔命,成為拼命移“山”的愚公,然而今天移走明天又來,學生對老師的付出大多不屑一顧,結果“兩敗俱累”,收效甚微。
一直想學一學優秀教師的作文教學,這次終於有了機會,在中心校的安排下,觀摩秦皇島市作文教學優質課,現將學習心得彙報如下。本次活動分兩天舉行,第一天是作文指導課,第二天是作文講評課,所有參賽教師都以全新的理念、科學的設計、到位的指導贏得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從教師的設計來看,我大致理出了作文教學指導課和講評課的思路:
1、指導課 啟發談話,趣味匯入——揭示主題,理清思路——賞析例文,講解方法——口頭創作,動筆成文(整理片段)——全班交流,反饋評價。
2、講評課 直接匯入,直奔話題——講評亮點,積累方法(題目、標點、修辭、細節等)——尋找不足,分析原因(共性的問題,重點訓練的專案,代表性)——全班交流,反饋提高。
總結這次的收穫,我想從以下方面談一談。
一、教師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樂於寫作。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注意的教學點,學生的寫作應該首先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心中充滿要說的話,要表達的感情,並且能夠實話實說,少一些老套的寫作規範,用學生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話語來寫。我們總是過多地想給學生改作文,其實反倒讓學生的作文失去了他們少年的天真、幼稚的話語,這一點我們語文教師以後確實應該注意的。
二、在作文的寫法上,教給學生方法,即:讓學生體會事務的多樣性與統一性。學生作文之所以老套,缺乏創新是一方面,但是傳統的思維、模式也讓學生墨守成規進入這種盲流中。理會事物的豐富多彩,即事物內部相關聯的內在關係,這樣開發學生思維聯想空間,體會事物內部關聯是很有必要的。其中講述樹上有幾隻鳥和電扇的故事很具有典型性。這些將在我今後的語文教學中,將著重培養學生開發聯想思維能力。
三、批閱評改換位審視。老師不包辦代替,讓學生以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又是老師)來交換批閱,遵循“自測”“自評”的原則。在批
閱要求和方法上可提出四點要求: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由分到總,並做到分步實施,逐步綜合(具體要求和步驟略)。每週增加一個步驟,這樣循序漸進地提高要求,由尋找錯別字到文章結構,從標點符號到語言表達,由眉批到總批,學生對文章的評判水平不斷提高(評語字數由150字到500字不等),在評閱他文的過程中,自己的判斷能力和寫作水平也相應提高,從而使批閱程式得以最佳化。
四、資訊反饋相互滲透。學生批閱他人的作文在標明錯別字、病句,寫眉批、總批打上分數(評分標準略),並署名後,即可將作文字交給作者,要求各位隨即訂正錯別字、病句,並對批閱和評語不解之處向批閱者諮詢,這整個的過程就是“自饋”。學生平時對老師批閱的作文基本只看分數,不太顧及其他;而面對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同學批閱的作文,同學們特別在意,交流積極,討論熱烈,他們甚至會為一個標點的用法爭持不下來請老師明斷。這樣,在爭論中不僅會對批閱中反饋的資訊相互滲透,而且會使批閱者更加投入,一絲不苟。這就為作文寫作和批閱的良性迴圈,最佳化寫作程式創造了主觀條件。使交流真正成為學生自主作文的載體,還必須充分發揮老師導的作用。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所謂“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所謂“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老師適時地啟發和引導,學生對交流的空間就會產生“別有洞天”的感覺,其作文效果也就不言而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