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絲絲地軟鮮作文

春雨絲絲地軟鮮作文

  早春的雨後,空氣中含著縷縷花香,牽的人總想伸出鼻子嗅嗅。這樣的時光,母親總會往我懷裡塞一隻藍色的搪瓷碗,讓我去撿拾一種美味的食材——地軟。地軟是一種類似於木耳的藻類,它總是在春季雨後的草叢石縫中生長。初春的花兒草兒剛冒嫩芽,還沒有覆滿地皮,這時的地軟最好找。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以為地軟是老天爺的眼淚流到地裡生成的,要不然,為什麼每當雨後,才會有水靈靈的地軟。

  在一片大好春光裡,我和很多小夥伴,捧著盆盆碗碗,三五成群的在溝溝坎坎裡跳躍,拾地軟,是我們和大地最親近的時刻。小腳丫越踩越遠,峭壁邊踩到一截麻繩,我們會嚇得哇哇大叫,樹林裡逮著一隻沒見過的蟲子,我們會趕來團團圍觀。

  最歡喜的是拾到大片的地軟。要是誰發現了新的地軟生長地,那麼準會呼天喊地招呼大家過來拾,片刻間他就成了孩子們眼中的英雄漢。小夥伴們這時誰也顧不上招花惹草了,個個跪在地裡,屁股撅得高高的,眼睛瞪得圓圓的,小手輕輕慢慢地把那墨綠色的,軟軟滑滑的地軟鋪到自己碗裡,生怕弄破了地軟那嬌嫩的小模樣。

  到了晚飯時,小小村莊的空氣中,就散發著地軟的.鮮香味道了,那味道和著春光,聞的人心底軟綿綿的。著急嚐鮮的人家,過一下熱水,點上幾滴香油,就做成了一盤下飯的冷盤。斯文點的人家,用地軟炒肉絲,小口小口品味。大多數人家還是蒸地軟包子,粉條,豆腐細細剁碎,鍋上燒油,炒倆嫩黃的雞蛋,滴點香油,拌成餡。地軟的味道軟和,鮮嫩,像春天裡的風。那咬一口潤潤的爽滑感覺,又像春天裡的雨。包子蒸熟了,誘人的香味飄在空中,用家鄉話說:“真竄!”

  我最喜歡吃剛出鍋的熱包子,軟乎乎,嫩滋滋,香溜溜的鮮滑,饞蟲在肚裡來回拱。說來不好意思,我做小姑娘的時候,一頓能幹掉八個大包子,吃得滿口餘香,真是過癮。好在地軟是素食,清淡利口,不膩不油,吃多了也不會鬧肚子。

  記得第一次離家打工時,母親給我帶了一包乾地軟,說地軟泡水能治水土不服。異鄉夜晚,那幾片地軟在我的玻璃杯裡活了過來,慢慢舒展,吐氣,盛開,黑色花朵薄薄地上下舞動,我一口一口喝著家鄉的味道,心裡滿是溫暖。

  不久後,我在那個陌生的城市發現了一個地軟包子鋪。老闆說她的家鄉也有地軟,長在小河邊,我很驚奇,我老家的地軟明明長在坡地裡。我跟老闆說我拾地軟掉進大坑裡的故事,老闆笑得很開心。我們都覺得地軟很神奇,一塊不起眼的深綠色地皮,給普通老百姓缺鹽少油的日子帶來了無盡溫情。包子店老闆告訴我,地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健康食品,有清熱明目的功效,還能養顏。就這樣,我在異地嚐到了家鄉春天的味道,漸漸地開朗起來。

  現在條件好了,逢年過節膩了魚肉,想換個口味的話,我時常蒸些地軟包子。隔了歲月經年,地軟的模樣依舊,再入口,味道一如當年。可能因為它太尋常,也可能因為它無法大面積的培育,那自由春風,絲絲春雨,無限春光,一直伴隨著這小小的,地皮一樣普通的田野美味,自由生長,原汁原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