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

  當今是個浮躁而喧囂的時代,表現於教育教學,就是大多熱衷於所謂“立竿見影”的教學技巧,卻對自己內心真正的呼聲不屑一顧。《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從一個獨特的視角——關注教師的心靈,為我們開了一貼鎮靜劑和清涼劑,提醒我們:真正的教學不假外求,它就源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因此,十多年來,它一直襬放在我的書檯最醒目的位置,書頁中散發的那份純淨得“勇氣”,在支撐著我堅定而幸福地走在教育路上。每當教學困惑我的心靈時,翻翻它,便會有一份釋然後的輕快;每當學生問題糾結我的情緒時,讀讀它,便會有“柳暗花明”的驚喜!

  一、堅持的勇氣,源於“心靈迴歸”

  閱讀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就猶如經歷一次心靈之旅,尤其是第二章“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引領我以新的視角來體驗教學的悲與喜。大師的教誨叩擊我深藏心底的勇氣——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在教育實踐中,處處感受到這種痛苦:當我們把某種認定的方法技術捧上天的時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師被貶低,被迫屈從於不屬於他們自己的標準。

  自身完整要求我們識別那些能整合到自我性中的東西,分辨其中哪些適合我,哪些不適合我。我們透過選擇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絡提高我們的自身完整,而不能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絡則摧毀我們的自身完整。我們迷戀於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識,因為我們相信,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會給我們主宰現實的力量,使我們從現實限制中獲得自由。我們被一種似乎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的技術所迷惑,我們拋棄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記住我們是誰,就是把我們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復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重獲我們生活的完整。

  正如《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告訴我們的一樣:給自己一份堅持的勇氣,詩意地棲居在教育的廣廈中,找到心靈的歸宿,成就學生,也成就自己,!

  二、傾聽與對話,源於“心靈相犀”

  帕爾默進入到教學中未知的“自我”領域旅行。對恐懼文化這一章我比較感興趣。我們身邊都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我們沒想到這對我們形成的糟糕狀態,帕爾默解析了這種恐懼,使我受益匪淺。

  從小學一開始,教育就成了令人恐懼的事。從當學生起,我身處太多充滿恐懼的課堂裡,這種恐懼導致許多天生熱愛學習的孩子產生憎恨學校的念頭。作為一個教師,當我讓恐懼佔上風時,不管是教學時我恐懼學生,還是弄得學生恐懼我,我都處於最糟糕的狀態。作為同事,我們的關係常因恐懼而疏遠;恐懼幾乎滲透進所有教師和管理者的關係中;而且恐懼是在太多管理工具袋中的一種權威和管理工具。

  我恐懼,我的學生一樣恐懼,他們的恐懼決不在我之下,儘管我想把這一事實丟在腦後,那時我覺得自己站在教室的前面,惶恐不安,再看我的學生,躲在他們的書本後面,匿名隱藏於人群中,安全得令人嫉妒。我知道,學生也是害怕的,害怕失敗,害怕不懂,害怕被拖進他們想回避的問題中,害怕暴露了他們的無知,害怕在同學面前顯得自己愚蠢。當學生的恐懼和我的恐懼混合在一起時,恐懼就以幾何級數遞減——這樣教育進入黑洞。

  只顧一個勁的責怪學生。聽上去像醫院的醫生在說:“不要把有病的病人往我們這兒送——我們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給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們看上去像好醫生。”這個比方幫助我理解了教學的一些重要的東西:我們診斷學生健康狀況的方式決定我們提供治療的方法。遺憾的是老師很少花時間去思考學生的狀況,很少花時間去思考教學能夠治療的弊病。

  當我們採用把資訊注入到學生被動的軀體的方式教學時,這些入學時本來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學生就變成了知識的消費者;等他們畢業離開時,已經變得死氣沉沉、麻木遲鈍了。

  學生為何會這樣,學生恐懼:在教室裡寧願保持沉默,而不再冒被受到指責的危險,這有何奇怪?他們的沉默不是由於天生愚蠢或者平庸,而是出於一種想保護他們自己生存的願望,那是一種對成人世界的'恐懼所驅使的沉默,在這個成人的世界裡,他們感到疏離、無力。為了逃避,學生會說:“不要讓我去思考這些問題——只給我事實。”教師則說:“這些是事實——不用去思考它們,直接記住就行。”

  為什麼我們瞭解學生的真實狀態會有如此多的困難?為什麼我們以一種會導致僵化的教學模式的可怕方式來診斷學生的狀態呢?為什麼我們不能看到他們的內心恐懼並找到幫助他們克服的方法,而是責備他們的無知和平庸呢?

  面對學的恐懼,我們需要毫不含糊地看清他們心中的恐懼。當我開始漸漸地理解學生的恐懼時,我能讓我的教學朝著一個新的方向發展,我不再把學生看作是無知的,我不再那樣不準確、自私地評價學生。相反,我體諒他們恐懼的心靈而傾心教學。而且,當我能這樣做時,學生的心靈能健康地成長。

  因為我們的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後,是多麼渴望發出自己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一個好老師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的聲音——這樣有一天學生才會能夠真實而又自信的說話。

  “傾聽學生尚未發出地聲音意味著不斷地寬容他人,關注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著不能匆忙地用我們可怕的言語去堵塞學生的沉默,並且不要迫使他們說我們想聽的話;意味著充滿深情地走入學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傾聽他人真話的言而有信者。”讓我們從善待學生開始善待自己,透過學生的生命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提升。

  學會放下架子,學會平和,學會等待,認真傾聽花開的聲音。“教學相長”,教育應該是心靈的對話,是師生的共同發展。李鎮西老師就喜歡帶所謂的“差班”,把轉變“學困生”當作是一項研究,懷著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善待學生,完善自己。願意和大家相互鼓舞,鼓足教學勇氣,追逐那自由呼吸的教育。

  三、學習共同體,源於“快樂分享”

  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帕氏的“共同體”的論述。如果說我之前就有關於“共同體”的時髦詞彙的積累,而這裡,“共同體”強迫我形成我的教學責任,清晰我的教學理念,明白我即將走的路。我知道了教學中的“偉大的事物”“第三事物”是形成“共同體”的凝聚力所在,是我所認識的“主體”的“淺出”的理解。他說:“認知始於我們被某一個主體所迷住,但迷住是主體在我們身上作用的結果。”他還說:“我們必須相信主體的內在生命並全情投入之。”從而進一步告訴我們,以主體為中心的課堂學生不會被忽略,教師也得到尊重,而此時,“主體”就是一個比學生經驗世界更大的世界,能擴大他們個人界限的世界;也是令教師“一次比一次完整”能啟用我們的主體、我們的學生和我們的心靈之間的關聯的“秘密”。於是,認知、學習、教學於共同體中,我們的教學才真正源自心靈。“如果你身在曹營心在漢,就會帶來致命的損害。”(詩人盧米)作為教師,當我們在我們的職業“場”中,我們就要心無旁騖,鎮定從容,並努力“從真我與世界的景觀中最真實的地方開始”“引導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索、去棲身”,這就是教學勇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