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解放心靈》的讀後感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的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就是解放心靈》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了《教育就是解放心靈》 ,覺得挺有深意的,這本書是世界著名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作品。細細品讀文字,心中不禁感慨萬分。

  克里希那穆提說:“在學校裡我們始終要堅持一種培養完整人的生活方式。”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提倡:“做人第一,學習第二。”克里希那穆提講到:“我們的教育主要是為了獲取知識,這正在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機械。無論是在科學、哲學、商業方面,還是在我們奪取的其數值上,我們的心都在沿著狹窄的軌道執行。”因此,在唯分數論的指揮棒下,我們不但變得機械,而且殘暴。完整的教育“善—悠閒—恐懼—知識—責任—學習。”這是我對克里希那穆提的最初印象。不禁感嘆,相見恨晚。現在的我們都試圖扭轉學生受教育只是為了一份工作的局面。但是我們在唏噓之餘卻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跟著老師走,那也只能變得更為機械、殘暴。看看我們的自然,看看我們的家園,正在被我們親手毀滅。一種完整的人的教育不能單單帶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應該在他們成長髮育的過程中給予他們更為完整的成長空間。

  師生合作發展,構建一個不以老師主觀設計而是以大家共同發展為目的的“發展型”班級。在這個平臺上,沒有特定的目標,只有自由。讓那份樸素的善在自由中綻放。我們不走老路,只走新路,走自己的路。人本位就是克里希那穆提所倡導的善。他說:“善只會在自由中綻放。只能在行動中表達。善沒有對立面。只要有任何形式的暴力或者鬥爭,善就不存在。經過計算的,或有意或無意的都不是善。”我覺得作為班主任,善不僅僅是對於學生的寬厚,更是對於生命成長曆程的尊重。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設計我們的教育行為,更不能憑藉著自己的主觀去刻意設計班級或者學生的發展路徑。我們要做的是還成長以自由、還成長以晴天。在學生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路陪伴,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不認為以一種主觀的判斷來施愛是一種理智的行為。因為主觀的東西太感性,有些甚至沒有依據,但愛是正確的。真正的愛學生,就應該向對待孩子學走路一樣。只要孩子沒有出現涉及安全的事情出現,就讓他去跌倒。這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特權,自己跌倒,自己快樂地站立,他們享受這個過程。但在教育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以愛為名去扶持。這樣孩子雖然沒有感覺任何的不快,但是他們卻失去了貼近自然的機會。連最基本的走路都會很長時間才能學會。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更是如此。我們陪伴著他們,但我們又不能礙著他們。我覺得以一個合夥人的身份出現比較合適。我們是一夥的,你在成長,我也在成長。我們是一路的,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你在進步,我也在進步。我做的.比你好,你明裡暗裡地向我學習,你做的比我好,我低頭向你學習。

  在這樣一個平臺上,也許老師在學生面前沒有優越感,老師和學生都在學習。我們的內心沒有功利化指標化的紛擾,一個沒有分數概念的班級,一個沒有恐懼的班級,一個和諧並快速發展的班級。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要做的,就是消除學生心中的恐懼。而這個工作不是班主任自己能做的。他需要讓放手,讓學生在這個平地上實踐,再跌倒中自然地去體會。只有自己真正體驗過自己曾將懼怕過的東西並最終走出來,人才沒有恐懼。當一個人能談面對恐懼的時候,它已經被放下了。漸漸地孩子們會認識到,人生在於分享,分享的越多,自己收穫的也就越多。而學習也一樣,你成就了一個天才,同時也就成就了你自己。學習為人,不為己。這就是責任。帶著責任去生活,去感悟。無論做什麼都是高效的。因為你快樂,快樂是搞笑的前提。一個人,為了一群人;而一群人也會為了一個人。這些都是知識之外的收穫。

  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向自己坦誠,認清自己內心的恐懼,我們不是聖人,我們都有自己的恐懼。怕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等等。正視它,放下它。向自己內心坦誠,做一個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老師。明確自己的本位,我們與學生之間沒有教育與被教育的必然關係,雖然我們的工作賦予了我們這個職責。但我們必須放下它,與學生一起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