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藝術課》讀後感

《最美,藝術課》讀後感

  讀了陳璞老師的新著《最美,藝術課》,感觸頗多,一方面,陳老師的勤奮及努力追求藝術課更好的境界,讓我極其欽佩;另一方面,陳老師透過平實的語句及課堂實景的再現,讓我體會了名師的教學風采。儘管我所教授的課程與陳老師的藝術課屬於不同的型別,但是我還是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

  陳老師在書的第一章就提到了“藝術課堂教學環節的有效構建”,他所寫的這些內容、建議,不僅對藝術教師有用,對我們其他學科也同樣具有借鑑意義。陳老師提到青年藝術教師上課時往往對各個教學環節的把握沒有章法,環節之間串聯不暢,一個環節沒落實就又跳到了下一環節。這也是我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如何清晰地展現課堂的教學的環節是我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陳老師從教學目標、課堂匯入、問題設計、高潮處理、評價運用、課堂小結等各方面提出了實用的建議。如他寫到:一個好的課堂小結應該是:“曲雖盡,意無窮,課雖終,情仍續”,而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更多的課堂小結就是對本課知識的簡單回顧,這對有些理論性的內容來說是比較適用的,但是對其他一些內容來說就顯得有些牽強了,而陳老師的話給我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有時候,課堂知識的回顧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能讓讓學生沉浸在對本課的內容的回味及思考探究中也是一個好的結尾。同時,陳老師提到的好課是“磨”出來的,並透過例項展示了他的“磨”課過程,讓我對“磨”課有了更深的理解。透過一次次的“磨”課,最終展示的課堂教學可能與你預先設定的教學設計偏離很大,甚至有時會將一堂課“磨”得有點作秀,但是經過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反反覆覆地推敲打磨課,教師本身也在進行打磨,也在成長。都說好玉是磨出來的,一個好教師也是透過無數課堂教學磨出來的。我深有體會的是每次開公開課,都需要預先磨課,需要做其他一些準備工作,儘管這是一個累人的過程,但是每次在最後都會收穫很多,既有教學設計方面的,也有教學技巧等方面的。

  陳老師另一個很值得我學習的是他對每堂課的反思與記錄。整本書中涉及到許多教學案例,而這些案例大部分都是陳老師自己本身實踐過的內容,他記錄了課堂的實踐過程,並及時記錄下了詳細的反思。這些東西都是我很欠缺的,每次我會仔細備課,反覆修改教學設計等,但是我很少會記錄自己每堂課是如何上的`,上完課也會反思,但是基本記錄的比較少,也不詳細,而這導致我在一段時間後可能對這堂課的記憶就比較淡了。今後,我需要逐漸養成及時詳細記錄課堂反思的習慣。

  另外,陳老師在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理念“做一個幸福的藝術教師”,我想將其改成“做一個幸福的老師”。一個找到自己的職業幸福感的教師肯定不會是一個學生不喜歡的教師。而要做一個幸福的老師,要有積極的心態、樂於進行教育教學和研究和擁有“喜好”的生活。積極的心態會讓我們能更樂觀地面對一切,不管是成功還是挫折。

  正像書中所寫的: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有一個積極的心態,能認真備好每堂課、上好每堂課、做好課後反思,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究,用每一堂課來墊高自己的教育人生高度,我們未嘗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