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公司事故案例彙編》讀後感

《電力公司事故案例彙編》讀後感

  安全,一個響亮奪目的詞眼。安全生產,一個永恆的主題,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它繫著企業生產、生存與發展的命脈,繫著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我,作為一名電力生產的女工,更應該用安全這個警鐘隨時敲打自己,所以我經常看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書籍。其中,印象最深刻、我最喜歡的是《重慶市電力公司2000-2006年度事故案例彙編》。

  這本書是重慶市電力公司編寫的,主要就我們重慶電力系統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作了表述、分析。看過之後,引發了我很多思考。縱觀種種事故,無不是對安全不夠重視造成的,這就迫使我們在工作中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安全生產無小事,要從一個“細”字入手,俗話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處小小的疏忽大意往往會造成大的事故;要充分認識到勞動紀律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工作中若精神狀態不佳,擅自離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其實就是為事故、為自己埋下了炸彈。

  本書中提到的任何一次事故,都給國家及社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危害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給出事本人及家人帶來身心上的痛苦。其中,主要是由於安全意識不高,生產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到位,違章作業造成的。尤其是“習慣性違章”,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的阻礙。這是一種長期以來延續下來的作業行為,它實質上是一種違反安全生產工作客觀規律、盲目的、自覺不自覺的'隨心所欲,但都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的行為方式。

  “習慣性違章”冰凍三尺,由來已久。雖然這幾個字眼經常出現在人們的口中、書中等,但很多人在實際操作中既知安全規程,又懂危害性,可還是不顧規程要求按自己認為可行的方式辦事。每次違章不一定就會發生事故,但每次事故大都是由於習慣性違章造成的。因此,只要支配習慣性違章行為的心理不改變,習慣性行為就會反覆發生,事故的機率就越大。我透過看了本書的問題分析,覺得從主觀上考慮,習慣性違章行為主要受這幾種不良心理活動所支配:

  1、思想麻痺,漫不經心。在作業或操作中自以為熟門熟路,小菜一碟。總覺得沒有什麼危險,因而對可能導致的危險估計不足,或根本沒有察覺,造成誤登、誤碰、誤入或高處墜落等意想不到的事故。

  2、心存僥倖,自以為是。明知習慣性違章行為會引起不良後果,但又感到並非每次違章都會出事,或者見到別人這樣幹了沒出問題,便認為自己水平高,有經驗,別人不敢幹的自己敢,還有對他人習慣性違章造成的事故,不能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反而認為他人無能,不如自己,因而爭強好勝,不計後果。

  3、惰性心理。為了趕進度,早收工,早休息,怕麻煩圖省事,認為地改變或縮減作業程式,求快心切,結果往往釀成事故。

  4、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了追求高效益,擅改施工方案,不顧工程質量和安全。在只強調經濟效益,不重視安全的思想影響下,使習慣性行為滋長蔓延。

  5、業務素質低。有些人由於業務技術較低,因而面對突入其來的異常情況束手無策,無以應對,表現出心慌意亂,手忙腳亂,故而發生違章行為。

  6、判斷失誤。在作業環境中,由於環境干擾等因素,造成人的感覺功能錯覺,干擾了人的思維,從而導致因判斷失誤引起的操作失誤。

  看了本書,更加意識到“反習慣性違章,重在預防”。作為電力企業的一分子,我將積極投身到反習慣性違章活動中去,做到:認真學習《安全工作規程》,熟練掌握更多的安全防護知識;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力戒自己身上出現習慣性違章行為;在每一項作業和操作中,一切按安全規程辦事:《安規》要求的,就一絲不苟地執行;凡是違反《安規》的,堅決不做;樂於接受他人的監護,絕不我行我素,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並勇於制止或勸阻他人的違章行為;加強自己平時的業務技術學習和訓練,提高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減少因無知或水平低造成違章的機率。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書籍能帶給我們無窮的知識,使我們精神受到鼓舞。就如《重慶市電力公司2000-2006年度事故案例彙編》這本書使我更加深刻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之本。讓我們牢記“安全第一”,將事故出現率降低到零,“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