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觀後感
《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太過專業的評論留給那些資深的人士吧,只想簡單談談這部影片留給我的觸動。
納德:
一個男人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忍不住會有點太過於入戲,會情不自禁的把自己融入到這部片子當中,妻子的爭執,女兒的呵護,父親的照料,包括影片未曾提起事業生活中的窘狀。每天睜開眼,每一件事殘酷的擺在面前。就因為自己是個男人,就得承受這殘酷的現實賦予的一切。做人難,做個男人更難,換成是我,可能跟他的結局是一樣的。親情永遠是第一位的,雖然父親患有老年痴呆,可是,作為一個有良心的人,誰又能割捨呢?我不管他認不認得我,只要我認得他是我的父親。曾經看過一個很感人的短片,父親和兒子坐在公園的椅子上休息,一直鳥飛過,父親問,那是什麼?兒子告訴了他。一連問了幾遍,兒子開始有些煩了,到最後甚至開始咆哮,可父親還在問,兒子剎那間意識到了些什麼,態度突然轉變,又開始一遍接著一遍不厭其煩的回答。想想我們還在牙牙學語,我問會把同一件事問上幾百次,父母不但沒有厭煩,反而樂此不疲。幫我們換尿布,叫我們讀書識字,供我們吃飯穿衣。想想自己還有父母,每一天都是幸福的,生活懂得知足
西敏:
結婚前叫女孩,結婚後叫女人,為人母,為人妻。自己不能像婚前那樣放縱,要懂得怎麼過日子。也不能像婚前那樣約束男人(要想改變男人的一些壞毛病,懷孕期間是這一輩子最黃金的時期),為了男人對離婚的不挽留淚腺分泌過剩。人活著永遠不能只為了自己,這樣太自私了,動不動就離婚,感情又不是兒戲,最後損失的還是自己。其實面對這樣一個家庭,西敏挺幸福的,沒有經濟上的擔憂,有自己的父母疼著,女兒陪伴著,包括丈夫對自己的態度始終都是和善的,影片的很多細節都能直接表現納德對西敏的愛。雖然移民是為了孩子好,可是鞋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孩子的意願值得當父母的考慮。在這一點,納德做的.更好。西敏對女兒的愛,勝過對自己,寧願捨棄自己的一切,也要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她的成長環境。母愛這個主題永遠不會褪色的。
女兒:
小時候我生活在這樣一種環境當中,每天早上5毛錢,吃一頓路邊小吃,那個時候油條還沒有洗衣粉,5毛錢買6根,稀飯不花錢,吃完上學。中午1塊5,吃一份盒飯,下午坐公交5毛錢,晚上可以回家吃點。但有時候總是伴隨這父母各種各樣的爭吵。
拋開父母的爭吵,女兒的的生活還算不錯,有人疼,有人愛。就是因為這樣一次別離,讓她蒙上了一層陰影,11歲的孩子好懂事,只要他跟爸爸在一起,媽媽就不會走,就不會離婚,她可以不要一切好玩的好吃的,只希望勸說爸媽能夠在一起,她也做了很多努力,但始終在父母的眼裡她只是個孩子。
現實的殘酷讓她過早的捲入到家庭糾紛當中,父母老是問你跟誰生活在一起,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就像影片的結局一樣,跟誰都是錯。父母就像孩子的兩個翅膀,缺少一個的只會是折翼的天使,怎麼會飛的起來呢?連這麼點道理都不明白的父母們,你們有資格為人父母麼,真忍心下得起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