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的讀後感

查令十字街84號的讀後感

  “但是,書店還在那兒,你們若恰好經過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這是《查令十字街84號》中經典的段,讓我感受到了這段跨越大西洋的精神之旅,孤獨而高貴。

  《查令十字街84號》描述了一個嗜書如命卻窮困潦倒的女作家海·漢芙苦於在紐約昂貴庸俗的古舊書店裡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書,而按照《星期六評論》上的地址,給位於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的馬克思與科恩書店寫了一封信,求購一些絕版書,從此兩個愛書人開啟了長達二十年的書信往,而這些書信也彙集成為了這部書的全部。

  這本書很簡短,但內容卻很豐富,它是讀書人的掌上明珠,更是愛書人的“聖經”。它濃縮了經典讀本的精華,它聯絡了大西洋兩岸緊緊依偎的心,它更讓我領略了書信的魔力。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緩,一生只夠專注於一事情。在沒有網路的年代,書信成為唯一的通訊工具,人們鋪紙、提筆,虔誠的寫下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用濃濃的儀式感傳達書信的魅力。當海·漢芙字斟句酌的寫下第一封求書的信時,她與弗蘭克·德爾的緣分便悄悄蔓延。我想在寄出第一封信的那一刻,海·漢芙便開始有了期待,期待對方的回信,期待這間“活脫從狄更斯書店裡頭蹦出的可愛鋪子”能滿足自己的願望。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在緩緩地流逝,海·漢芙與弗蘭克·德爾的友誼也越越深。一個竭盡所能在英國各地奔波,出入豪宅,為存貨不多的書店添置新品,踏破鐵鞋為她尋覓難得一見的珍本,一個不時地給書店的店員們寄去火腿、雞蛋、香腸等緊缺的生活物資,幫助店員們度過難關。心心相惜在書信的'字裡行間彰顯,英國倫敦中西二區查令十字街84號與美國紐約市東九十五大街14號湧動著涓涓暖流。

  時間終止在1969年1月8日,一封有別於其他書信的藍色信封,帶了弗蘭克·德爾逝世的訊息,這讓本就渴望踏上那片魂牽夢縈的土地的海·漢芙更加對英國思之如狂。她說“我曾經只為了瞧倫敦的街景而看了許多英國電影”,是呀,它就在那裡,而他也依然在那裡。如果有機會……不,海·漢芙已經飽覽了英國的學,也已經瞧見她想看的了,因為有那麼一個人,在書信中向她展示了一切。

  海·漢芙是一個幸運的人,曲高和寡,知音難覓,她發現了“屬於”自己的書店,更是找到了唯一一個瞭解自己的人。弗蘭克·德爾也是一個幸運的人,他飽含學識而不吝分享,從而結識了這麼一位率性嬌俏的女士。溫暖的相遇、相識、相知、相信、相伴,藉助娓娓道的書信,無限延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