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讀後感

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讀後感

  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主義哲學為根和基礎,深刻表達了"什麼是教育"的獨到見解。雅氏不僅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更有著長達40多年的教學生涯,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家。早年的醫學經歷,使得雅氏的教育觀念更加關注人,重視"人的靈魂"

  雅氏教育思想中的"整體性教育"與"對教育虔誠的信仰"引起了我的注意與思考。當下,精神性價值缺失成為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人學科被人們認為是"無用"的學科,如何扭轉這種局面,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學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在整體性教育觀念中,雅氏尤其注重對歷史知識的學習。

  "透過單純地對過去的把握和重複、或者是透過對過去的理解、對未的憧憬,我們以現在的每一份努力和體認,而感到未的羽翼帶的希望。"只有熟悉過去,我們才能熟悉民族和人類的生活,由此我們才可以理解人類的所作所為,才懂得未的選擇。所以,雅氏十分重視對古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認為誰在年輕時接觸到這些東西,那麼誰就擁有一個充滿活力、開放的精神世界。古典知識對人性的陶冶,使得人們在自覺中向高貴的心靈與行為靠攏。但這一切的前提在於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而不是單單記住各種條。也就是說,在教育中,雅氏堅決反對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而是注重對靈魂的啟迪,對生命的理解。因此,平等的交流與對話在雅氏心目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教育失落的本質,就在於整體性價值觀念的缺失,使人們只關注於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教育長遠的意義與價值。"如果人被迫只顧眼前的目標,他就沒有時間去展望整個的生命。"那麼,只活在"此在"的人們,缺失開闊的視野與心胸應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起起伏伏,無法自我教育,導致精神價值很難尋覓。所以,只有擁有整體性價值觀念,我們才能透過探尋本真的過去,憧憬本然的未,而堅定地立在本的"此在"

  對教育虔誠的信仰,使得人們擁有追求真理的熱情。如果缺乏虔誠的信仰,教育對我們說只是可有可無的物品,而無法真正融入到我們的生命中。"教育,不能沒有虔敬之心,否則最多隻是一種勸學的態度,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質,缺少對‘絕對’的熱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個人,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這是教育者的最高理想追求。我們在求知中明理,在明理中學會質疑與批判,在質疑與批判中獲得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這時,我們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人,一個有著獨立理想和品格的人。作為一位教育者,我們應始終把培育人才,教化人心作為自身的使命,自始至終對教育事業充滿虔敬的態度,將教育融入自己的生命,完成作為教育者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短暫的一生中,真正致力於教育,致力於影響人的活動的人,他的生命不僅沒有浪費,還得到了無限的延續與擴充套件,直到世世代代。

  說雅斯貝爾斯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教育家,並不為過。這種天生的浪漫氣質,即使在面對教育這樣一嚴肅的事情中,雅氏依然對"夢想"一詞情有獨鍾。在他看,"誰若每天不給自己一點做夢的機會,那顆引領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會黯淡下。"是的,這就是教育散發出的魅力。正是因為未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每個人都具有多維的生成性,才使得教育事業顯得愈發重要,變得夢幻。作為教育史的研究生,我們不僅僅要把教育當作事業,更要當作一生的志業,勇敢地追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