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鋼琴讀後感(精選11篇)

再見鋼琴讀後感(精選11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再見鋼琴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1

  《再見,鋼琴》是我的兒子皮卡系列中的第三冊書,講了皮卡從老家來到了北京,你們想聽嗎?想聽就仔細聽我講吧!

  皮卡要上大班了,他的爸爸媽媽決定把皮卡接回來。皮卡回來後經過很長時間才肯自己一個人睡覺。(應為在老家都是和姑姑們一起睡覺)過了一段時間,皮卡的爸爸買了一輛車,可皮卡的媽媽才有駕駛證,就只能讓皮卡的媽媽開。皮卡很喜歡坐車兜風,每天晚上當哥哥(皮達)寫完作業時、當媽媽爸爸下班時、當奶奶做完家務時,皮卡就嚷著咬爸爸媽媽開車兜風。有一次,他們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直到那天很晚才到家。後來,皮卡的媽媽決定讓皮卡學鋼琴,可爸爸卻讓皮卡學笛子,媽媽說,她讓皮卡學鋼琴是為了讓皮卡變的不好動,爸爸這才同意皮卡學鋼琴。

  皮卡的新鋼琴老師是一個溫柔的女老師,她有一個小女兒叫絮絮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皮卡剛開始不喜歡學鋼琴,後來他慢慢的喜歡學鋼琴了,而且越學越好。有一次皮卡去學鋼琴發現絮絮不見了原來鋼琴老師(絮絮的媽媽)和絮絮的爸爸已經分居好幾年了,離婚後,法院把絮絮判給了她的爸爸,所以皮卡就看不見絮絮了。從那以後皮卡就再也不願學鋼琴了後來索性不彈了。

  這本書讓我明白乾什麼事不能像皮卡一樣半途而廢,一定要努力這樣才會!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2

  這個寒假我看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我的兒子皮卡》系列中的《再見,鋼琴》。這本書是曹文軒叔叔寫的。小朋友們,你們想聽這個故事嗎?現在我就來講一講吧!

  皮卡本來生活在鄉下,一直到上幼兒園的年紀,爸爸媽媽才把他接回北京來生活。北京的生活有快樂:可以每天晚上等爸爸媽媽下了班、達達做完了作業、奶奶幹完家務活,一起開車去外面兜風;在幼兒園裡可以和他喜歡的杜夏老師一起瘋,一起玩耍;可以跟鋼琴老師的女兒絮絮一起彈鋼琴……

  北京的生活也有:要一個人睡單人床;要上幼兒園;要守很多規矩;要被逼著學特長、被逼著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

  不過,皮卡也不是那麼不喜歡彈鋼琴,因為有一個叫絮絮的小女孩鋼琴彈得很好,他很喜歡和絮絮一起玩耍;也不是那麼不喜歡上幼兒園,因為幼兒園有很多他喜歡的老師,也有很多老師喜歡他。

  當然,他的生活也不只是有快樂和悲傷,也有感動:有很多人都愛著他;在麻油地時,他的四個姑姑都用很多種方式“引誘”他,讓他和她們一起睡;在爸爸媽媽罵皮卡時,他的哥哥皮達都會站出來掩護著他。這些都讓皮卡覺得非常感動。

  透過讀這本書,我還明白了:我們應該學一門對自己未來發展有用的特長,而且不能像小皮卡那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一點打算;我也要小皮卡勇於嘗試的精神。

  當然,這本書還講了還有很多很多事情……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3

  我讀過許多作家所寫的書籍,如:傑夫。金尼的《小屁孩日記》、傑森。雷夫柯的《意林》、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伍美珍的《沒有秘密長不大》、法布林的《昆蟲記》……但是沒有一本令我特別感動,直到我遇見了它——《我的兒子皮卡——再見,鋼琴》。

  《我的兒子皮卡》系列叢書以幽默的語句,講述了小男孩皮卡的成長故事。他用一個孩子的清純目光看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使他感到迷惑甚至迷茫。他一時高不明白這個世界,但是皮卡還是在一片懵懂中一天天長大。皮卡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爸爸媽媽把他接回了北京。北京的日子是美好的:皮卡可以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開車去兜風;可以在幼兒園和最喜歡的杜夏老師一起瘋。北京的日子又是憂愁的:皮卡要開始睡自己的單人床,雖然他十分懷念在鄉下和奶奶姑姑一起睡的日子;跟別的城裡孩子一樣,皮卡也被逼著學鋼琴。不過他也不是那麼討厭鋼琴,因為一個叫絮絮的小女駭鋼琴彈得很好……皮卡雖然脾氣倔強、好強、但具有好奇心,心地善良。

  讀了《我的兒子皮卡——再見,鋼琴》我懂得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對我的付出。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4

  “皮卡歪歪扭扭地走過來了,那也是你走路的樣子,也是所有長成大人的人曾經走路的樣子……”是呀,皮卡就是每個人小時候的影子,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看著他就彷彿看見了小時候的我。

  那段成長的時光,是多麼純真而美好啊。我的童年經歷和皮卡很像,體會皮卡的成長時光,就好像重溫了我的童年。什麼怕一個人睡覺,和幼兒園裡的老師瘋玩,模仿別人卻鬧了個大笑話……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第一章《一個人的夜晚》。講述了皮卡要開始獨自睡一張床,雖然他十分懷念在鄉下和奶奶姑姑一起睡的日子。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即使自己睡單人床,半夜也會爬到媽媽床上。可是人要學著長大,不能一味的回憶過去。人生就是這樣,克服了一個困難,又會有一個新問題等待解決,不斷迎刃而解,我們也就長大了。

  一個個故事的結束,皮卡也在一點一點的長大。最後,連那優美的鋼琴曲也變成了回憶……童年彷彿離我很遙遠,但是又感覺觸手可及。轉眼間,我已經12歲了,那些有趣的事都成了回憶,學業繁忙了,更沒有太多的時間玩了。這本書讓我重新體會了一段成長的歲月,讓我深刻體會到真的要抓緊時間,時間一去不復返,珍惜時間啊!就像飄兒說的那樣:“不知怎的,總是想流淚,我知道這不是沙子迷住了眼睛,而是一種叫做成長的東西在折磨我。”我們每個人,包括皮卡,都走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現在還有未來身邊還會有很多快樂的事情發生,好好把握,讓生活美好起來

  皮卡,我想對你說:“皮卡,童年的時光很短暫,一定要好好珍惜。成長是一次沒有返程的旅行,所以要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再見,鋼琴!再見,童年!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5

  走遍天下書為侶。暑假無論我去到哪,身邊都有一位特殊的朋友——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再見,鋼琴》,這本書說了從小生長在鄉下的小男孩皮卡,來到了父母所在的北京。講述了皮卡在北京發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

  在這些有趣的事情裡,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皮卡學鋼琴的'事,現在許多父母都會利用孩子的課餘時間上不同的培訓班,皮卡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讓皮卡去學了鋼琴。皮卡在鋼琴方面很有天賦,媽媽很欣慰,媽媽便讓他一直學下去。可是,皮卡卻不喜歡彈鋼琴,無論媽媽怎樣哄、打他都不肯。沒辦法,最後家人只好放棄了。看了這個故事以後,我總有一種衝動當面問問皮卡為什麼不想學鋼琴呢?他有那麼好的天賦,只要好好學,也許就可以成為一名享譽全球的大鋼琴家。想了幾次,我就明白了。因為皮卡想要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童年,他不喜歡當一個音樂家,他認為快樂最好。

  記得老師曾說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要成為鋼琴家還是要快樂的童年,這兩者在皮卡的心裡是不能同時擁有。因為選擇了鋼琴就意味著他要放棄屬於自己的快樂的假期。 我喜歡皮卡,因為他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男孩;我喜歡皮卡,因為他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喜歡皮卡,因為他會為了自己想要的堅持到底。他喜歡路,每天都要在路上度過;他喜歡折東西,無論什麼東西在他手中,不到5分鐘,一定會變的“粉身碎骨”;他喜歡幼兒園老師……他喜歡童年中一切能讓他自己感覺快樂的人和事。我明白了,因為快樂才是童年的主色調!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6

  《再見,鋼琴》這本書講述了皮卡在北京學習彈鋼琴的故事。

  皮卡回到北京後,便跟北京城裡的其他孩子一樣,被家長逼著去學鋼琴。鋼琴梁老師的女兒叫做絮絮,她彈琴彈得經常令人入迷。皮卡和她的情感很深,所以他一心一意,把鋼琴彈得特好。可後來,他失去了絮絮這個夥伴,失落的心情使他成無法堅持繼續彈鋼琴……

  看完這本書,我想起了自己和好朋友朱芸貝。我們在晚託班原本是一個班級的,做完學校的作業,就一起說笑,聊天。可是後來,我被轉到了另一個離這個教室很遠的教室,而且晚託班不準去其他班級。從此,我們倆在晚託班天天悶悶不樂,想念著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不在於表面,而是在於內心深處。所以,這情感一旦破裂,一旦分離,就會給我們很巨大的打擊。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朋友,不要丟棄珍貴的感情。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7

  星期天的早晨,天剛矇矇亮,一陣陣柔和的秋風輕輕地吹動著開始掉落的樹葉。一片片落葉猶如一個個小精靈般在空中翩翩起舞,悄無聲息地散落在地面。我坐在陽臺的搖椅上,手裡捧著一本散發著油墨香的兒童文學作品看得入神,它的名字叫《再見,鋼琴》。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主人公皮卡小時候的一些有趣的事。皮卡從小跟奶奶生活在油麻地,他四歲時,爸爸媽媽就把他接回了北京,開始了新的生活。皮卡跟別的小朋友一樣,都要上幼兒園。他在幼兒園裡非常聽話,樂於助人。過了一段時間,媽媽送他去了鋼琴班,皮卡在這方面很有天賦。在那兒,他還認識了一位既是好朋友又是競爭對手的小女孩絮絮。但當絮絮被她爸爸接走時,失落痛苦中的皮卡對鋼琴瞬間沒有了興趣,從此再也不肯碰鋼琴。朋友的離去,讓初涉人世的皮卡懵懂中對世界感到迷惑甚至迷惘,這也許就是成長的煩惱吧!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最深的不是孩子成長中的迷惘和煩惱,而是小皮卡身上的一些品性,它感染了我。我覺得皮卡是一個樂於助人、懂事聽話的小男孩。他對每一件事情都特別認真,即使遇到了再大的困難,也會堅持下來。他知道只有具備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好。是啊,沒有堅持,做事半途而廢,三心二意,又怎能有完美的結局呢?相信皮卡日後定能從迷惘中重生,透過自己的堅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番美好天地。

  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就拿總所周知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來講,如果沒有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又怎會有以後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呢?愛迪生曾經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去研製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但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5萬次左右的實驗,終於取得了成功。發明了蓄電池後,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先後試驗過幾千種材料,歷經了數千次的失敗,但他沒有放棄,最終找到了合適的金屬,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獲得“發明大王”的美稱。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如古代的司馬遷,受宮刑之後,克服病痛,發奮著書,堅持不懈,終有《史記》傳世;毛澤東、孫中山、拿破崙、華盛頓等,這些歷史上成就大業的人物,哪個不是如此啊!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聯想到了自己。我從4歲開始學鋼琴,很多次想放棄,可在媽媽的勸說下,我堅持了下來。現在的我能彈出很多美妙的樂曲,甚至可以獨立開鋼琴演奏會。我真的好開心,我的堅持是值得的。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我放棄了,怎會有現在的快樂呢?

  水滴能穿石,繩鋸可斷木,只要能堅持,相信必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蹟。我可以,你也可以,讓我們在堅持之下一起創造人生的奇蹟吧!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8

  《再見,鋼琴》是我的兒子皮卡系列中的第三冊書,講了皮卡從老家來到了北京,你們想聽嗎?想聽就仔細聽我講吧!

  皮卡要上大班了,他的爸爸媽媽決定把皮卡接回來。皮卡回來後經過很長時間才肯自己一個人睡覺。(應為在老家都是和姑姑們一起睡覺)過了一段時間,皮卡的爸爸買了一輛車,可皮卡的媽媽才有駕駛證,就只能讓皮卡的媽媽開。皮卡很喜歡坐車兜風,每天晚上當哥哥(皮達)寫完作業時、當媽媽爸爸下班時、當奶奶做完家務時,皮卡就嚷著咬爸爸媽媽開車兜風。有一次,他們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直到那天很晚才到家。後來,皮卡的媽媽決定讓皮卡學鋼琴,可爸爸卻讓皮卡學笛子,媽媽說,她讓皮卡學鋼琴是為了讓皮卡變的不好動,爸爸這才同意皮卡學鋼琴。

  皮卡的新鋼琴老師是一個溫柔的女老師,她有一個小女兒叫絮絮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皮卡剛開始不喜歡學鋼琴,後來他慢慢的喜歡學鋼琴了,而且越學越好。有一次皮卡去學鋼琴發現絮絮不見了原來鋼琴老師(絮絮的媽媽)和絮絮的爸爸已經分居好幾年了,離婚後,法院把絮絮判給了她的爸爸,所以皮卡就看不見絮絮了。從那以後皮卡就再也不願學鋼琴了後來索性不彈了。

  這本書讓我明白乾什麼事不能像皮卡一樣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努力這樣才會成功!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9

  2016年7月3號 星期六 晴空萬里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我的兒子皮卡》系列《再見鋼琴》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皮卡吵著鬧著不想上鋼琴課,可皮卡一見到鋼琴老師,這個搗蛋鬼就震往了。最後卻變成了天天吵著要上鋼琴課,皮卡還差一點成為一個鋼琴天才。

  皮卡還是一個揹包族,用他爺爺的話說就是皮卡把魂都丟到路上了。只要一到星期天,皮卡就要去兜風。皮卡哥哥還為他制定了一套周遊世界的計劃呢!

  讀了這本書,我更正觀的瞭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的兒子皮卡這本書可真好看。

  本書的好詞佳句

  好詞:

  可憐兮兮、躡手躡腳、矇矇亮、嘀嘀咕咕。

  佳句:

  1、這天夜裡,颳起大風,溫度驟然下降了。

  2、對皮卡抱了莫大希望、甚至有過輝煌夢想的媽媽望著小小的卻堅定無比的皮卡,情緒有點兒失控了。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10

  皮卡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爸爸媽媽把他接回了北京,北京的日子是美好的,皮卡可以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去兜風,可以在幼兒園和最喜歡的杜夏老師一起瘋。

  北京的日子也是憂愁的,皮卡要開始睡自己的單人床,雖然他十分懷念在鄉下和奶奶、姑姑一起睡的日子。跟北京城裡的其他孩子一樣,皮卡也要被逼著學鋼琴,鋼琴老師梁老師的女兒叫絮絮,絮絮彈琴彈得很好,因為皮卡要面子,所以皮卡當著絮絮的面,他只能彈好。

  一天,媽媽的一個好朋友來到了皮卡的家,這個叔叔又高又瘦,當他跨進皮卡家門時,皮卡注意到了他的一雙手,他的手又長又直,而叔叔很快就意識到了皮卡的目光,說:“猜猜,這雙手最適合幹什麼?”皮卡說:“彈鋼琴。”叔叔說:“不得了呀!”這位叔叔也是彈鋼琴的,媽媽請這位叔叔來家裡,就是讓皮卡見識見識彈鋼琴是有多種風格的,也讓他領教領教另一種風格。叔叔喝了一杯水,被請坐到鋼琴前,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叔叔把十根手指頭輕輕放在琴鍵上,但他沒有突然地猛烈敲打琴鍵,而是仰起頭,微微閉上雙眼,並隨之深情地撫摸琴鍵,於是鋼琴發出了泉水在岩石上滑過的聲音,清澈的泉水微帶涼意,不是太陽底下的流淌,而更像是夜間月光下的流淌,一路向前,但不時會有曲折和下跌,下跌時彷彿是冰跌倒了石頭上,碎成無數亮晶晶的冰片。手指漸漸興奮起來,彈得愈來愈快,愈來愈有力,轉眼間,暴風雨來了,甚至比暴風雨更暴風雨。

  爸爸媽媽聽得如痴如醉,叔叔彈的是鋼琴,而他們彷彿看到了、聽到了、聞道了什麼。禮花滿天空綻放,千軍萬馬橫掃曠野。皮卡呆掉了。皮卡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兒了。鋼琴在一陣寧靜的猶如雨滴的聲音中徹底的安靜下來,不知過了多久,爸爸如夢初醒,第一個拍起了巴掌,一家人互相望著,掌聲越來越熱烈。這天,皮達正在房間裡做作業,就聽見皮卡的房間裡,流出非同尋常的鋼琴聲,他放下手中的作業,連忙跑到皮卡的房間,看見皮卡正全神貫注地演奏著。他搖晃著腦袋,搖晃著身子。皮達跑到視窗,推開了窗子,朝正在外面散步的爸爸媽媽叫道:”你們快回來看皮卡彈的鋼琴。”爸爸媽媽聽了鋼琴,也驚歎不已。又是一個星期天,媽媽帶著皮卡準時來到老師家學鋼琴,皮卡為老師彈了他在家裡彈的那首曲子。這時,媽媽注意到了梁老師,本來就清瘦的梁老師一週沒見變得更清瘦了,面容顯得異常憔悴,眼睛裡還有細細的血絲。媽媽的心頭好像飄過了一片黑色的雲彩

  。媽媽領著皮卡再次來到梁老師家時,發現絮絮不在了。媽媽問:“絮絮呢?”梁老師沒有回答媽媽,她掀起琴蓋,低著頭,在用一塊布輕輕拂拭琴鍵,可琴鍵上並無一絲灰塵,兩滴淚珠落在了琴鍵上。梁老師說:“皮卡,你自己先彈一會琴,好嗎?”皮卡自己彈起了鋼琴。時間到了,媽媽帶著皮卡回家了。回到家,媽媽把梁老師家的一切告訴了爸爸,原來絮絮的爸爸媽媽已經分居兩年了,最近終於辦了離婚手續,法院把絮絮判給了她爸爸,前天已被她的爸爸帶走了。皮卡媽媽很難過,爸爸嘆息一聲,一言未發。皮卡因為絮絮而彈鋼琴,現在絮絮走了,他彈鋼琴就感覺沒有意思了,所以他要對鋼琴說,“再見,鋼琴!”

  細讀完這篇故事,我覺得皮卡骨子裡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他把這股勁兒從鄉下帶到了城市,還發揮在了彈鋼琴上。愛面子可以讓他很瘋狂——因為面子,鋼琴也可以彈得很棒。看來皮卡不僅聰明,而且也很有天賦。也是因為競爭對手的離場,他也退出了繼續彈鋼琴,我真為他感到惋惜。

  再見鋼琴讀後感 篇1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讀書使人陶冶情操,讀書使人變得聰慧,讀書的樂趣有很多。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再見,鋼琴》。看完這本書後,我感觸很深,不禁思緒萬千。

  這本書講的是:皮卡從油麻地回到了北京,回到了爸爸媽媽的身邊生活。皮卡要學會單獨入睡;爸爸媽媽會開車帶著他和哥哥兜風;皮卡上幼兒園,和杜夏老師、小朋友們瘋玩;爸爸媽媽逼著他學鋼琴……

  細讀了這本書後,我被皮卡骨子裡不服輸的勁兒感動著,他把這種勁兒從鄉下帶到了城市,用到了練習鋼琴上。皮卡身上的那股勁兒就是一種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堅持和放棄,本就是一對反義詞,前者常常促成成功,後者往往帶來失敗。被深埋地下的種子只有堅持衝破泥土,才能獲得重生;被失敗挫折屢屢打擊的人只有不放棄自己的信念,才能可能成功。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練琴的經歷。一年級暑假的時候,我被父母拉去學鋼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興趣慢慢淡了,很多次吵著哭著說不練了。我因為練琴,玩的時間減半,睡覺的時間推遲。我無數次想放棄,特別是備考十級的時候,彷彿置身於人間地獄,那時候正是夏天,坐著不動都大汗淋漓,更何況一天要練六七個小時。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六年下來,我還是有收穫的。現在,我能輕鬆愉悅地彈曲子了。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欣慰自己堅持下來了。

  許許多多的體壇健將也用行動闡述了這個道理:因為有許海峰的堅持,才實現了中國奧運獎牌零的突破的夢想;因為有鄧亞萍的堅持,才使她成為兵乒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因為有女排姑娘的堅持,才使中國女排一次又一次為國爭光……

  從皮卡身上,我明白了無論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一定要堅持下去,絕不可輕易放棄。有句話說得好:“堅持下去獲成功,半途而廢得失敗。”只有不言放棄,方能成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