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讀後感1600字

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讀後感1600字

  影響有效課堂教學的因素很多,比如說,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教師的學識、教師的教學技巧、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能力、教師的責任心、教師在教學上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等等。我今天主要從兩個方面談談我對《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這本書的認識。

  一、教師應該成為他所教學科領域的專家

  按照初中教師的特點,我們應當把我們專業知識的深度定位在大學本科層次,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拿到了本科畢業證就達到了本科層次。其實,要真正達到本科學術層次,畢業後不經過三年五年邊工作邊學習的刻苦深造,我們在本科學來的那些知識也就隨著年復一年、忙忙碌碌的教學生涯慢慢地還給了我們的老師,最後只剩下很多老師感嘆過的“叫什麼就是什麼水平”的那一點點看家本領了。理想的做法是,應該把本科或大專畢業參加工作視為學習的新起點,一方面把大學學過的知識重溫一遍,鞏固住,並在此基礎上把它們消化,變成自己的營養;另一方面就是把涉及初中、高中的專業知識向橫向拓寬,越寬越好,越寬我們使用起來就越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這就是成語“深入淺出”的道理。只有知識深入到一定程度,當然這個深還同時包含著寬,我們才能在傳授知識的時候用淺顯的語言,用學生能理解的知識,在學生絲毫沒有感到學習新知識的情況下就把知識學會了而且會應用了。現在有很多老師抱怨有些課不好講,難度太大,學生接受起來很困難;其實,這就是教師自身知識儲備既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深度也沒有拓寬到應該達到的寬度的典型表現。教師知識的儲備用一碗水、一桶水、一缸水或是一條河的水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了。我們在哪一個學術層次上,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就在哪個層次上。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必須成為我們所教學科的學術專家,小學有小學的專家層次,初中有初中的專家層次,高中有高中的專家層次------,所謂的專家層次就是我上面談過的知識深度真正達到本科層次,知識的寬度達到最大化,這是教師有效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保障。

  二、教師的知識儲備除了深和寬之外還要博

  教師知識儲備的深度和寬度是教好學的必要條件和基本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只具有必要的知識儲備就能勝任教學工作,就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一位教師的非專業性知識也是優秀教師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必備的先決條件,也就是說我們教師的非專業性知識一定要廣博。可話又說回來,如果一位教師的專業知識真正鑽研到一定深度和寬度的.話,那他的課外知識一定是很廣博的,因為他一定是一位愛讀書的人,而且個人的興趣會十分廣泛。一位愛學習的教師總是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為時代在變化,知識在更新,新人、新事、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關注社會的發展變化,及時吸取和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瞭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在課上傳授知識,在課下與學生交流的時候,根據當時即時情景的需要恰到好處地、自然而然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到了知識、豐富了趣聞、增進了師生感情,使學生願意聽你的課、願意跟你交流、願意向你吐露心聲。。。。。。

  教學無小事。老師們可以想一想,對於正在增長知識的初中生來講有什麼知識沒有用呢?要想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在他們感受不到困難的情況下把知識領悟、學懂並且能夠運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的知識儲備必需既要專又要博。有的教師可能會有疑問:一位教師知識的深度也有、寬度也夠、課外知識也豐富,如果沒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沒有終身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他能教好書、育好人嗎?但我要反問的是:如果沒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沒有終身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他又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專業知識鑽研得足夠深、足夠寬,又怎麼可能利用點滴的時間去博覽群書,去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