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與圓2優秀讀後感
方與圓2優秀讀後感
每月一書,這個月的書終於看完了。怎麼覺得這周的書看得特別的慢,而且這個月的書也稍微比之前的兩本書要厚,是兩部。
看完以後也沒什麼要說的,感覺跟之前看的那幾本書都沒啥大的區別。感覺都是在同一個道理,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但是翻來覆去的講這些和成功有關的幾個因素的問題。但是,沒辦法公司要求都要寫讀後感的,於是再在這裡羅嗦幾句吧,都是亂扯的哈。
《方與圓》讀完後的最大感覺就是很像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所以說,《方與圓》是中國版的《人性的弱點》。書中也同樣討論了在很多書中都會經常提起和討論的話題,諸如寬容、態度、信心、信仰等的偉大作用和蘊藏的無窮力量。這些書怎麼說呢,應該給他們起個更好聽的名字,與“成功學”沾點邊的名字。
很多的類似的書,都有類似的內容,讀起來的時候也真的會讓人熱血沸騰,感覺成功就近在咫尺了。可是,讀過這些書的人中又會有多少人會成功?如果讀完這本書每個人都會成功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什麼“偉人”和“創造”了。問題是,我們讀完這本書一週以後呢,一個月以後呢,半年以後呢?關鍵是我們都沒有把想法付出行動,如果說我們能夠要求、強制自己堅持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執行,那就一本這樣的書就足以受用終身。
成功有很多種,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做的開心了,認真的去做了,都可以說成功。可是,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卻往往侷限在金錢、名譽、地位、身份等等很物化的`東西上。這就讓我聯想到信仰這個東西,書中也有討論的。而中國最缺少的就是信仰和價值體系。
個人覺得不管哪一個國家、民族或者是個人,都不能沒有信仰這個東西,信仰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沒有了信仰,人就會缺少歸屬感和安全感,就會心理空虛。因為沒有信仰,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把這些不好的感覺轉嫁到追求物質的東西上。所以,大家都頃其一生的追名逐利,最後透支了自己的生命還過得不開心和憋屈。而當自己的這些物慾都得到滿足以後,人生又沒了目標,重新陷入另一輪的空虛之中。悲觀主義之父叔本華曾說過,人生的兩大痛苦就是物慾沒得到滿足和物慾得到滿足了。因為我們的心靈一直找不到歸宿,那生命豈不是就成了“行屍走肉”了。生命,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虐-待的。
中國的富豪移民到了西方的一些國家以後都會感到很失望,因為沒有人會因為你有多少多少錢,或者是某某大公司的總裁、CEO什麼的,或者因為有了多少多少棟的房產和別墅等等而對你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甚至是可以開著私家車把人給撞x了還可以揚長而去的。在美國,哪怕你是總統也不可以不尊重一個掃大街的清潔工的,因為每個生命是平等的,這也是信仰。
看過一些書籍,也和一些在國外的同學聯絡過,不知道為什麼這些發達國家的人們心態就能那麼的平和和“穩”。這個也是我一直嚮往歐洲國家的一個原因,呵呵呵,還想在有生之年能到歐洲國家去旅行呢。如果有實力的話,去歐洲國家繼續求學。其實,中國人拖家帶口的在國外求學的也不在少數。不是崇洋媚外,因為真的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書的作者不是也有建議我們說,能出國的話就儘量出國。個人覺得,視野開闊了,人的心胸也變得很寬廣。
總結了一下,《心靈軟體》和《人生控制論》大多講的都是內因在一個人成長中、成功過程中的作用。其實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在不斷的成長和成熟,另外還要真正的去做。
人生需要理想,需要做“白日夢”,這樣才會使生活充滿色彩,而且當我們越是想象自己的理想會實現時,就會越容易實現。祈禱吧,祈禱理想照進現實,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