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前後的揚中小學作文

改革開放30年前後的揚中小學作文

  改革開放30年,全國上下都有了巨大的變化,我的家鄉——揚中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奶奶說:“以前一年下來就等著過年買上幾斤肉改善,現在天天吃肉,真是天天過年呀!”爸爸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嚷著叫奶奶給他包餛飩,奶奶沒辦法就給他包了一碗莧子餛飩,大伯、姑姑都看著他吃得津津有味,現在可不一樣了,餛飩隨時可以吃,什麼餡都有。

  奶奶還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三十年前穿帶補丁衣服的人多得是,衣服色彩也很單調,一件衣服兄妹幾個輪著穿,現在的衣服五顏六色,款式新穎,世界品牌、國際品牌都有。

  改革開放前,家家戶戶都是土坯房,好點的也只是磚牆小平房,裡面的隔牆還是土坯。做飯是土灶,燒柴草,做一頓飯,整個屋子都是煙。經過三十年的發展,過去的土坯房變成了小洋樓,鋪上地板磚、木地板,裝上了封閉陽臺,屋內乾淨了,寬敞亮堂了。做飯用的是液化氣灶,2005年1月,揚中管道燃氣公司被香港中燃以2000萬元成功收購,開鎮江市公用事業領域改革之先河。新的獨資公司成立後,憑藉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投資4000萬元接通了天燃氣,已安裝了12000餘戶,既衛生又方便。

  聽媽媽說:“30年前,村子裡幾乎沒有電視機,看電視(黑白的.)要跑到公社(現在的鎮政府),如今電視機從黑白到彩色,每家都有一、兩臺,我家還買了一臺液晶的。電磁爐、電腦、mp5等現代電器也走進了老百姓的家中。

  改革開放前的路是窄小的土路,下雨時,路上坑坑窪窪,讓人寸步難行,現是寬闊的水泥路,二車道變成六車道,連鄉村也鋪上了水泥路。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業餘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這幾年,各村委會、社群都建起了文化室,有的還購置了籃球架,組建了舞蹈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不僅活躍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改掉了以前不好的風氣。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們要好好珍惜,為家鄉作貢獻,為我們的未來作出貢獻,放棄過去,創造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