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與教育》的讀後感
《玫瑰與教育》的讀後感
這兩天我有幸拜讀了竇桂梅老師的教育隨筆——《玫瑰與教育》,對其中的一篇《究竟什麼是“以人為本”》感觸頗深。
讓我們擦亮眼睛,跟隨竇桂梅老師到日本的教室裡參觀一番。走進教室,地面全鋪著地毯,桌子較大,一人一張,後面備有自己的衣櫃。想想我們的教室,連課桌都快擠不下了,又怎麼會去考慮孩子進教室以後外套放哪呢?日本政府規定一個教室不超過40人,而我們呢?同樣的教室,要比人家多二十多個或三十多個孩子。在他們的教室一角還專門開闢出一塊帶柵欄的陽臺,作為避難所。旁邊還有一個鐵箱子,裡面裝著鐵梯子,如有火災之類的意外事故,就可以從這裡逃生。而我們的安全教育則僅僅是停留在每期幾次的安全演練,和安全教育記錄而已。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島國,土地寸土寸金,首都東京更是擁擠不堪——甚至連自家的汽車,也沒有容身之地,還要懸吊在半空中。可是,日本的學校卻是寬敞的,這讓人很難想象他們地方的擁擠。步入他們的洗手間,乾淨衛生,紙巾、洗手液等物品的有序擺放,更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在細節處的.人性化讓我為之驚歎:他們只有洗手間的地面和個別樓梯是鋪的瓷磚,其他地方全鋪有地毯,特別是教室附近,所以再用力的腳步走過去,教室和走廊也是安靜的。這樣的人性化設計,孩子們又怎麼會不安靜不安心地學習呢?而我們鋥亮光滑的地板,即使再腳步輕輕,只要走過,還是會發出聲音的。我們教室的“靜”字,以及老師們不厭其煩的“保持安靜”的口頭教育,此刻顯得卻是那麼蒼白無力,毫無生機,到頭來幾乎成了擺設和形式。
日本的學生一年有三個假期除了寒假暑假還有一個春假。一年級的孩子下午沒課,到了高年級才開始增加。我們的學校,一年只有暑假和寒假兩個假期,即便如此,家長和老師還千方百計用家庭作業及補習班,來侵佔本該屬於孩子的快樂假期,唯恐學生放假在家失去管教,不自覺。另外,日本的孩子吃飯也是帶有教育色彩的。每個學校都配備有像專業老師一樣的營養方面的專業人才,負責管理學生吃飯,督促他們吃得更營養,長得更健康。而我們的孩子,早上站隊時卻還手拿豆漿和油條,中午在外面吃小吃或者到門口的午託部,他們的健康和營養又怎麼會得到保證呢?
總之,日本學校的這些方方面面的細節,不僅讓我大開了眼界;還讓我全方位地目睹了什麼叫“以人為本”;更讓我真正領略了人性化的內涵。
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求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同時它又是新的教育形式下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是我們喊得最多,努力的最多的地方。但是實際上,我們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了嗎?目前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偏低,雖然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教育部門早已提出“全國中小學生每天必須保證運動1小時”,可是下面的每個學校真正落到實處了嗎?我們在開學初,也曾提出“打造活力校園”的目標,可是我們的校園真正活力起來了嗎?我們的教學樓是越來越高越來越漂亮了,可是考慮過學生每節課間的戶外活動嗎?教室走廊的地板越來越光滑了,可是考慮過學生的行走安全嗎?……
忽然想起一位專家做報告曾說過:他最看不慣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孩子們打掃衛生的工具以及垃圾桶等這些髒兮兮的東西,是怎麼和這些鮮活的生命同處一室的。試想,誰家的掃把垃圾鬥拖把是放在客廳的?這些東西是幫助我們打掃衛生的,放在客廳還怎麼讓房間乾淨衛生呢?可實際上,又有幾個學校的勞動工具有專門的工具房呢?
而我們連這些基本的細節,都從未注意,從未採取措施,又怎麼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尊重每個生命呢?
只有從這些普通的細節做起,才會把“以人為本”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