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讀後感

《中國環境狀況公報》讀後感

  中國環保部4日釋出《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資料顯示,2014全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僅有16個城市空氣質量年均值達標,145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達標城市不足10%。中國空氣汙染形勢依然嚴峻,“治霾”之路任重道遠。

  環保部4日釋出環境狀況公報,耐人尋味。因為釋出公報的次日就是世界環境日,而今年中國的主題是“踐行綠色生活”。顯然,環保部在世界環境日前釋出《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就是要提醒每個人關注嚴峻的環境汙染形勢,採取必要的措施,踐行綠色生活才能反哺生態環境。

  161個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城市不足10%,值得反思。在當前鐵腕治汙的形勢下,環境質量依然嚴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觀因素所致,目前我國汙染物排放總量太大,遠超出環境容量,且汙染物總量控制範圍不夠;另一方面與人的主觀因素息息相關,面對有圖有真相的環境汙染,大家可能為之震驚、為之疾呼,可是面對冰冷的汙染資料,很多人恐怕只是熟視無睹、消極應對乃至放任不管、得過且過。我們總是強調身邊的環境應當舒適、清新、宜居,可是我們總是忘記,自己可以為環境做什麼。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我們理應透過踐行綠色生活反哺生態環境。

  踐行綠色生活,還需避免誤區。綠色生活,不應該成為一種逃避環境汙染的方式,而是一種向環境汙染抗爭的方式。面對身邊的環境汙染,很多人希望過一日綠色、田園生活,期待著從工業區、平原區脫離開來,進入山區、林區享受片刻的安寧、享受陽光與綠色。這種想法本沒有錯,只是當大家都向往的.時候,已然成為一種有效的逃避方式。然而踐行綠色生活,本不該在逃避中度過,而應當在積極作為中營造綠色生活環境。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反哺生態環境是一個注重細節的過程。這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繼續鐵腕治汙,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同時,需要人人行動起來。首先需要樹立綠色消費意識,改變熟視無睹的麻木狀態,多一些將心比心,不要只顧著向環境訴求什麼,而是捫心自問可以為環境做些什麼。其次,需要從小事做起,減少超前消費、炫耀性消費、奢侈性消費和鋪張浪費現象,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再次,需要主動參與環保監督,主動對身邊的環境汙染說不,主動監督和舉報身邊的環境汙染問題。

  踐行綠色生活,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責任。踐行綠色生活,不是逃避環境汙染,而是直面環境汙染問題,透過積極的行動,為環境減壓,向環境汙染說不,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共織一張綠色環保大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