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巖畫小學五年級作文

中國巖畫小學五年級作文

  中國巖畫分為南北兩個系統,中國巖畫。南系除廣西左江流域,還有四川、雲南、貴州、福建等地。南系巖畫大都以紅色塗繪,顏料是以赤鐵礦粉調合牛血等而成的。製作年代在戰國至東漢期間。北系以陰山、黑山、阿爾泰山等為主,綿延數千裡,氣勢宏闊。北系巖畫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製、敲鑿與線刻。製作時間的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時代,最晚的在元代。在黑龍江、內蒙古陰山山脈、賀蘭山北部烏蘭察布高原等地是北系巖畫集中的地區。北方巖畫多表現狩獵、遊牧、戰爭、舞蹈等,圖形有穹廬、氈帳、車輪、車輛等器物,還有天神、地祗、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數碼以及手印、足印、動物蹄印等。賀蘭山的巖畫,形象古怪,面目各異。新疆巖畫多為生殖崇拜的內容。這些影象大都鑿刻在深灰或灰藍色的岩石上,鑿刻或磨刻的影象斑駁、稚拙、粗獷、簡潔、渾然而多變。連雲港的巖畫刻在深褐色的岩石上,巖畫的紋路和岩石的色彩既一致,又有微妙的變化。

  色彩的深淺交替,使影象產生一種躍動的感覺。在南系巖畫的十幾個地點,共有圖形一千多個。這些巖畫表現了人們祭祀以及生產生活的場面。南系巖畫普遍用紅色塗染,這同原始藝術中習慣使用紅色的現象是一致的。原始人在他們頻繁的狩獵和戰爭活動中,鮮血不斷地刺激他們的視覺神經,導致紅色在視覺中的穩定性。紅色那熾熱的調子和生命之火相呼應,使巖畫獲得了無限的生命展現,當紅色置於某種祭祀儀式氛圍中,紅色和血色,使巖畫產生強烈的刺激效果,從而具有了一定的恐懼感、神秘感。隨著氣象變化,巖畫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從而使巖畫具有不同的整體效果。巖畫和巫術儀式的結合須要選定某個特定的'季節和時間,更增加儀式的空間氛圍。內蒙古陰山磴口縣莫勒赫圖溝崖壁上刻有許多人面形,這裡巨石兀立,深谷蒼涼,容易使人產生敬畏感。江蘇連雲港將軍崖的巖畫,刻在錦屏山南面入口處凸出的巨石上,形似穹窿,灰濛濛的色彩給人造成神靈如在天上飄然而立的感覺,令人肅穆。繪於河流轉變處峭壁上的花山岩畫,由近兩千個紅色人形構成的巨大場面,造成隨時有可能壓迫過來的沉重感。巖畫對面是開地,高聳的畫壁同綠色植物形成強烈的對比,與江水的流動合成一種神秘而凝重的氛圍,在陽光或月光下呈現出奇異的色彩。可以想象,祭祀中人們的歌聲、水聲、鼓譟聲混合交織,響成一片,紅色巖畫也彷彿和人們一起躍動起來,產生了難以言喻的莊嚴神秘的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