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11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11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最近抽時間看了本書,龍應臺的,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與人間極度需要理解。就像書中提到,“慢慢的,越來越不認識對方了,“認識”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會抱怨,抱怨孩子們叛逆,不聽話,甚至有些強勢的父母會惡語相向,說“不孝子”。其實, 所有事情都是雙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難道沒有錯嗎?有,當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責孩子那樣指責父母不是嗎?我們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了,於是出現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從沒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一味的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對的,理由就是“吃過的鹽比孩子們吃過的米都多”,社會經驗豐富。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沒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所以全盤接受。長大後,有思想了,一旦與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父母就該生氣了,經常掛嘴邊的活“我是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頂撞了”“小時候那麼聽話,越長越不聽話了”。估計每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話。
身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從自己上找找問題?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對的嗎?自己所有認為的對我們好是真的我們想要的嗎?當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決定,但孩子們長大之後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聽聽孩子的意見!之前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主要在戀人之間):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卻買一車蘋果給我!我覺得在父母與孩子間同樣適合。
所以,如果經常溝通的話,就可能避免出現這類問題,父母要拿出時間與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麼,才能夠走進彼此的世界。當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親節的祝福!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臺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溫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說中國籍的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為說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裡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為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為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為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群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 、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著學生多方面的行為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人生三書中的一本,另外兩本分別是《孩子你慢慢來》、《目送》;個人十分推薦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為它獲得過“第五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南方週末》最受歡迎的專欄之一、《亞洲週刊》2007年中文十大非小說類榜首暢銷書;更重要可能是因為書中36封家書,沒有華麗的語言,卻無處不流露出滿滿的愛。在讀信的過程中,看著龍應臺那一封封包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吧。
書中36封家書,個人對龍應臺分享給安德烈選擇伴侶的“心得報告”非常有共鳴。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說的真好,爹爹也曾經也告訴俺類似的話:將來一起生活的人,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標,不僅要“同甘”更要能“共苦”,最起碼不要在該“共苦”的時候拖後腿。當然,不如龍應臺講的有哲理,卻對小編來說十分受用。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安德烈是龍應臺的大兒子,在他14歲時,龍應臺離開德國,應邀回到臺灣,出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等她4年後卸任,安德烈已經成長為“一個184公分高的18歲的高校學生”,“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作為作家、作為母親的龍應臺極其敏感地意識到,安德烈已經讓她非常陌生,他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她對他的一切好像“一無所知”。
這樣的局面似乎本該如此: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歲;他們也是兩個國別的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為了“認識成熟的安德烈”,龍應臺決定與他協議共寫一個專欄,在香港的一家媒體上連載刊發。於是,龍應臺母子兩人用三年的時間克服種種困難,互相通訊,闡釋自己對人生、情感、教育、工作、價值觀等等方面的認識,在各自的獨立中相互溝通、理解,由此,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有媒體說: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臺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親愛的安德烈》令人讚歎,她的文字也有著萬丈深情。其實,任何一對正常的母子之間,都不乏“萬丈深情”,但彼此能相互對話到如此坦誠、如此深刻的程度,無疑是寥若晨星。
龍應臺說,“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我覺得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就是這樣,溝通僅僅是瑣事,那不是心靈的溝通。然而,多少傷害都假借“愛”的名義進行!安德烈說,你要明白,你兒子不是你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應該說,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他們的溝通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可能。
《親愛的安德烈》收入兩人的35封通訊,以龍應臺《十八歲那一年》對人生18歲的回首開始,以安德烈《偉大的鮑布·迪倫和他媽》對母親戲謔式的親暱結束,充滿了母親的認真、知性、關注和中年的犀利,也充滿了兒子的玩世不恭、黑色幽默和年輕的真誠。這些被安德烈認為“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展示了他們為消弭代溝、跨越文化隔膜而進行的深層次的溝通與交流,展現了有著東西文化差異的家庭教育,也讓人感嘆百年樹人之不易。
龍應臺在自己的另一篇文章《目送》裡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在給安德烈的信中,龍應臺依然對這樣的不平等關係深為悵惘:“和你(安德烈)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她對安德烈說,父母親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給你溫暖和安全,但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等足足二十年後,你才會回過頭來,對慘敗衰弱的老房“深深注視”。但天下父母,不都是這樣的老房子嗎,心甘情願、無怨無悔?《親愛的安德烈》的根基,也不外“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普世原宿。
萬丈紅塵,熙熙攘攘的來往中,多是名利的追逐者和被奴役者。所以,真的看破紅塵,歸根結底的,是快樂。大概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不被功名利祿所累,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快樂。在與兒子的信中,龍應臺寫道:“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天下母親的心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龍的表達與總結更趨理性和高度。
為了這樣的目的,龍應臺認為教育要取向天然。她認為,“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控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可是,她又認為,“玩”不能沒有限制和規則。當安德烈說,生活中有最凡俗的快樂:“性、藥、搖滾樂”時,她大驚失色,單刀直入地問他這樣的說法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在得到兒子“當然是隱喻”的回答後,她才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
安德烈怎麼解釋這些隱喻?他說,所謂“藥”,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讓你全新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搖滾樂”不僅只是音樂,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總體概念:一種自我解放,不在乎別人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不可知的關於探索,對人與人關係的聯絡加深……從此也可以看出,安德烈果然是“獨立”的成人,其思考問題的深度、表達意思的清晰度,都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但於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他們更能獨立思考,強調“自我”,西方的社會土壤培植著這樣的種子。
比如,他們在談到“文化”時,安德烈認為“香港沒有文化”,因為“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情趣”,“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是很重要的生活藝術。龍應臺就在回信裡說道,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刺激、靈感的挑戰、能量的爆發;留,才有沉澱、累積、醞釀、培養。“閒暇和逗留”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錢學森之問”大概需要這樣的答案;何兆武先生在《上學記》也一再強調,有自由,才有創新。
龍應臺是東西文化的理解者和融會者,她將它們的精髓消融在一起,然後悄然注入孩子的血液。她跟孩子交流的某些話題,完全是知識分子之間探討的“大問題”。比如,她談歸屬感:“全球化的趨勢這樣急遽地走下去,……愈來愈多的人,可能只有文化和語言,沒有國家;很可能他所持護照的國家,不是他心靈所屬的家園,而他所願意效忠的國家,卻拒絕給他國籍;或者,愈來愈多的人,根本就沒有了所謂“效忠”的概念?”她談權力與理想:“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性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不能不感嘆,龍應臺女士這番與孩子說的話,放在咖啡館裡與知識分子交流也是毫不遜色的吧!
毫無疑問,在思維的對撞中,龍應臺大膽地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熟,可以與他談一些“大問題”,比如她說“人生最核心的‘目的’,是自我的表達。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邪惡,多到你簡直就不知道誰最值得你同情:非洲飢餓的小孩嗎?某些伊斯蘭世界裡受壓迫的婦女嗎?被邪惡的政權所囚禁的異議份子嗎?而這些人共有一個特徵:他們都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法過自己要過的人生。最核心的是,他們表達自我的權利被剝奪了。”在這裡,龍媽媽又“原形畢露”了。但這點,才是龍應臺之為龍應臺的根本所在。
“萬丈豪情”與“萬丈深情”本是相通的,愛與恨都不會無緣無故,龍應臺與安德烈的對話可以給人很多的借鑑與思考。要知道,兩代人之間的差別容易淡弱,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卻難消除,龍與兒子的四手聯彈,給我們提供了彌減文化與代溝的範版。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這是一本龍應臺與兒子的書信集,母親帶著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著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我本是抱著不情願去看這本書,當看到1/4時,忽然間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徹悟,書中對孩子與父母的描寫,那種無比新奇而又見解獨到的教育方式,讓我耳目一新。
書中的安德烈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這些我們中國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來看看我們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沒完沒了的課內與課外作業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媽媽來安慰他,成功時,親朋好友都為他送去衷心祝賀;但我們取得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甚至與家長的`期望還相差許多,這就是東西方教育的差距。
這本書中隨處可見中西方文化的衝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長的德國青年,除了出生在臺灣,其他方面已經很難同中國扯上關係。在這樣一個德國青年的眼裡,臺灣是這樣的:“我不關心臺灣的過去,不關心淡水河的魚蝦是如何滅絕的,不關心在一個不民主的地區人們如何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關心德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將以什麼為以後生活的憑依,我只關心自己每天是不是開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創意。”
我想這樣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國,不用問一定會被父母一通斥責然後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這就是龍應臺的兒子?臺北文化局局長、國際知名教授的兒子?我原以為龍應臺會像平常家長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卻說:“他是一個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個人’,我無權強令他做什麼,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談。”這種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我們的父母的口中說出。我覺得安德烈對MM的語氣不像總統也像首相了,竟然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說話,而龍應臺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與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們這種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讓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從書中我還看到了要認識一個真實的世界,雖然我們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視的是,中國只是世界上20xx多個獨立的國家之一,所謂外國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而是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N個國家的統稱,它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們要學會放眼世界,學會認識我們大家共同的地球。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大年初四請假去書店狂購一通,其中一本《親愛的安德烈》吸引了我的眼球。買回來後,一手抱著秣秣睡覺,一手看書,基本上一口氣看完了。
這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在三年之間的書信集。看完後,我最大的感觸是,這根本就不象是一個18歲的孩子寫的信,很多地方非常深刻,涉及到對人生、社會等多方面的討論,一個從小被父母包圍、嬌寵,沒有經過歷煉的孩子是斷斷寫不出這樣的內容的。甚至我都有些汗顏。
其實有了孩子後,有一些壓力,就是未來的教育壓力。我想讓他成為什麼樣的人,怎樣教育,怎麼以身作則,如何表率。這些年,我愈來愈覺得知識的短淺,不是專業方面的,而是文化方面。作為一個碩士畢業生,對中國的歷史瞭解多少對傳統文化了解多少?更不要提其他國家的歷史。很多社會現象,也沒有作過多的關注和思考。
這些年,也刻意的去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但還是太少太少,也很不繫統。需要大大的補課。最起碼,我能夠在孩子應該讀這些書時,我能夠給以一定的指導,並和他討論。
讀書的任務很重,而且沒有時間再推託了。
努力,加油。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合上書,我輕輕閉上了眼睛。這便是兩代人的差距,兩代人的代溝。
這是一本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透過三年的時間,所寫的36封家書。在這其中母親帶著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著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時間總會讓人改變,現在的安德烈已是一個成年人,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安安”了,龍應檯面對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終她選擇了與兒子敞開心扉,試著去了解兒子,這個有些“陌生”的愛人。
母親一直深愛著兒子,兒子也同樣愛著她,但方式不一樣,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經說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時,我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感覺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悅,其實是夾雜著傷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記得,有這樣一個片段。安德烈問龍應臺想要孩子怎樣記住她時,龍應臺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隻火柴。她對安德烈說:“你帶著走的、永遠不破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會永遠陪伴在誰的身邊。只是來溫暖寒冷的人,只是來點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對母親“受傷”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龍應臺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兒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習慣了的舊房子吧。”時間依然前進著,我們在成長。長大了的我們,不再需要父母的過多關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變得不能停留在一個角度上對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著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著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和我們之間有著巨大的“隔閡”。書中可以處處看到中西文化的衝突。
在國外,老師對14歲以上的同學稱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樣有看待問題或提出觀點的資格。而在中國,這簡直可以說是登天之難。我覺得安德烈對MM的語氣不像總統也像首相了,竟然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說話,而龍應臺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與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們這種火星與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親愛的安德烈》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這本書,漸漸溶開了兩代人,兩國的代溝。也讓我認識到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會給我們不同的震撼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讀龍應臺和兒子的書信集《親愛的安德烈》。書拿到手,由衷地喜歡。慢慢讀下去,突然明白為什麼龍應臺的圖片為什麼這麼不加處理和修飾,任由歲月的痕跡坦露無遺,原來在這本書裡,她只是一個和我們所有的中國媽媽一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和越來越遠的距離而不斷掙扎的本色母親,心裡一下子變得非常溫暖。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正是這樣的兩代人,所受的教育薰陶迥然不同的兩代人,兩種環境下長大成人的兩代人。卻相互敞開了心扉,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進行交流。
在龍應臺的筆下,我們總能獲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經名噪一時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還是那本風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現在被稱為育兒典範的《親愛的安德烈》。
讀完全書,我驚奇的發現龍應臺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筆,儼然成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安安的內心深處。遇到兩代隔閡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龍應臺總能用溫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說中國籍的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為說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而這本普通的書籍所包含到的內容可謂包羅永珍,大到嚴肅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在三十多封書信中,說實話,裡面涉及到政治的內容,我讀不太懂,但我感動的是一個母親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那種迫切想要溝通與瞭解的心情。不管結果如何,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動。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近來不知為何突然很想自己獨立的去外面走一圈、逛一圈,也許是受了安德烈的影響吧。很羨慕安德烈的生活,他的生活是那麼的豐富有趣,他很自由,能像鳥兒一樣飛向蔚藍的天空,作為一個從大陸長大的孩子而言,我沒有一刻自由過,甚至在睡覺時也會被人叫起來喝水潤喉,我不知道世界為什麼會如此不同,在西方的國家,只要超過14週歲,老師上課便會用“您”來稱呼,而我們一直像一個長不大的孩童,無時無刻不被父母牽掛,是,沒錯,我們應當受到社會的照顧,家人的關心,但你自己有沒有想過你這般依賴家長和社會,何時你才能真正的得到成長?要多久你才能長大?
自由,這個詞對任何我這個階段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看得見,但卻摸不到夠不著的東西,也無疑是一種誘惑。因為只有長大才能擁有自由,或者說你永遠長不大就永遠不能得到自由,也或者說就算你長大了,但你還是每天依靠家人和社會對你的關注,那麼你就更沒有自由。
舉個例子來說吧。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的父母帶你去看病,而醫生不是問你哪裡不舒服而是問你的父母你哪裡不舒服怎樣不舒服,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知道你在想什麼,到底哪裡不舒服和怎樣不舒服。
大人們會在任何時間去關注你的任何事情,比如出去玩,如果是下雪天,冷風刺骨,父母總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阻止你出家門,他們會害怕你摔倒或是感冒。事實表明他們還是把你當作小孩子,無論你多大在他們眼裡你依然是小孩子。
我想會有人對父母說:“我已經長大了!”但是還是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和自由,即使你是一個初中生、高中生或者是一位大學生,父母總會想叮囑你的一切行為。
但是我想說:“我已經長大了,我需要自由和尊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裡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從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線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臺,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嘆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著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臺試著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著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著臉,那隻能說他可能是網上所說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介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裡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為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為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體),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說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媽的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
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著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說,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才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臺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蛻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當我看完《親愛的安德烈》時,我總有一種想再讀一遍的感覺。《親愛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親和她已成年的兒子在三年多的時間裡寫的36封信。讀了裡面的信,總是讓我感慨萬千。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親說話,只是為了錢才寫信,所以他們有不同的寫信心態。即使安德烈並不是真的想寫一封信,但龍應臺想深入兒子的內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關係得到緩和,想認真研究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話語,也讓安德烈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最後,安德烈寫信只為了和母親交流。當然,他們對彼此的認識越來越深。
龍應臺的一些地方,讓我感覺很深刻,面對兒子的不耐煩和不想說,她沒有使用逼的辦法。儘管她自己寫的幾行字只換來了兒子的隻言片語,但她還是用每句話引導著兒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說幾句。她只是想認識她的兒子,多麼偉大的母愛。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即使他們日夜流汗,時刻操心,但對於孩子們,他們有過什麼可抱怨嗎?我們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們。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誰總能想到這些,並經常做到。
父母對我們的照顧,我們會把它當成嘮叨,充耳不聞。有時還會和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和朋友們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忘記撫養我們、為我們著想的父母,他們在一天天變老。我們能給予父母的最好回報就是和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和他們聊聊天、說說笑。
想到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時使我的父母難過,使他們傷心。從現在開始,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多體諒父母的,多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不讓父母操心。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看到母愛的呈現,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永遠陪伴著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