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歷程》讀後感
《苦難的歷程》讀後感
苦難的歷程讀後感【一】
俄羅斯文學的優良傳統乃是在其表現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他國文學。在讀列夫托爾斯泰,託斯隨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是,你不得不感到強烈的心靈震撼。他們總是在書中嚴肅的追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而生活,我們活著有什麼意義。總是在探索者人生的價值。在俄羅斯文學中,苦難的氣質異常的鮮明,這無疑與他們民族的精神氣質密切相關。東正教的強烈的懺悔意識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俄羅斯民族的血液之中。他們從不甘於平庸的生活,他們總是一生在尋求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在俄羅斯文學中,主人公可能大都並不可愛,但他們卻是善良的,有尊嚴的。
《苦難的歷程》也當然繼承了這一優良的傳統。作品透過兩對戀人達莎和捷列金及卡嘉和羅欣在戰爭年代的動盪歷程,展示了俄國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帶給俄羅斯民族的全景式變化。
作者雖然在處處描寫戰爭,但是,他所要表現的並不是戰爭本身,而在於描繪戰爭對每個階層的俄羅斯人的方方面面的影響。因此作者並沒有詳細介紹戰爭的佈局及經過,沒有花費太多的筆墨去寫戰爭的殘酷而是主要將戰爭作為一個背景場,在這特定的場合中去細緻觀察人們在時刻面對苦難乃至死亡的威脅下的種種反應。而正是在這些艱苦條件下每一個俄羅斯人的種種反應中,集中體現了整個俄羅斯民族的真實面貌,表現了堅毅樂觀的民族品質,我認為這才是這部作品去著力展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作者做到了。
苦難的歷程讀後感【二】
用了近兩天的時間讀完了《苦難歷程》,不想說其社會性和思想性的問題,感想最多的,主要是對於戰爭。
《苦難的歷程》主要記述了一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後幾年所發生的事情,主要的線索人物是兩姐妹,戰爭之前是中產階級家的小姐,無所事事;再由她們倆輻射出另外兩個主要人物,她們的丈夫;在他們四個人背後的是廣闊的.戰爭政治以及人民的困苦場景。
一戰爆發後,男人們走向戰場,前面是敵人的子彈,後面是己方的子彈,向前向後都是死亡,而死亡中間則是飢餓,寒冷和惡臭。二月革命以後,前線的人棄戰場而退,等待他們的依舊是飢餓和死亡,土匪橫行,各方勢利爭得你死我活,到處都是戰場,女人們要下地勞作,還要經受掠奪,生命一樣毫無保障。不管是達莎,卡佳,還是別的女人,都經受過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十月革命以後,所有的人都在作戰,沒有人生產,物資奇缺,無論城市還是農村,人人時時都面臨著死亡。這是怎樣的日子啊,又豈是苦難二字就可概括。我沒有看到什麼浪漫主義,感到的只有恐怖。作者不僅僅是展現這樣一副悲慘的場景給我們看,同時在思考,透過主人公的想法來說出的感受,同時也就契合了我們的感受:痛恨戰爭,主張和平。
除了這些關於戰爭的描寫,這本書還寫了關於人性,人性是複雜的,尤其在災難面前,善良,忠誠,勢利,卑鄙一起爆發出來,農民的豪爽,勢利與膽小表現得很真實。我覺得不足的是對於戰爭高層的指揮者人性沒有深入體現,都是中性的,各方的指揮者在感覺上是差不多的,沒有善惡之分,都是狡猾的,狠毒的,叛賣的或者被叛賣的,象索羅金,尼爾金,正反兩方看不出區別,也許本來就沒區別。
在戰爭和人物性的描繪上,我覺得外國人和中國人沒什麼不同,應該說在人的通性上是一致的,敵方友方,俄國人,法國人還是德國人都是同時具有友善和邪惡的。但不同的是,在中國的戰爭類作品裡卻很單調,淨是臉譜化的描寫,正面人物就是高大全,沒有七情六慾;反面人物都是愚蠢猥瑣,千篇一律。感受的都是革命的豪情,戰爭的浪漫,而非苦難。
總的來說:人物刻畫不夠生動,較扁平,我幾乎說不出主要人物的各自性格特點,達莎和卡佳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而捷列金和羅辛也很相似;故事情節和主題上,作者似乎是有些茫然的,戰前的描寫是灰暗的,沒有一絲美好,在砸碎這個舊世界之後,也並沒有創建出一個新世界,到處是搶劫到處是戰場,物質奇缺,也是灰暗的,這是作者就忍不住利用羅辛來懷戀一下過去,發出質問,我們砸碎過去,到底建立的是什麼?於是他投奔白軍,為過去而戰,總體色調灰暗壓抑。另外,情節發展感覺不夠自然,始終給我一種刻意的感覺,對戰爭的描寫我覺得還算客觀,但主要人物的思想變化上還是有迎合主旋律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