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話題作文

武術話題作文

  小時候,我曾想當一名向成龍、李連杰那樣的功夫大師,一名出類拔萃的功夫大師。所以,我從小就開始練武,武術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武術,歡迎閱讀。

  武術話題作文1

  今天,我早早的就來到了學校,因為今天又領導來了,我們要表演武術操,我們都穿上白色的T恤衫,和黑色的褲子,才開始我們指定的位置集合了,練了一個星期,我終於等到這個時候了!在看齊的時候,我們可整了好一會兒。

  我們左左右有的來晃動,可是還是看不齊,過了好一會兒才弄好了,老師又讓我們演練一遍,可是演練晚了我們又亂了,所以又整了一遍。

  領導來了,我們向右轉,敬禮、鼓掌,這一切做完了以後,我們就開始做武術操了,在座的時候,我看見領導在我們前面走過,在這一霎那間,我感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緊張,這一點時間終於過去了,我的心裡一下子就放鬆下來,表演結束了。過了一會兒,我們就會教室了。

  這一次做武術操,我覺得很緊張,不過也很有趣,從今天開始,我們又要像往常一樣在校園內做操了!

  武術話題作文2

  武術,是我國之國粹,它不僅能鍛鍊身體,而且能拓展思維。我就是在不經意間愛上武術,愛上這鏗鏘有力的動作,愛上這驚心動魄的旋律。

  自從這個學期開始學武術,我每天很早起床,6:50就到校學武術,並且鍛鍊時間分為幾段,天天都是從早到晚,一有空閒就練習,沒有偷懶的時間。

  有一天,我漫無目的地散步,不一會兒,來到了離我家不遠的河邊。這時,月光似水,靜影沉璧,湖水慢慢地泛著碧波,一陣陣蟲鳴鳥叫環繞在我的耳旁。月色映照在湖上,就像是一面光亮的鏡子,煞是好看。這時,我興致勃發:何不在這花好月圓的景色下“點綴”一下呢?於是,我伴著這月光情不自禁地打起了《男兒當自強》這套武術操。在月光下比劃著這套令人痴迷的武術操,讓我整個人融進了這茫茫月色。我一會兒衝拳,一會兒馬步架打,一會兒掀步蓋掌,每一個動作都做得力道十足,精神飽滿,毫無半點錯誤,我一邊打拳,一邊摸索。不知不覺,我打完了這套《男兒當自強》武術操。這時,我身上也已汗流浹背了,滿臉通紅,呼吸加快了。

  我回到家,想著當時做出動作的順序,默默地想:這一次要在表演武術時大顯身手,讓一些看不起我們男生的女生刮目相看!“兒子,快點洗澡去,怎麼搞成這樣?”媽媽怒吼道。“哦,知道了。”我忽然如夢初醒,無言的順從了。剛洗完澡,我又用手比比劃劃,“你怎麼了?”媽媽問,“是不是練武術操走火入魔了?”“媽,您別瞎說,我是在準備出賽時有良好的表現!”我無可奈何地答道。深夜了,媽媽叫醒我說:“你幹什麼?”我說:“我沒做什麼。”媽媽幸災樂禍地笑道:“你已經滾下床了。”我望著自己雙手抱拳,準備打拳的樣子,羞紅了臉,喃喃自語道:“有什麼好笑的,不就是準備打拳了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鍛鍊,我圓了我的武術夢,在武進的五一廣場上取得了好成績。從武術中,我知道了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武術給了我快樂,給了我自信,還給了我堅定的信念。啊!我愛武術!

  武術話題作文3

  武術,是我們中國起源最早的文化之一。

  它最初,來自於戰爭。將士們透過短兵相接,在近距離的戰鬥下,透過武術的高低,來分出勝負。可以說,武術的高低,就是武士們價值的根本。

  但是,武術發展到今天,卻被現代人漸漸的淡忘。並且,武術也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成為“不良”的代表。這也並不奇怪。因為現在的好多,學習了套路也好,跆拳道也好(居多),散打也好,等等。都把這些當成炫耀的資本。同時,也用這些最早的文化來當成打架鬥毆的'工具。這對於武學文化來說,是一種錯誤,更是一種遺憾。

  不得不說,武術,只有在戰爭年代才能體現它的價值。那麼,和平年代,它的價值就蕩然無存了嗎?這顯然是錯誤的。

  那麼,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應該怎麼樣去面對武學,或者說,怎麼樣正確的理解並學習武學呢?就這個問題,我想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要區分的是,武術,在不同的年代,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就算是在當今的法治社會,武術,也有其作用。

  先說一下在戰爭年代。

  這個年代,是一個兵荒馬倫、民不聊生的時期。遠則古代,近則解放前。

  不用說,在戰場上,武術,是少不了的根本因素。尤其是在古代,將士們都是手拿武器,進展搏鬥。一個好的將士,胸懷韜略不說,且武藝過人。例如:戰國時期的廉頗、秦末漢初的楚霸王項羽、西漢時期的霍去病、三國時期的呂布、更有與呂布同期的關羽(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後代人稱其為“武聖”)、明朝開國著名將領李文忠;近代的更有葉劍英、許世友等人物。

  就算是在近代或者當代,在戰場上,也少不了武術的具備。舉個例子:當手裡的**打光的時候,並且屬於近戰的戰鬥中,武術高的人,能透過徒手搏鬥,在瞬間消滅眼前的對手。

  可見,在戰爭的年代,武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那麼和平年代呢?

  我覺得,越是和平年代,越不能忘記武術的修習。

  第一,習武,可對身體關節、血液迴圈有一定的好處,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但是也要注意,習武不能急躁,循序漸進。

  第二,透過習武,我們可以瞭解到人生很多的道理。

  偉大的功夫大師李小龍曾經說過:“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這就告訴我們,在習武的過程中,不能急於求成、不能自棄自餒,循序漸進,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當然,這不僅僅是學武,在生活當中,很多地方,都是要如此的!李小龍的截拳道,更是一部人生的哲學理論。這不僅僅是一套武術,也是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事的哲學思想。

  第三,武術,同樣是我們中國最早的起源文化之一。它也是一種文化,但是,當今的人卻偏重書本,忘記了這種肢體的文化。總覺得,讀書,才是習心習德德直接途徑。其實不然,否則,那麼多的武學宗師,哪裡來的修養呢?

  其實,當今的社會之所以疏遠了武術,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學習武術的部分青年街頭鬥毆;

  第二:耽誤孩子學習的時間,並且沒有什麼意義。

  我覺得,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現在不怎麼注重武學教育的原因。

  古人有句話,習武先習得。你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還談什麼習武呢?武德,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我們中國的武術,之所以稱之為世界武術的鼻祖,是因為我們中國的武術,不單單是肢體活動那麼簡單。我們中國的武學,融入了哲學的思想,不僅在習武的同時能讓我們瞭解怎麼做人,更能透過這樣的肢體活動,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否則,晨練的老年人怎麼不去練空手道跟散打或者跆拳道呢?因為那些都只是搏鬥的工具,沒有我們中國武學的內涵。

  但是,我們也不能排斥外國武術。因為,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揚長避短。

  無論是多麼簡單、多麼沒有內涵的東西,總有值得去學習的地方。這要看怎麼去發掘了。

  說到底,我自己就是個武術愛好者。但是,我說的的話,並不是偏袒武術,而是我覺得,我應該耿正的說出武術的本來含義,讓現在的意識到,我們的文化,不僅僅是書本,還有武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