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畫》讀後感1400字

《教育漫畫》讀後感1400字

  在洛克的《教育漫畫》中,我最欣賞的就是他所羅列的第88章——導師。他是這樣說的:“假如你能得到一個導師,他能自居於為人父的地位,擔當起做父親的職位……導師的行動千萬不可違犯自己的教訓,除非是存心使兒童變壞……”這也就告訴了我們,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就是自己的父母。

  洛克在前幾章中特別對兒童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但我對此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對兒童你不能只看重他的身體健康,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沒有健康的體魄,擁有了再多也是零。但如果一天到晚只關心孩子有沒有生病,而不大注意他的心靈到底有怎樣的傷害,他心理有甚麼不健康的現象,他的思想有怎樣的偏差……只要三餐注意吃,按時間睡覺起來,做父母的就可以滿意了。這樣的人並不是好好的教養兒女,而是在培養一個很健壯的機器而已。

  一對不許可兒童受折磨、受磨練的父母,並不是在愛他們的兒女;他們正在修剪、建造一朵很漂亮、卻是沒有根的瓶中之花。所以作為教員的、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把重點分開的時候,每一個人要以很重的責任感重新調整我們對下一代應當有正確的看法。如果差誤繼續下去,受虧損的不是別人,而是在我們手下的兒女,結果受審判的是正在教養他們的父母。聖經說:“教導是一個責任。”聖經再說:“教導是一個要受審判的責任,”所以雅各書三章一節說:“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如果你把孩子們教壞了,不單是他們受損,連你自己都要在神面前負責,受神的審判。教導的錯誤、教導觀念的錯誤、教導的價值觀建立起來的錯誤,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為人師表、為人父母,就不可以輕率為之。然而這不是說要你們因嚇而退,從今以後對孩子說:我辭職了,我不做你母親了,因為我不敢教你了。乃是要你積極的好好修剪自己、檢討自己、重建自己,使你以後的曰子,比以前的曰子更懂得按真理站在教導者的身份上。

  教育是人格對人格的影響。教導兒女,教育人類應當是最偉大的事業,應當被稱讚、被羨慕、被尊重的事業。所以中國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人比樹更要緊,人是比樹更艱難建立起來的。種樹的人知道多大的心血才有果效;教育工作者更應當有這樣的醒悟,而且只能有過,而不能不及。

  小孩需要父母做領導者,而非玩伴。現代父母常向孩子透露煩憂,就象我們向朋友傾吐心事一樣。魏美惠說,做父母跟做朋友終有區別,“父母對孩子負有教養的責任,因此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應有要求,不應一味附和孩子的需求。”要趁早管教。臺灣信誼基金會幼兒教育部陳娟娟說,三、四歲的幼兒撒野,只要沒有危險,可以暫時不理睬他;先走開,暗中注意他的舉止,等他安靜下來,再跟他講道理。許多父母都知道,自信心是讓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給予讚美則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第一步。但應避免對孩子的過度稱讚,因為它會使孩子承受批評和挫折的能力降低。

  現在有的學校進行“學生成長導師制”,他的出發點在於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髮展,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質量與個性化學習需要,併力求體現兩大特色:一個從導“學”走向導“學”、導“行”,使教師從學生的“學業導師”,真正變為“人生成長導師”;二是從“導師制”走向“導生制”,教師的指導最終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主發展需要,轉化為學生的人生規劃意識與能力。透過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內在的潛力,真正做到教師人人都是導師,學生個個受到關愛。但是必須遵循一些原則:個性化原則、親情化原則、漸進性原則、實效性原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怎樣生活、怎樣生存和怎樣使生命更有意義、有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