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經典讀後感1400字

《親愛的安德烈》經典讀後感1400字

  《親愛的安德烈》主要收錄了臺灣作家龍應臺與大兒子安德烈36封書信。這些書信源於一位母親與兒子溝通的渴望。龍應臺離開歐洲到臺灣首任文化局局長時,安德烈十四歲,重新有時間一起生活時,安已經是一米八四的十八歲青年。母子相差30歲,又是兩國人,年齡代溝和文化差異讓電話和麵對面似乎已因愛之名無話可談,為了重新進入十八歲的兒子的世界,龍應臺與兒子約定以書信來往的方式交流。書信來往達到了溝通的目的,也在世界各國引起轟動,許多父母和孩子讀後深受啟發。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母子兩透過咖啡館看中歐文化,更確切地說是香港、臺灣和歐洲文化的迥異。安德烈認為歐洲的酒吧和咖啡館具有很深厚的歐洲文化,人跟人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生活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而在香港上大學的他,卻感覺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在餐廳、咖啡館或者酒吧裡會面,也不過是為了在行事曆上打個勾,表示事情做完了,很少看到為了聊天而聊天,為了友情而相聚的。龍應臺把香港的咖啡館和臺灣的咖啡館做了個比較,認為香港的咖啡館寬敞明亮,可是大飯店中庭的咖啡座,給人精雕細琢的“高階品味”,沒法融入本地人的生活,而臺灣的咖啡館光是一個買咖啡的地方,它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你看不見摸不著的集團開的,小館裡處處洋溢著小店主任的氣質和個性,是一個荒涼的大城市裡最溫暖的的據點。

  有趣的是,書中也收錄安德烈的弟弟菲利普寫給安德烈的一封信,弟弟反對哥哥認為香港沒有文化。菲利普說他喜歡香港勝於德國,在香港的週末,放學了可以和朋友去鬧哄哄的點心店,吃燒賣蝦餃腸粉,所有的人都用吼的講話,可是你很愉快。他覺得香港市一高二十四小時有生命的城市,永遠有故事發生,在香港比較容易結交朋友。

  可以說,母子仨在書中談論得最多的`是兩國文化的差異,他們透過《缺席的大學生》、《下午茶式的教養》列舉歐洲人、香港人和臺灣人的遊行,反觀彼此文化,也很耐人尋味。

  代溝,永遠存在於父輩子輩。書中《第二滴眼淚》描述了這樣一個小片段,龍應臺帶著兩個兒子到演藝中心觀看《Sound of Music》音樂劇,這是一個曾風靡中年父母們的世界,滿心期待兒子們的認同,事與願違,兒子們強烈要求中場離席,不願再觀看。兒子後來對此作了深刻的分析,雖然最後歸結為他“太甜”,可我認為,這就是代溝。代溝的衝突最激烈的莫過於兒女們發出的“獨立宣言”,這對於一個亞洲母親來說,龍應臺給兒子們的自由相對充分了,可安德烈說: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把我當成一個十四歲的小孩,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一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母親愕然。菲利普給了她更多的啟發:媽媽,你有麼有注意到你的華人朋友的特徵?當他們要問我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著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他”來稱呼我。兒子們的獨立需求,看似代溝問題,實則深層的文化差異,在歐洲,年齡是一個人獨立的標杆,而在中國,不管你幾歲,只要你站在父母身邊,就是“小孩”,你沒有身份,沒有聲音,不是他講話的物件,都是由“大人”代為發言。這又是母子對話給我的另外一個震撼。

  當然,書中還有談了親情、青少年成長問題、愛國問題等等。

  作為一名母親,我也期待日後能像龍應臺與兒子一樣,與我的女兒有這樣深層次的、平等的、坦誠的交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