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初中生的讀後感
不恥下問初中生的讀後感
不恥下問讀後感範文一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裡的不恥下問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孔子是春秋時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他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在當時很有名望,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那時,衛國有個叫孔圉的大夫不幸去世了,在他死後,衛國國君賜他一個“文”的諡號。按照當時的習俗,諡號是授予最高統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後的一個稱號。這事傳到了孔子學生子貢的耳朵裡,子貢有些不服氣,因為他知道在衛國有很多人的學問比孔圉高,卻沒有被賜“文”的諡號,於是他就問孔子:“老師,孔圉憑什麼被稱為文呢?”孔子說道:“孔圉聰明好學,遇到任何不懂的事情,即使對方的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他都會謙虛而大方的請教,一點都不感到羞恥,這就是他的可貴之處,所以衛王賜予他“文”的稱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向孔圉學習,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學會放下自己的架子,虛心向他人請教,這樣自己的知識才能越來越多,長大後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不恥下問》讀後感範文二
今天我讀了《不恥下問》這個故事。
故事講: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去參加典禮,他向人詢問了許多問題。有些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很多不明白的事情,問個明白,這才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呀!”
據說有一次,衛國有一個叫孔圉的官員去世了。他死後,衛國國君賜他“文”的諡號。孔子弟子貢知道了以後,不明白衛王為什麼賜他“文”的'諡號?
就問孔子:“老師,孔圉學問雖然很高,但還有許多比他有學問的人,衛王為什麼賜他“文”的諡號呢?孔子說:“孔圉非常勤奮,腦筋聰明又上進,而且有不懂的事,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也會大方謙虛的請教,一點也不因此而感到羞恥,這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他被衛王賜為“文”。
子貢恍然大悟:“看來我要向他好好學習呀!”
讀了這個故事,我認為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不論有多大的學問,有不明白的地方,不明白的事情,就應該虛心的向別人請教。想要有學問,就必須好好學習、多學多問、不恥下問啊!
這個故事讓我倍感深刻的體會到,好學多問的重要,謙虛的可貴……
現在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問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透過以後努力的學習,謙虛大方的向別人請教而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