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優秀讀後感

偷影子的人優秀讀後感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一)

  最近在看一本書,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偷影子的人》,這本書沒有驚險刺激的情節,也沒有激情四溢的華麗語言,卻用藝術的真實引人入勝。書中講的是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擁有一項特殊能力——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別人的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說出口的秘密。於是,他開始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做他們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了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我羨慕這個孩子,同時也覺得可悲。羨慕他有可以擁有和影子對話的能力,可以看見別人的心事,聽見人們不願說出口的秘密。他可以知道校工伊凡沒有說出口的小時候被爸爸打的事,可以透過影子的求救而將伊凡從雜物房裡救出來,可以用他的柔情鼓勵患有自閉症的克蕾兒,可以幫助因為自己的朋友兔子被媽媽煮了而自己誤食的孩子擺脫罪惡感從而重新進食……透過和影子的對話,可以幫助這麼多人。而最重要的是,在這人人隱藏心的世紀,在這謊話真過假話的社會,這項特異功能比測謊儀更加有用。如果,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可以不用我開口,就知道我的喜怒哀樂,知道我的心事,知道我那些無法用語言甚至不能用文字描述的心情,也許,可能會是一件好事。這樣,就不再有孤獨了。

  可是,男孩兒幸福嗎?我不知道……他總是用他的特異功能去傾聽別人的心事,去幫助他們,他應該是快樂的吧。可是,男孩也是人啊,他總是在傾聽別人的心聲,那麼,他的心聲,有誰來傾聽呢?當他一次次用他的特異功能的時候,他會不會也期盼,在這世上,也有這麼一個人,可以傾聽他的心聲,可以幫助他呢?"子非魚,安知魚之不樂?"所以,我回答不了。我只能說,如果我是這個男孩兒,我不會幸福,至少,我會覺得很孤獨。男孩兒不能將他的特異功能公諸於世,他只能為他所知道他人秘密的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撒下一個個謊。心靈上的疲憊甚於身體的,當然作者不會寫男孩兒厭倦、討厭自己的特異功能,可是,如果是我,大概會因為這個無人可傾訴的秘密而覺得孤寂。與其說男孩兒是在"偷"影子,不如說男孩兒給了眾多影子鼓勵與幫助。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二)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作品,講述了一段纏綿多年的愛戀,一段進行中的不完美愛情,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機緣巧合下讓我認識了這位大師。真正的高手,總是在平淡的題材中見真章,因為人人都有的.經歷,人人都體會過的情感,並不是那麼好表達,如果不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就等同於失敗。而馬克李維,就是這麼一個大師級的人物。

  整部小說最喜歡的還是主人公的童年,如夢幻一般,充斥著畫面感的文字帶給我是一幅幅場景圖,彷彿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視覺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眼前。回不去的曾經,也只因為曾經無憂無慮的美好,我們才一遍遍追憶。打動我的多是細節,好像裡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過,或者是類似經歷的。主人公因為12月出生早上了半年學,()成為班級中最弱者,常常在在班級裡因為弱小受人欺負。而小主人公這種淡淡的憂傷卻因為他可以偷別人影子讀懂別人愁緒而轉化為一種伸出援手的友愛,不自覺的將一種負擔昇華成美好。從伊麗莎白到克蕾兒,還有伊凡、馬格、尼克簡單的人物關係,因為影子勾畫出一個豐富多彩的童年,而在這裡,我似乎也讀到了我自己。

  當看完整本書的時候,感覺很溫暖。作者彷彿把我的影子給偷了,向我訴說著自己的童年。我想,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會與《偷影子的人》裡頭的小男孩的童年有相似之處吧。看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及時行孝。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的一天,而時間換來的卻是父母離開我們了。於是我們就只能夢想著,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屋簷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地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為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想起小時候,每次生病時,媽媽總是會陪在我身邊,在我床邊照顧著我。

  每次遇到挫折時時,父母總是第一個擔心我的人,他們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卻從未要求過什麼回報,只希望我們能健康地長大成人,能幸福地過日子,可是,我們漸漸地讓父母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但在父母的眼中,我們還是他們的全部。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管你是十八歲還是八十歲,在父母的眼中,你永遠都是小孩。並不是要等到長大了,有工作了,有能力去買禮物給父母用那才是孝順,我認為多陪陪父母才是孝順的最好詮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時間請經常回家陪陪父母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