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之煩惱高二讀後感
少年維特之煩惱高二讀後感
篇一:《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近日,藉著假期的閒暇,我閱讀了德國作家歌德的著作《少年維特之煩惱》。閉上眼,主人公維特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想著維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緒萬千,心中有太多的話兒想告訴這位悲情的少年。
《少年維特的煩惱》講述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熱愛自然的青年維特獨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盡情地沉醉於這夢幻般的自然景色中,怡然自得。這種愜意的日子沒過多久,維特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綠蒂,並深深地愛上了她。可誰也沒想到綠蒂竟然已經訂婚了,她的忠誠使她無法將自己的愛情獻給維特。這無疑是給熱戀中的維特一個沉重的打擊,一系列的煩惱也隨之而來,他只好告別綠蒂,不捨地離開了。
歌德描寫了維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瀾,在抒情和議論中真切、詳盡地展示了維持思想感情的變化,將他個人戀愛的不幸放置在廣泛的社會背景中,對封建的等級偏見、小市民的自私與守舊等觀念作了揭露和批評,熱情地宣揚了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看完了這本書後,我很同情維特,也很理解他為何如此煩惱。但同時,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無論遇到了什麼煩惱,什麼挫折,都不能像維特一樣選擇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不可能都佈滿鳥語花香,我們絕不能跌一跤就說沒路好走,就放棄。生活中,我們無法迴避挫折,只能面對。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堅持到底,永不言棄,直至擊敗挫折。
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生活。維特,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篇二:《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作者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歌德是德國近代傑出的詩人、作家和思想家。《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以第一人稱寫就的書信體小說,不僅傳達了歐洲從古老的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度的轉型時期,中青年一代追求“個性解放”、“感情自由”、“恢復自然的社會狀態”、“建立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強烈願望,也闡明瞭作者自身鮮明的立場。1774年小說一發表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整個歐洲掀起了一陣維特熱,歌德的手揭開了沉睡在當代的深深激動著的心靈裡的一切秘密。
我們可以想見維特的形象:青衣黃褲清秀而瘦弱敏感而多情。他保持了童真的本性面對世界時他的心明淨如一泓清水。他重視自然真誠的感情珍視他的“心勝於其它一切”對阿爾伯特似的理智冷靜的人非常不滿。他對綠蒂的一見鍾情、一往情深也正是因為她如此天真無邪在舉止行事中保持了一個少女可愛的自然本性。綠蒂在維特的心中完全就是自然與美的化身他對她的愛簡直達到了“忘我”的程度!
綠蒂難道僅僅是維特的戀人?她幾乎是維特全部理想的化身美的代表。當維特的理想在現實中無所依傍的時候,他遇見了綠蒂,綠蒂成為了他心靈的攀附物件和避難所。他對她的愛雖是熾熱的、忘我的,卻已偏離了愛的.真義,因為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變態的愛,最後的結果不是毀滅他人就是毀滅自己。與其說他愛的是綠蒂,不如說他愛的是他自己千方百計地要從對異性的征服中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正因為如此,在理性的藩籬面前維特的內心才會產生如此複雜的糾葛和深沉的痛苦。他在現實與綠蒂之間徘徊而終究得不到愛人的事實又使維特變得愈加瘋狂。最終他還是失去了綠蒂維特全部的人生希望、青春的熱情、生活的勇氣都被一道摧毀從而只得以極端的方式——自殺來表露對現實的反抗。席勒深刻地分析了維特的悲劇他說:“一個人物以熱烈的感情擁抱一個理想並且逃避現實以便追求非現實的無限;他不斷地在他身外尋求他永遠在他自己的天性中所破壞的東西;他覺得他自己的夢想才是唯一現實的東西他自己的經驗無非是永久的束縛;他把自己的存在看作是束縛應當把它粉碎以便深入絕對的現實。”
在作家的筆下愛情是偉大的主人公為它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在作家的筆下愛情又是渺小的只不過是承載個性解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工具。小說裡主人公那綿綿無盡的情思、激烈的內心衝突、亦苦亦甜的戀愛感受,只有在他無法得到心上人時才具有殘酷而無望的美的意味。所謂轟轟烈烈的愛情與充滿血淚的心路,事實上是濃得化不開的年少情愫與深黯的少年悲慼。青春向來就註定充滿不安和躁動,太多沸騰的熱血亟待宣洩為理想獻身可以無半點猶疑。
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識相當強烈。青春和美都是他熱切向往的東西。他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死,他寧死也不願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然而這種價值目標如何實現呢?當然不可能透過改造社會的實踐,我們的主人公還沒有這樣的思想覺悟,他們,在命運的掌心裡只能是一枚渺小而安靜的棋子。因此他們只能選擇愛愛它個地老天荒、至死不悔,這樣或許能抒發心中的苦悶?在這個意義上說這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劇。
篇三:《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一個人只有在又回到時原地時,才會痛心地承認自己的是真的迷路了。我辛辛苦苦地在生的原野上奔走,我以為我走的很遠,我以為不久我將抵達,然而現實卻把我摔回了原地。風從四面吹來,我卻不知該往那哪兒走。
少年維特之煩惱,或許我們都曾有。深深地愛著一個永遠不可能得到時的人而無法自拔,這實在是人世間莫大的悲哀,值得人們同情。不幸的是,維特又是一個感情極其豐富而又極其偏激的人,一旦愛上一個人便把整個世界給忘記了。他的心智為愛而生,也為愛而滅。在他預感又確認這份愛永遠要這樣痛苦下去時,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最後他平靜地選擇了死亡。我驚訝世間竟有些強烈地愛。愛一個人竟可以達到如些是程度。但可憐的維特,是多麼值得我們同情啊!
一個人可能在愛時變得才智超人,也可能變成世上最笨的人。
篇四:《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與歌德的大多數作品一樣,《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以他自身的一次“荒謬”的愛情經歷為原型的小說,歌德曾在一個小城鎮裡的一次舞會上認識了一名法官的女兒——名叫夏綠蒂·布夫的女子,並不可遏制的愛上了她,但她是他好友的未婚妻,對於這份無法擁在懷裡的愛,他感到異常痛苦,曾幾度想自殺以求解脫,最後他只好不辭而別,離開了那個讓他痛苦不已的小城鎮;後來又得知自己的一個朋友因戀友人之妻無望而自殺的訊息,相同的情感和遭遇讓他深有感觸,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於是在僅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完成了這部書信體式的情感細膩的悲劇小說。
故事很平淡、簡單,年輕的維特因為要替母親和姑媽交涉遺產的分配問題而來到了一個小城鎮,並被那裡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所深深吸引,心情愉悅而寧靜,後來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司法官S的女兒綠蒂,並被她的美貌與優雅的談吐舉止所深深吸引,不可遏制的愛上了她,儘管她早已跟阿爾伯特定婚,後來他和阿爾伯特成了朋友,此時維特已陷入了尷尬痛苦的境地,於是他毅然離開,以求在事業上得到解脫,但是汙濁的社會環境與鄙陋的人情世態讓他倍受壓抑與苦悶,同時對綠蒂的思念也越發深切,於是他又回到了綠蒂所在的那個小城鎮,此時綠蒂已和阿爾伯特結婚,他熱烈的情感無處寄託,痛苦並慢慢衍生了絕望,他決定以死殉情,於是他用向阿爾伯特的手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中。
據說當時這部小說出版後,有許多和維特跡遇相仿的人因看了這部書而自殺,因此我是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打開了這本書。小說用日記與書信體寫成的,這種體裁充分而鮮明的讓主人公的內心情感擺上了紙面,我們讀著讀著,會感覺到自己就是維特的傾訴物件威廉,彷彿維特就坐在我們面前,向我們一訴忠腸,我們的心境會隨著他的講述而起伏,當然現在的我們讀完這本小說後,也許會因維特因戀友人之妻無望而產生的絕望感到不解,我們生活中那些愛來愛去愛個沒完沒了的歌曲和電影太過於氾濫了。
維特的絕望與痛苦,一方面來源於與社會傳統的矛盾衝突,另一方面卻是維特個人的性格使然。維特是狂飈突進運動時代的一個形象,體現了德國新興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他渴望自由,張揚自我,卻又處在一個到處是傳統束縛與精神桎梏的社會,這促矛盾衝突讓他感到痛苦與絕望,卻又無力對產生這種痛苦的社會做出過於實質性的反抗,他是一個生活中的弱者,同時又是一個精神上的強者;綠蒂對他來說,她就是自然、質樸和美的化身,是他的精神寄居,逃避現實的避難所,但這份情感在面對她與阿爾伯特時卻找不到方向。他的自殺是一種精神反抗,宣告了他同這個社會的決裂,控訴了這樣一個社會對他這樣的青年人的壓抑與窒息。
維特是悲哀的,他的自殺是一個悲劇,即使他活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他也依舊會是這樣一個悲劇,這是他的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強烈背離而衍生的性格使然,他是一個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看著這個現實世界的一切並渴望它和自己的精神世界重合的人,這注定了他的悲劇性;他對綠蒂的情感,也過多的傾向於他的精神想象,如果最後綠蒂跟他在一起,也許(或者可以說是一定)也會發現她其實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美好(也許我們應該慶幸這一點,綠蒂一直到最後在他心中依舊是美好的);他無法立足於這個社會,死後也不能以基督徒的方式安葬在教堂墓地,他在活著的時候是孤獨的,死後也依舊孤獨。
最後還是那句話,維特他是一個社會生活中的弱者,精神上的強者。
篇五:《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近日,藉著假期的閒暇,我閱讀了德國作家歌德的著作《少年維特之煩惱》。閉上眼,主人公維特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想著維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緒萬千,心中有太多的話兒想告訴這位悲情少年。
維特,首先我想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愛。我不是不承認你對綠蒂的愛,你對她熾熱的愛,我明白,我也瞭解。但是你想過讓綠蒂幸福快樂嗎?你以為你的死會帶給綠蒂和阿爾貝特快樂嗎?眾所周知,不會。因為你是他們二人最好的朋友。你愛她,就不應該去糾纏她,阿爾貝特是她的丈夫,阿爾貝特會怎麼想,綠蒂夾在中間也很為難。不錯,雨果說過:“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愛確實是美好的東西。但事情到了這一步,你對綠蒂的愛毫無意義,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遠遠地祝福他們。
維特,其次我想對你說,如果你改變不了社會,那麼就只能適應社會。當然,我這樣說,不是慫恿你向那些貴族一樣,成為迂腐古板、勢利虛榮的人。你瞭解荷花嗎?荷花素以出淤泥而不染聞名遐邇。我希望你成為那個社會中一朵聖潔的“荷花”,用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地,然後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有些窮人們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沒有機會,他們受貴族壓迫,出人頭地談何容易。而你,維特,出身貴族,有條件去幫助他們。所以,你應該多關注慈善事業,不要留戀兒女情長。
維特,我還想和你說,你最後的決定——死,是不重視生命的表現!有的人可能會說你勇敢、膽大,但是我卻認為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懦夫。你是為了綠蒂而死嗎?你的本意是想讓她幸福,但是你有認真考慮嗎?你的死給她以後的生活戴上了一道思想枷鎖,她還會幸福嗎?再說說你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維特啊維特,養育你十幾年,你居然就以死來回報他們。我還想問你,你不是想解脫嗎?那為什麼臨死還穿上那套青色燕尾服呢?你難道不想在天國忘掉這一切悲痛嗎?
據說,這本書問世後,震撼了不少青少年,青少年們學維特對月傷情,看花落淚,竟然把維特當成了崇拜的偶像。我想,歌德創作此書不是讓後代向維特學習吧。尤其是我們21世紀的青少年,更要以國家、社會為重,不能太重感情。最後,維特,祝你在天國好運吧!
篇六:讀《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在前段日子,我看了一本《少年維特之煩惱》。剛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的一首歌——《小小少年》:“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一年一年時間飛跑,小小少年在長高,隨著年歲由小變大,他的煩惱增加了……”它,深深的吸引了我。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一位德國著名作家歌德寫的。全書記述了維特不幸的戀愛經歷和他在社會上處處遇到挫折的經過:他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一位年輕活潑的姑娘,綠蒂,並對她一見傾心。可是綠蒂已經訂婚了,而且綠蒂非常忠於訂婚時立下的盟誓,不能把愛情獻給維特。維特失望極了,便告別綠蒂,告別了那個難忘的小山村。
現在的我們也有許許多多的煩惱。維特因為對夏綠蒂的愛太深反而得不到她陷入無法自拔的悲痛最終自殺,現實生活中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我十分的不贊同。現在初中生與大學生動不動就跳樓、跳樓、還是跳樓,以為死便可以解決一切的困難與煩惱。不曾為自己的家人與朋友著想,你死了卻不知你的家人是如此的痛苦與悔恨,白髮人送黑髮人,誰為他們送終,又有誰給他們養老呢?
讀了這本書後,我雖然很崇拜維特,我可以理解維特,但是我始終認為自殺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但我還是要以維特為榜樣,做像他那樣有智慧、有理想、熱愛生活的青少年。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所以我要熱愛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