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的讀後感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的讀後感
欣賞著,品味著,享受著,思索著,我讀完了《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書分了三部分:“教育,對成長的迷戀”; “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 “書籍,一片豐沃的原野”。
對於書的第一部分,讀完後給我留下的印象是薛瑞萍的真實,她真實的再現了她處理學生之間的小矛盾的過程和其中顯示出來的智慧。她對學生的“不依不饒”,對學生的“步步緊逼”,都讓學生心悅誠服。可是她無論處理哪一個事件似乎都不僅僅侷限於以解決了當前的小矛盾為目的,而是在保護學生,教給學生為人處世之道,“讓學生懂得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道,比公道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一顆堅強大度的心。”
給我更深印象的是書的第二部分。她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她是一個能擯棄浮躁“走進書裡”的人。在學校,她每天都要“發聲讀”一小時左右,且無定所,無人的辦公室、走廊、空教室……當她沒有課的時候,她總會找到這麼一處地方一個人大聲朗讀她所喜歡的書,那樣的`聲情並茂,那樣的自我陶醉。即使在她上課的時候,在學生做作業的空間裡,她也會手捧一本書陶醉其中,而且有意無意的將書皮展示在學生面前,她的行為薰陶著她的學生,在學生那裡“種下了美麗的種子”,因此她的學生也讀《簡愛》,也讀《三國演義》,也讀《飄》,也讀《愛的教育》,也讀《朝花夕拾》,也讀張曉風……
薛瑞萍老師認為“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因此,讀書要從娃娃抓起。當孩子們剛學習完拼音,她就開始了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訓練和督促,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水平,讓他們儘早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剛開始要求學生一天一篇兒歌的閱讀量,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優秀的學生已達到每日流暢朗讀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
說薛瑞萍的課堂真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她從來不會用一成不變的教案去“套”不同的學生。即使相同的教材,因了學生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靈動的充滿生機的課堂。她的《猴王出世》就有三個不同的版本:自己班的一個,外校老師來校聽課時借五年級學生上的一個,千里迢迢赴濮陽上的一個。這樣的功夫,這樣的境界怎是平凡如我們者所能具備的?這也讓我想起我們一些老師所上的課,他們上的公開課、優質課,無論用哪一個班的學生講課,無論到城市還是鄉村講課,用的都是課前預設的一成不變的教案,這些教案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啊,就如同“萬能的鑰匙”開盡千家鎖一般地套用於任何學生。因此也就缺少課堂生成所帶來的意料之外的靈動的智慧火花的產生。
“白紙黑字,就是語文。”
“讀書,寫作,對話,思考。這就是語文。”
“我愛讀,帶學生讀;我愛寫,帶學生寫;我愛思考,帶學生思考。老師臺上口若懸河,燦若蓮花,學生下面對答如流,滔滔不絕。這就是語文!”
這就是薛老師的語文觀,這就是薛老師的閱讀課堂。她的課堂於樸素、真實之中始終充滿靈動雋永的詩意,正如她的學生所說,“我們的語文課就像一首歌,一幅畫。我坐在裡面,光是聽,就覺得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