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

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範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一般制度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貫徹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幼兒園安全工作責任制,及時消除各種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發生,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

  一、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機制

  領導堅持每天、每週進行一次安全保衛工作大檢查,將發現的隱患杜絕在萌芽狀態。

  (一)檢查園舍及設施裝置安全隱患。幼兒園圍牆及重點基礎設施有無安全隱患和警示標誌;安全工作是否正常運轉;電線路是否老化;教室、學生宿舍等門窗是否及時開關,課桌椅、床架是否牢固。

  (二)排查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隱患。環境衛生每日清掃是否堅持;學校食堂用電是否規範,開關是否損壞;學校班級用水是否衛生;食堂的門窗、防蠅紗窗是否及時關閉。

  (三)排查幼兒園消防安全隱患。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滅火器材是否好用;消防報警裝置和應急照明裝置是否正常;防火標誌是否損壞;校內是否存在使用明火的現象;學校用電線路有無安全隱患。

  (四)排查園車安全隱患。檢查園車效能是否良好。對學生路途安全是否採取了向家長的預告通報制度。

  (五)做好隱患排查臺帳。在排查安全隱患和整改工作中,要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安全隱患排查登記表。在排查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並填寫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臺帳,以便得到及時處理。在排查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能下結論的問題,應請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導進行鑑定,以防事故發生。

  二、加強安全知識的宣稱和教育

  領導必須做到“逢會必講安全,逢活動必強調安全,進校必檢視安全”,做到排查與監督相結合。每週一升旗時要加強幼兒安全教育和管理,每月必出安全宣傳資料,有效預防和控制學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三、安全隱患的整改上報制度

  在日常安全隱患排查基礎上,每月組織一次事故隱患集中處理和上報。事故隱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須每次都報,直至事故隱患整改完成。要密切與有關部門的聯絡與溝通,發現險情及時控制和排險。對於一般事故隱患,由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於重大事故隱患,由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並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安全隱患的處理由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組織各業務部門進行整改,做到專案落實、措施落實、資金落實、時間落實、責任落實。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在安全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安全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師生安全的,應立即從危險區域內撤離,並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定警戒標誌,暫時停止使用,對暫時停止使用的相關裝置、設施、裝置,應當封存、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