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的閱讀答案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的閱讀答案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王維

  寒更傳曉箭①,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借問袁安舍②,翛然③尚閉關。

  [注]①箭:指漏箭,古代計時器漏壺中用以指示時間刻度的箭狀指標。

  ②漢時袁安未達時,洛陽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獨僵臥不起,洛陽令按行至安門,見而賢之,舉為孝廉。後人常用“袁安高臥”指身處困窮但仍堅守節操的行為。③翛(xiāo)然:自由自在的樣子。

  15.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詩人聽著聲聲更漏,一夜未眠,拂曉時分,對鏡自照,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顏。

  B.《世說新語言語》載,謝安曾在下雪時把子侄們聚在一起,問他們雪下得和什麼東西相似,侄子謝朗應聲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所以“灑空”即指下雪。

  C.頷頸兩聯寫雪景,時間上寫出了雪下得大、下得久,空間上則從地上寫到天空、從廣庭寫到深巷,為後文寫想到友人作鋪墊。

  D.尾聯由雪景描寫轉入對人的懷想,仍不讓人出面,只寫他的住處。用筆空靈,神韻悠遠。

  15.C 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對詩歌的鑑賞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仔細閱讀原詩和所給選項,結合作者身世及寫作背景做出判斷。C項,“從廣庭寫到深巷”分析不正確,應為“從深巷寫到廣庭”。頸聯“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意思是飄灑空中使那深長的小巷寧靜,皚皚的積雪更覺庭院寬廣清閒,先寫深港,後寫廣庭。故此題答案為C項。

  16.德輿評價本詩頷聯時說“詠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聲之神”,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16.“隔牖風驚竹”句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作者隔窗聽見竹子發出的聲響,以為是風吹竹林的聲音,實則是夜來大雪紛紛,雪打竹葉,簌簌作響。“風驚竹”三字,未直接從視覺的角度寫雪,卻己從聽覺角度側面將大雪紛紛的'景象描摹出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詩句的鑑賞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首先要仔細審題,明確考查的重點,然後從手法和內容兩個方面分析。本題題幹借沈德潛的話明確需要鑑賞的句子是“隔牖風驚竹”這五個字,並指出這五個字的妙處在“不言雪全是雪聲之神”,因此需要先分析這五個字的意思,再分析手法。“隔牖風驚竹”意思是隔窗聽風聲亂撼著窗前的叢竹。“風驚竹”,說明風大雪急,詩人明寫聽到的竹葉搖動的聲音,暗含雪打竹葉的聲音。從手法上來看,詩人並沒有直接寫自己看到下雪或是雪的樣子,只寫自己聽到下雪帶來的聲音,從聽覺的角度寫雪,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

  17.憶友之作,然詩文無一字提及“胡居士”,而“憶”也只出現於詩尾。請結合尾聯簡要賞析詩人是如何憶胡居士的。

  17.①採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憶胡居士。②尾聯借袁安臥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臥,寫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樣賢達而固窮守志,表達了詩人對胡居士的仰慕與懷念。(兩個手法分開答亦可。)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詩歌表達技巧的鑑賞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可仔細閱讀指定詩句,先概括手法,再分析表達效果。首先,尾聯“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意思是試問胡居士您在家裡會怎麼樣,想必是坦然高臥柴門依舊緊關。詩人沒有直接表達對胡處士的懷念之情,而是想象胡處士雪中高臥的樣子,以表達懷念之情。其次,由註釋可知,“袁安舍”用典,後人常用“袁安高臥”指身處困窮但仍堅守節操的行為,這裡詩人不說憶胡處士,而借用袁安代指胡處士,意在說明胡處士和袁安一樣身處困窮仍然保有高潔品性,表達出詩人對胡處士的仰慕之意。

  【點睛】第1題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詩歌的理解,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鑑賞,其中A項鑑賞詩歌首聯內容,B項鑑賞詩歌的語言及用典手法,C項鑑賞詩句作用及寫景角度,D項鑑賞詩歌尾聯的內容及藝術效果。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瞭解作者身世經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後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麼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麼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