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托爾斯泰》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五月托爾斯泰》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試題內容: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7-12題。(19分)

  (l)西北的五月,夏天已然開始。

  (2)臨窗望去,遠遠近近的綠,已經不再是東躲西藏的樣子了,各種顏色的花朵次第開放,滿足了人們眼睛的慾望,但大大小小的槐樹仍舊沉浸在冬日的回憶裡,鐵桿鏽枝,不動聲色。雨不再是春天的貴客,進入五月,便一場接一場紛至沓來,空氣變得潮潤清新,天空顯出明淨的藍,一塵不染,太陽在中午會無所顧忌的熱烈,以至於愛美的女孩子穿上了吊帶短裙。五月的光與色每天都是新妍的,可是槐樹還在矜持著自己那身裝束,彷彿它在提醒人們,在玉月的欣欣向榮裡,不要輕易忘記不很遙遠的冬季。於是,敲擊鍵盤的手指,不覺就觸控到了一個風雪之夜,這個風雪之夜,使一個火車小站,在極短的時間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3)就在不停的疑惑或者期待中,槐樹綠了,鮮活的綠遮蔽了去冬凋零在枝頭的一團團灰黑色葉子。正在想,你也該綠了,槐花便就一夜間綻放了,一簇簇一片片如雲似彤。走在槐蔭路上,淡黃的花瓣繁亮如星,灑落滿地,似乎是要吻遍腳下每一寸土地。這時,人們在槐香的氤氳裡頻頻仰望,直讓人感到,一種久積的美麗欣然問世,不是扭扭捏捏,不是嫋嫋娜娜,而是義無反顧的傾情奉獻和技壓群芳的雲蒸霞蔚。可是越是這樣,越讓人把它和冬季連在一起。那個夜晚,有風,有雪,有一個老人踽踽獨行…“.傷痛由是在暗黑中緩緩瀉流。

  (4)托爾斯泰造訪歲末的火車小站,本不應該驚奇,與社會底層的勞動者打成一片、生活其中,早就是他平常的'舉動。驚奇的是與妻子激烈吵架之後才有了這樣一次出而不歸的悲劇;僅僅會是意見不合,還是另有隱情?世人猜忌紛紜、言難盡衷。然而世人公認不諱的是,托爾斯泰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作家;他是用如椽之筆構建了俄羅斯文學大廈的巨人,《戰爭與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懺悔錄》、《復活》等作品,使世界現實主義傑作的行列輝光四射。毋庸置疑,他應該享有世界聲譽,同時也應該享有家人不可忽視的尊重和悉心照顧。可是他不是在自己家裡安然長逝,是在一個偏僻的火車小站——阿斯塔波瓦——巨星隕落。八十二歲,憤然棄家;夜色晦暗,風雪悽迷……當時是怎樣一種情懷?誰能解析他思想深處的愴涼?他一生不倦地用筆熱戀和親吻俄羅斯,想必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所以才決心以暮年之軀,徹底融進平民的行列?事實是,事實正是如此。

  (5)燈下黑,是中國極具哲理的一句俗語。托爾斯泰的思想之光能為世人導航,卻無法撥亮身旁親人的眼睛。暮年的日子,他是否感到心灰意冷?抑或就是對錢財充滿了極大的憤慨和仇恨?他要散盡千金,與民平等,障礙來自家庭,“戰爭”的硝煙與“和平”的橄欖枝很難統一。

  (6)托爾斯泰生來就是地主,世傳財富讓他一生富有,可他卓爾不群,解放農奴,熱衷教育,不僅參加了高加索和克里米亞兩次戰爭,而且在掙脫紙醉金迷後,甘願過平民化的生活,特別是晚年,竟至於從事體力勞動,澆園耕地,自食其力,並希望放棄私有財產和貴族特權,妻子索菲雅堅決反對,衝突頻頻升級,當然還有她對情愛的偏狹和嫉妒。

  (7)托爾斯泰走了,離開他的莊園,走在歲末的風雪之夜裡,直至消失。

  (8)後人遵照托爾斯泰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一個森林裡,慕上不設任何標記。魯迅說:“愈是無聊賴,沒出息的腳色,愈想長壽,想不朽,愈喜歡多照自己的照相,愈要佔據別人的心,愈善於擺臭架子。”我們由此來看托爾斯泰,可見他的睿智決不同於常人。托爾斯泰用自己思想藝術的不朽,鑄就了歐洲十九世紀文學的峰頂。奧地利·茨威格在《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中寫道:  “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這塊將被後代永遠懷著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聖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蔭裡……”

  (9)那個開滿鮮花的長方形土堆,一準就是五月天幕下的大景緻、大美麗,柔弱的草棵子濃密嫩綠,高大的樹木頂天立地,忽然想,這高大的樹木應該或者就是槐樹吧,在這溫熱的五月裡,槐花噴薄而發,玫紅的,淺黃的,乳白的,晴天滿樹霞光,雨天落英繽紛。那樣樸素的墓冢,唯有鮮花能夠裝扮它。

  (10)鮮花開在五月裡,五月沒有不開的鮮花。

  (11)五月,沒有空白,蓬勃熱烈。

  (12)千萬朵花兒簇擁住一個小土堆,誰也說不上哪一朵花兒會在什麼時候,含一滴淚,悄然滑落。

  (13)我們的心,總不免隱隱疼痛:風雪中一個耄耋老人在行進,家人不知,親人不至,幸好有一位崇敬他的鐵道工人……他沒有走遠,他是融在了廣袤的泥土當中了,是走進五月的鮮花叢中了;五月飄落的槐花,宛若就是那個夜晚為他送行的雪花。

  (選自《中國散文家》有刪改)

  7.第(2)段畫線詞“矜持”的表達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第(3)段描寫槐花一夜的綻放,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根據(4)一(6)段文字,作者從____和____兩個方面高度評價托爾斯泰的偉大。(2分)

  10.下列對槐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中用槐樹的高大和槐花的美麗烘托托爾斯泰的崇高和睿智。

  B.文章寫托爾斯泰,從五月的槐樹寫起,託物言志。

  C.彭開頭寫槐樹,是為下文寫托爾斯泰的墳墓作鋪墊。

  D.文章透過寫槐樹,側面描寫反襯墓地的樸素和簡陋。

  11.根據第(4)段文字,展開合理想象,描述托爾斯泰“當時的情懷”。90字左右。(5分)

  12.聯絡全文,從結構和內容兩個角度,賞析第(13)段的畫線句。(5分)

  試題答案:

  7.(2分)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五月世間萬物都在發生變化一,槐樹卻竭力保持自    己莊重的樣子。

  8.(2分)表現槐花的美麗絢爛,與後文托爾斯泰出走在那個寒冷晦暗的冬夜景象形成對比,與後文寫托爾斯泰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相輝映。

  9.(2分)文學成就(或“文學貢獻”)平民思想(或“放棄私有財產與貴族特權”)

  lO.(3分)A

  11.(5分)把握“當時的情懷”的關鍵是理解托爾斯泰為什麼離家出走以及他的思想動

  態。他想放棄私有財產與貴族特權,妻子不但不理解,反而堅決抵制,他內心既憤怒,又蒼涼,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卻還抱著以死明志的決心,堅決抵抗不合理的貴族特權制度。(要求:能夠聯絡上下文,想象合理,描述生動,90字左右。)

  12.(5分)在結構上,既和開頭呼應,(1分)又點題。(1分)在內容上,用詩意的語言和比喻的手法,昇華了文章的主旨,(1分)讚美了托爾斯泰的平民思想,說明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1分)借槐花表達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懷念和敬意。(1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