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閱讀答案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閱讀答案
①唐代經濟、政治、軍事以及文化諸方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它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由前期向後期的轉變。但這些變化,或者說這些變化中的最重要部分,乃是對東晉南朝的繼承,我們姑且稱之為南朝化。
②唐代中葉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募兵制代替了包括府兵和兵募的徵兵制,東晉南朝兵制的發展傾向是由世襲兵轉向募兵制,因此不妨說唐代軍事制度的變化乃是對南朝兵制的繼承。如果說普遍徵兵制的基礎是大量自耕農的存在,那麼唐代募兵制則是與莊田制的發展以及大批自耕農客戶化相聯絡的。
③唐代政治、文化上最活躍的人物是進士出身者,過去士族在政治經濟上的特權逐步為進士科所取代。進士科最重文學,而重視文學正是南朝的風氣。
④唐代學術風尚的變化也呈現出南朝化傾向。早在南北朝後期,南學已經北漸。隋唐間,經學尊南抑北乃至舍北從南蔚為風尚,貞觀中孔穎達奉命撰寫《五經正義》,《周易》,《尚書》,《左傳》皆舍北從南。開闢唐代中葉思想學術變化的韓愈、李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南朝經濟注重義理的繼承和發展。至於文學的南朝化則更早也更顯著。南朝後期大家,前有沈約、任昉,後有庾信、徐陵,都是魏末齊周文人寫作的楷模。直到唐代前期,活躍在文壇上的所謂初唐四傑,仍是師法南朝後期的徐庾體。唐代中葉韓愈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乃是對文學南朝化末流的反響。關於唐代書法方面十分顯著的南朝化傾向,則為人所熟知。這裡還要順便提及,早在北魏孝文帝全面推行漢化政策時,自東晉至南齊承繼並發展的漢魏以降的典章文物,經由劉芳、王肅等人傳至北魏,為孝文帝所企慕和接受,後來構成隋唐制度的一個重要淵源。對之陳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早有詳確論證,不必贅述。
⑤總之,由於晉末動亂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北方封建社會的發展走上了一條特殊的道路,從而與直接繼承漢末魏晉傳統的南朝出現了顯著的差異。唐代的變化,應該說是最重要部分,是對東晉南朝的繼承。當然,我們決不能把唐代發生的變化都歸之於繼承南朝。有一些變化並見於南北朝,比如納錢和納庸代役和科舉制的萌芽便是。又如唐代職官制度的顯著變化乃是使職差遣官的產生,這完全是一個新的變化,我們在南北朝都看不到這種現象。至於生活、藝術方面,諸如服飾、飲食、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等,據近代人考證,在頗大程度上接受了國內西北諸民族和國外天竺、波斯東教的文化。這種被稱為胡化的現象大抵起於北朝。我們這裡只是相對而言,最足以反映歷史發展過程的方面是南朝化或南朝因素。(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1、下列不能體現唐代南朝化傾向的一項是
A、唐代莊田制的發展及大批自耕農的客戶化促使募兵制代替徵兵制。
B、貞觀中孔穎達奉命撰寫《五經正義》《周易》《尚書》《左傳》。
C、唐代經濟、政治、軍事以及文化諸方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中最重要部分,是對東晉南朝的繼承。
D、唐代前期活躍在文壇上的初唐四傑的創作風格及唐代中葉著名的.文學運動古文運動。
2、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在學術風尚方面,隋唐間就已經出現了南朝化傾向,到唐代中葉,韓愈、李翱又繼承和發展了南朝經濟注重義理的風格。
B、師法徐庾體的初唐四傑和倡導古文運動的韓愈表現出對文學南朝化末流的反響。
C、唐代納錢和納庸代役並見於南北朝因此不能把唐代發生的變化都歸之於繼承南朝。D、早在南北朝後期,南學就已經流入北方,到了唐代,更是從軍事、政治、文化、學術風尚等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南朝化傾向。
3、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唐代職官制度的顯著變化與南北朝均無明顯關聯,而生活、藝術方面則與北朝有著直B、漢魏以降的典章文物是經由劉芳王肅等人的傳播及魏孝文帝的重視,最後構成了隋唐制度的一個重要淵源。
C、唐代政治、文化上最活躍的人物是進士出身者,進士科最重文學,而重視文學正是南朝的風氣,因此可以說唐代政治文化上顯出南朝化傾向。
D、南朝後期大家,前有沈約、任昉,後有庾信、徐陵,都是魏末齊周文人寫作的楷模,可見,當時南學就已經影響了北方的魏、齊。
閱讀答案:
1、C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