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全詩翻譯賞析

李白《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全詩翻譯賞析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兩首。這組詩當作於賜金放還之後,既是安慰受貶謫的友人,也表達了同病相憐之感。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

  【其一】

  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其二】

  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

  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

  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

  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①合:彙集。

  ②京兆:唐時京兆府,治所在今西安市。轄境相當今陝西秦嶺以北,乾縣以西,銅川以南,渭南以西地。

  ③量移:唐時官吏貶竄遠方,遇赦改近地,謂之量移。

  ④東陽:今浙江金華。

  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

  這兩句寫的是山間五月的景色——猿嘯之聲與溪水流淌之聲彙集,愈顯悲悽;山風吹來,松濤呼吼,這五月的山間,還真有點寒意。狀景之寒涼,寓謫人心境之不佳,含蓄蘊藉,餘音耐詠。

  譯文:

  【其一】

  潮來朝去,終歸大海,你卻被流放到東吳。

  我們此地相逢,彼此各有酸楚,相對淚漣漣,猶如斷線的`明珠。

  【其二】

  聽說金華渡口,東邊有五百個河灘。

  那裡的風光比若耶溪好多了,你就別嘆息路途艱難。

  兩岸猿嘯千里,五月山風依然寒冷。

  待來年,我們哥兒倆再攜手搖船遊覽新安江。

  評:

  這兩首當作於李白賜金還山之後。“日南珠”是神話故事中的事物。《洞冥記》裡說,離長安九千里的日南之地,“人長七尺,披髮至踵,乘犀象之車。乘象入海底取寶,宿於鮫人之舍,得淚珠,則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日南珠是神話中的淚珠,很難得,當然很寶貴。由此可見詩人與韋參軍的情誼之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