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走進民俗博物館優秀作文

【推薦】走進民俗博物館優秀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進民俗博物館優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進民俗博物館優秀作文1

  做完了週日的作業,媽媽要帶我去洗澡。我心裡愜意極了!

  雖然從我家到澡堂大約需要二十分鐘的路程,但我並不覺得遠。一路上,我和媽媽開心得說說笑笑,欣賞著變化多端的風景,不知不覺就到了那裡。

  澡堂裡的人不是很多,但異常悶熱。我在淋浴裡衝了一會兒,玩夠了水,感覺累了,就蹲在地上。水不停地敲擊著我的脊背,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像一種背景音樂,又像一首催眠曲,我不禁想昏昏欲睡了。

  突然,耳邊傳來一位老奶奶溫和的聲音:“小姑娘,幫我搓搓背吧!”

  這突如其來的求助,立刻趕走了我的睡意,我不禁抬起頭,映入我眼簾的是老奶奶那慈祥的面容,懇切的眼神。我仔細地打量著她,只見她坐在一個黃色的塑膠凳上,弓著背,稀疏的花白的頭髮貼在頭上,十分疲憊的樣子。她眼巴巴地看著我,嘴角掛著和善的微笑。

  我不禁想起了爸媽和老師的教導,要孝敬老人,幫助有困難的人。於是,我把老奶奶的澡巾戴在手上,使出了吃奶的勁,搓呀搓呀,老奶奶誇獎我搓得真舒服。周圍的人都扭頭看著我,還以為我是老奶奶的親孫女呢。我抬頭時,不小心碰到了媽媽的眼光,她用含笑的眼睛看著我,並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我搓得更起勁了,在我的努力下,老奶奶脊背的每一個地方都讓我一點不落地搓淨了。

  我的睡意全無了,心中有一種美好的感覺在盪漾,在澡堂裡,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這就是助人的快樂。我們常說:幫助他人,快樂自己。今天我感受到了。

走進民俗博物館優秀作文2

  週六早晨,雨過天晴,清新的空氣瀰漫在大地,春的氣息撲面而來,根據寶雞日報小記者團的活動安排,我和媽媽來到了寶雞民俗博物館,很遠就看到了老師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已經在等候我們。經過分組,我們就開始了寶雞民俗博物館的參觀之旅。

  走進博物館,我就看到牆壁上的雕刻和繪畫,一股濃郁的寶雞風情盡顯眼前,順著樓梯下去,眼前豁然開朗,裡面有許多代表寶雞農耕文化的物品,接著我看到一群人,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好像被施了魔法似得。通過了解我才知道,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彩繪出來的,我們寶雞人真了不起。我們繼續參觀“西府人生”部分的“人之初”、“婚嫁娶”、“福祿壽”三廳,參觀到了“婚嫁娶”,一進去就看到了一臺花轎和一個騎著馬的'新郎,一幅吉祥喜慶的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這一幕真實的表現出我們西府人對美好生活的態度和嚮往。

  接著又來到了“寶雞風尚”主題展廳,瞭解到了更多的寶雞人文歷史和“非遺”保護專案,皮影、馬勺、泥塑、鳳翔剪紙,這些都展示出了寶雞人在生產生活中祈福、求美、尋樂的心願和很高的文化藝術底蘊,表現出了我們寶雞地域文化的源遠流長。最後陝西民間藝術大賽金獎得主、工藝美術大師張選武老師給我們現場講解了臉譜知識,手把手的教我們小記者畫馬勺臉譜,並進行了評比、表彰。

  活動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小記者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也收穫到了很多關於寶雞的歷史文化傳承,今天的活動真有意義,讓我回味無窮。

走進民俗博物館優秀作文3

  週日早上,我參加了《寶雞日報》小記者團的“走進寶雞民俗博物館”活動,既體驗了西府傳統文化,也參與“跟大師學畫馬勺臉譜”的活動。我收穫著知識的同時也收穫著快樂!

  我們開始了民俗之旅。一進寶雞民俗博物館大門,我便被恢宏的吊燈、以及兩旁以紅色為主的牆飾所吸引。抬眼看,一首《吼聲亂彈勁頭來》讓我感到西府文化的精髓:閒吼秦腔叫亂彈,低哼高吼成自然,抖擻精神唱一段,慷慨激昂震破天!我細細品味這一段描寫秦腔的詩段。嗯,它不愧是西府文化的精華,體現著西府秦腔的粗獷和豪邁。民俗博物館主要分為“西府人生”和“寶雞風尚”兩個區域,我們依次參加了兩個區域後。最後,迎來了此次活動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畫臉譜!

  我按捺不住心中激動,第一個走進畫臉譜的房子。今天我們畫的是包公臉譜,它的主色為黑色,襯托一些褐色和紅色。我們一邊認真聆聽著張玄武老師講有關臉譜知識,一邊認真仔細地塗繪著手中的臉譜。我原來以為會很難,上手後才發現只要用心,什麼事都可以做好。先勾線,填色…,一道道工序我認真的完成著。畫完之後,我看著手中的臉譜,瑕疵當然會有,但是這是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自豪感油然而生。雖然最後沒有評上最佳臉譜,但我不會感到氣餒氣,這一次沒評上,下一次我一定要評上!

  歡樂的民俗之旅結束了。這次活動不但讓我瞭解了更多的民俗知識,也提高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有了一張自己繪製的臉譜,真可謂是“一舉三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