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密碼》讀後感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

  每一個自我,都是神的創造。——約翰艾克里斯爵士。

  很高興能在能在很短的幾天內看完《達芬奇密碼》這本書,因為即使是用中文印刷,它也是厚厚的。儘管它是一部長篇小說,但它所敘述的,不過是一個夜晚發生的事罷了,而這一夜,卻是決定了歷史長河流動的方向。

  基督教問題在國外一直是個熱點,這本書就是圍繞宗教來展開它的故事的。深夜裡,巴黎盧浮宮博物館館長被人槍殺,他死前最後的掙扎是用自己的身體擺出了達芬奇著名的畫作《維特魯威人》(就是“黃金分割比”那一幅)的模樣,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關於達芬奇畫作的密碼符號,從而揭示了一個被塵封千年的,一直由一個神秘組織守護的秘密。

  在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發展的同時,作者又用他深厚的知識底蘊使讀者折服,其間每個人物的談吐都是作者豐富知識的積累和濃厚的人生閱歷的流露。讀這本書,可以說讓我對宗教以及基督與了更多的瞭解。

  書中的兩大宗教組織——郇山隱修會和天主事工會為了一個秘密而互相爭鬥,那個秘密書中把它說成是“聖盃”,是一個會觸動世上每個基督徒心絃的“上帝之子耶穌有無後裔”的問題。

  仔細一想,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書中寫到的只是在眾多假設中選取了最戲劇化的一個:抹大拉的瑪麗亞是耶穌的妻子,並且他們還生有後代。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已無從考證,但就這一點而言,已經足夠引起傳統教會的憤懣了,教會認為耶穌基督是一個神,一個精神領袖,他不具有人性,只有純粹的神性,所以他不可能有妻子,不可能有子嗣。

  也許作為一個不篤信基督的人,我不會理解他們。但我一直在思索:為什麼他不能談戀愛、生兒育女?為什麼耶穌不能有人的天性??很簡潔卻很模稜兩可的回答是:他是一個神。神性,即人性弱點的對立面;在信徒眼裡,自己不能控制慾望,不能遠離罪惡,只有向神乞求解脫,面對人性的弱點與短肋,他們只有選擇迴避,從而“製造”出一個“完美無缺”的神,但是那個神的內在卻是虛無的,他有了一切人們所沒有的,他沒有人性,而小說中天主事工會恰恰是要透過找到並毀滅抹大拉的瑪麗亞的屍首來抹除耶穌生前的一切。

  真是虔誠但卑微的信仰,人們將自己缺失的賦予了神,但最終發現神也和人們一樣時,會覺得無限的空虛與無奈,寄託與希望的破滅流遍人的全身,給予人異樣的痛楚。但是信徒們有沒有想過把希望寄託在人身上呢,人會有過失,會有錯誤,但正因為這點,人才真實,人性才豐滿,也正因為這點,人類才不斷進化,社會才不斷進步,這也可能是作者希望我們所瞭解的真正的“神意的流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