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關愛留守兒童的個人工作計劃

鄉村關愛留守兒童的個人工作計劃

  篇一、鄉村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根據調查,目前,我村有留守兒童的學生共276人,其中女生118人。為進一步貫徹上級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切實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特制定東張營村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物件與主要目標

  (一)工作物件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實施工作的物件是在幼兒園、小學、初中的農村留守兒童。

  (二)主要目標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100%的留守兒童都有臨時監護人;

  3.3—6歲留守幼兒園入園率達90%以上;

  4.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三、主要措施

  (一)構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網路

  健全以留守兒童親屬為主體的監護網路,督促臨時監護人履行法律責任;積極主動地和鎮黨委、政府聯絡,建立以基層黨政組織為主體的行政村管護網路,健全工作機制;建立以教職員工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路,加強學校、臨時監護人、法定監護人與社會的密切配合,建立完善與監護人的溝通聯絡制度;建立以“五老”人員和志願者為主體的社會關護網路,在思想、生活上給予關心,扶助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建立以政法部門為主體的法律保護網路,切實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

  (二)建立學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兒童的機制

  1.摸準信息,建立“臺帳”

  對留守兒童進行摸底調查,做到清楚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清楚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清楚留守兒童病史狀況;清楚留守兒童父母的務工地點和聯絡方式;清楚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姓名、地址、聯絡方式。做到心中有數、工作明確,並及時分析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對策,切實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的困難。

  2.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3.真誠溝通,感受親情

  (1)開展談心活動和家訪工作。為留守兒童開展心理諮詢。建立班主任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制度,任課教師也要結合學習情況經常開展談心活動,用愛心呵護留守兒童,使留守兒童感到老師勝似父母、學校勝似家庭。班主任、任課教師定期進行家訪, 向家長或臨時監護人通報孩子學習、生活情況,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每次家訪後均要寫出有質量的家訪報告。

  (2)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聯絡。認真辦好 “家長學校”,對他們進行培訓,並利用廣播、電視和網路開闢家教陣地,指導家長和臨時監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孩子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加強“五老”隊伍建設。聘請8位老教師為校外輔導員,充分發揮好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的特殊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網咖、遊戲廳的監督工作。引導留守兒童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防範不良行為,快樂健康成長。

  (五)建立留守兒童服務機制

  要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積極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各種幫扶活動。邀請“五老”當好校外義務輔導員,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和成長教育的 “大手牽小手”活動;開展心手相連”結對幫扶活動;做好關愛和服務工作,使每一名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都能“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篇二、鄉村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向前邁進的步伐的不斷加快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外出務工的人數與日俱增,留守兒童一族日益龐大,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切實為留守兒童成長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

  二、活動宗旨

  加強對我校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管理,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並在生活上予以幫助,讓留守兒童感到學校就象家一樣溫暖,讓留守學生與其他孩子一樣幸福健康地成長,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三、工作目標

  針對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使他們快樂幸福地成長。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設立職能處室,加強統一管理

  設立關愛留守兒童之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及聯絡卡制度

  各班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絡卡,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絡,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路。

  3.實施優秀生結對幫扶後進留守兒童制度

  採取學生與學生結對、“兵教兵”的辦法,開展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安排成績優秀同學與受導留守兒童同桌,提醒、督促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餘當小老師,幫助改進學習方法。隨時隨地對留守兒童給予學習上的指導生活上的幫助、不良行為的監督與矯正,並將輔導程序與效果反饋於教師,讓受導留守兒童得到更多的親情化的學習輔導機會。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物件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學生家長。配對幫扶教師和學生家長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幫扶學生家長成為“代理家長”。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將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經常與“留守兒童”談心,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建立完善班級考核和教師考評制度

  為切實加強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學校將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班級和教師進行考核,年終評出留守工作先進班及先進教師,並將考核結果與校文明班評比、教師的評先、評優掛鉤。凡工作不夠認真深入的不得參加學校的評先、評優活動。

  (二)真情關愛,開展“八個一”活動。

  1.建好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學校建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佈置做到溫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檔案資料櫃並分班級存放本校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檔案袋,有一部電話機、一臺電視機、一臺計算機,有一定數量的體藝器材,有可供閱讀的圖書,並利用時間組織留守學生在“家”中開展活動。

  2.開通一部親情電話

  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設立專線,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與家長聯絡、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開展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

  各班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成績測試和身心調查,讓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當“小老師”,幫扶一名潛能生學習,使他有成就感,給學習成績差的留守兒童和其他潛能生安排一名小夥伴——學習上是好幫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課時提醒、督促其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餘時幫他完成作業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快樂時和他聊天,為他排憂解難。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4.落實一名愛心媽媽(或愛心爸爸)

  給每位留守兒童落實一名愛心媽媽,愛心媽媽每週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一週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或家長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節假日請留守兒童有潛能生到家做客,使留守兒童透過愛心媽媽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

  5.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開展多姿多彩的人文關愛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6.組織一次遊覽活動

  學校不僅要在學習上、生活上關心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更在活動上給予優先。根據留守兒童的特點每學期單獨開展一次春遊、野炊、赴工廠參觀等校外遊覽活動,使他們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社會的關愛,感受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巨大變化。

  7.搭建一個陽光舞臺

  各班要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學校的“兩體一藝”活動。學校搭建陽光舞臺,定期舉行隊活動、書畫展、演講比賽、大課間等各種活動,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8.寫一封親情書信

  愛心媽媽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五、活動要求

  1.各位教師要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必須全身心投入這項活動,紮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2.各老師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此項活動,確保活動收到實效,並按照愛心媽媽職責條款,認真履行,讓學校所有留守學生都得到溫馨的關愛,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篇三、鄉村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級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檔案精神,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留守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5%;

  4、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5、留守兒童家長家教知識普及率達95%。

  6、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示範學校。

  三、主要措施

  (一) 健全機制,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規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學校辦公室、教務處、少先隊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上下聯絡和溝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協作,切實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開展談心制度。

  學校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絡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絡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絡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絡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絡卡的有關內容。透過聯絡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絡,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路。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物件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配對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師成為“代理家長”。凡在校的留守兒童,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非寄宿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4、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建立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絡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留守兒童在校期間遇到突發事件,要30分鐘內告知委託監護人,1小時內告知在外務工家長,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鄉黨委政府,以保證留守兒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諉。與教職工層層簽訂學校安全工作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5、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為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工作目標體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班級、部門和教師進行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職而造成影響的,師德和年度考核定為不合格並給予經濟處罰。

  6、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透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透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7、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著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積極探索利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引導留守學生走過人生髮展時期。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資源,開設心理諮詢室,建立溝通心靈的綠色通道,給學生以心理諮詢和輔導。切實提高留守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著力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性。要定期舉行文藝、體育、科技和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歡樂和睦、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學校、班級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要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按政策納入“兩免一補”計劃,免收雜費、書本費。學校積極與社會各屆聯絡,爭取社會資助,以結對幫扶、捐助、辦春蕾班、“社會媽媽”等形式,為更多的貧困留守兒童提供幫助,確保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三)、不斷總結,促進“關愛”工作深入高效開展。

  學校要不斷讀對工作情況進行總結,積累經驗,以利於今後更深入、更高效地開展“關愛”工作。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討論並制定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2.開展教師家訪和學生談心活動。

  三月份:

  1、留守兒童資訊更新

  2、成立學校關愛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專班。

  四月份:

  1.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2.檔案資訊更新。

  五月份:

  1、召開一次留守兒童家長會。

  2.繼續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3、留守兒童“五一”聯歡會。

  六月份:

  1.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活動。

  2、留守兒童減免落實情況檢查。

  3.留守兒童“六一”慶祝活動。

  4.留守兒童工作經驗交流及論文撰寫。

  七月份:

  1、班級及學校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2、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整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