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小燈泡電阻評課稿範文
測量小燈泡電阻評課稿範文
有幸,參加了優質課評選的觀摩,確是大開眼界!優秀選手們的課,深深折服了在場的我,讓人聽來,深深感嘆!妙在各有奇趣,都有不同的閃光點,現在就鄒老師的一堂課談談我的收穫:
一、激趣匯入,創設情景:
興趣是人要求獲得新知識的一種積極的心理表現,它對於順利取得知識,推動不斷學習是一種強大的助推劑。上課伊始鄒老師運用一個小仙女棒匯入,優美的音樂,華麗的彩燈在小電動機的帶動下徐徐轉動,給學生的感覺——美。接著老師從容地給串聯的燈絲加熱,音樂聲音減小,彩燈轉動變慢,學生的求知慾也被調動了起來。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達到好的教學效果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
二、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整堂課從發現問題、猜想、到猜想的評估、設計實驗、評價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總結規律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老師在其中只是起到了穿針引線的引導作用,課堂的主角是學生,而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如:實驗電路圖的得出,是有學生自己設計,兩種方案:一種是透過改變電源電壓的途徑來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來實現多次測量;一種是透過滑動變阻器改變燈泡兩端電壓來實現。不是告訴學生應該用哪種方法,而是讓學生去分析哪種方法更好。學生變成實驗的設計者,而不是操作者!
在學生討論“為什麼相同規格的燈泡電阻不同”的時候,鄒老師注意瞭解不同小組的看法,在交流的過程中先讓猜想不合理的小組交流,透過同學們的評價,將不合理的猜想一一排除,最後讓學生交流“可能是燈泡的亮度對電阻產生了影響”,猜想是否成立,可以透過實驗去驗證。這樣使學生的交流具有層次性,給足學生思維和體驗的空間。
三、課堂設計之巧妙
巧妙的課堂設計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和潛能,更能輕鬆地突破難點,它應該說就是一堂優秀的課的亮點所在。本節課鄒老師在給學生總結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的時候,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說然後歸納,而是讓學生做小醫生,透過剖析已經連線好的電路出現的問題和故障,簡單明瞭地讓學生知道了連線電路應該注意的問題,設計——巧。鄒老師在設計第一個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實驗時,將傳統2.5V規格的燈泡換成了3.8V,實驗一的環節中給不同小組分別安排一節、兩節、三節電池。加三節電池也不會燒壞燈泡。透過這一改變,使得各小組所測的電阻差異更加明顯,學生更易發現問題。實驗二的環節中,使小燈泡的電壓的變化範圍增大,讓學生更容易的發現規律、得出結論。設計——妙。在突破難點:小燈泡的'電阻變化時由於溫度的原因的時候,鄒老師利用測溫槍測量不同亮度的小燈泡的溫度,這樣做要比用手來感受更準確、更直觀,引導學生快速有效地得出實驗結論,新穎獨到!設計——新!靚!
當然鄒老師的課也存在一些瑕疵,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實驗過程中對學生的突發情況準備不是很充分,如:當學生出現實驗電路圖不太熟悉的時候,課堂有點慌亂.
二、整堂課的節奏存在前松後緊的問題,在後期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實驗的時間不夠充分,有點趕時間的嫌疑。課堂時間掌控還需加強!
總之,在本堂課中,鄒老師的情景匯入新課方法新穎,課堂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識、合作探究實驗方案親自進行動手操作並從中獲取新知識的好習慣,讓他們成為正真的課堂上的主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驗中,真正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提高實驗探究的能力。透過學習,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