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讀後感

《居里夫人》的讀後感

  優秀的文學作品讓我們的精神世界陽光明媚,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和愉悅。樹下燈下,一書在手,時間便在那一刻凝固;讀之思之,歲月便化作一種力量。繽紛的青春有書為伴就能收穫雋永的真情。睿智的思考,讓你的花樣年華多一些感悟;多次經歷,多一點成長。

  初讀《居里夫人》是,並不懂得居里夫人對物理研究的不懈堅持,但是在品了一遍又一遍後之後便解開了心中的點點不解。

  瑪麗·居里著名的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發現釙元素,測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兩度獲得諾貝爾獎,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瑪麗·居里是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女性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了學獎的科學家。

  起初老師讓讀《居里夫人傳》時,看了一遍書,覺得無聊透了,可是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時,便覺得居里夫人真是所有女性的偶像,即使她的名字光耀著整個物理界,可是她卻視名利為糞土將自己的所有的獎牌給女兒當玩具,我剛開始只覺得是土豪啊,要我肯定當寶貝的'放起來,哪還讓當玩具玩啊。近百年來,居里夫人的名字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她的形象已逐漸成為一種符號化的象徵。

  我剛開始認識居里夫人是在初中的課本上,當時學了課文只覺得她很偉大,在簡陋的棚屋裡,用幾噸的礦渣只煉出了幾克的鐳,在她實驗的破舊棚子裡沒有通風排氣裝置,然而進行化學分析難免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不得不搬到院子裡去做實驗,颳風下雨亦如此,奮力工作的纖細身影,才是她一生最應該被紀念的影像。

  於居里夫人我只能引用她自己的話“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一件事情是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