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幹部訪惠聚個人思想總結

基層幹部訪惠聚個人思想總結

  【一】基層幹部訪惠聚個人思想總結

  在走訪的近三個月裡,印象最深的有四次流淚的時候。一次是在退休職工沈統斌家,聽他講述老兩口如何含辛茹苦拉扯四個孩子長大的故事,為了省錢,自家修建住房時,沒有請人幫忙,從備料到蓋房,全是夫妻倆自己幹活。為供孩子們上大學,他們一家人一冬天只燒不到一噸煤,為了節約開支,他們就常到附近工地上揀廢棄的煤渣,裡面加上土,團成煤球,將就著燒一冬天。講到大女兒考上了一個好學校,因家裡沒錢,就另選了一個不太理想但有助學金的學校上了四年大學時,他情不自禁地流淚了,那是一個父親在內心深處對愛女的愧疚,對自己沒能幫我女兒實現夢想的無助.我也禁不住流淚了,基於對一個勤奮好學的女孩沒能即時實現理想的惋惜,對一個父親內心的理解。普天之下的父母,為了孩子所承受的煎熬和辛勞之苦,是兒女們一生都難以報答的恩情。聽完他的講述,工作隊員和沈統斌一家人的心貼切得更緊了。

  在老伴剛剛出車禍去世的楊承財家,見到工作組人員來訪,老人淚流滿面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他拉著我們看他老伴的照片,講述老伴出車禍去世的過程,帶我們看兩人每年都一起種的菜園,老人失去老伴才一個多月,還沒有從痛苦中走出來,兒女們因為工作忙,不能時時陪他,而他每天就在大院子裡獨自回憶幾十年兩人相濡以沫的生活,為他們的相守、為他們的感情、也因為孤獨,老人淚流不止。我們也忍不住流淚了,想著如何安慰這位孤獨無助的老人,以後該多來看看老人。

  站在袁寶安家的大門口,聽著馬上要出去打工的袁寶安妻子,向我們講述自己現在要努力幹活,掙錢還帳時,我們問還什麼帳,她說,是給女兒看病借的帳,問及女兒的病情,她哭得很傷心,這讓我們始料不及,趕緊拿出紙巾給她拭淚。原來,去年她們17歲的女兒,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了。我們默默聽她述說,感受著這位深愛女兒的`母親破碎的心,看到她失望無助的樣子,和她一同流淚,囑咐她現在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太累太急了,回頭我們也幫忙想想辦法。後來,我們瞭解到,火箭農場去年已經號召社會各界向她女兒捐款,幫助治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勤去她家,多安慰這位受傷的母親,鼓勵她堅強面對生活的沉重打擊。

  第四次流淚,是在貧困職工向心民家。他患有腦梗,記憶力嚴重下降,每天要服用大量治療藥品,年過五旬的他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無法種地。妻子莊會芳和大女兒向小琴兩人兩耳失聰。兒子向毅去年離了婚,這些都加劇了這個家庭的困難,一家人的生活窘迫不堪。兒子向毅最近情緒不穩,常因觀點不同引起言語衝撞與父親產生了隔閡。

  得知情況後,工作組一方面及時與連隊和社群溝通,爭取把向心民及妻子兩人的低保在最短時間內辦好。又為其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用品,幫助向新民一家渡過難關;另一方面透過做思想工作,引導交流,加深了向興民和兒子向毅之間的溝通,彼此有了更多理解和包容。向毅講到他離婚時,為女兒著想,他忍痛同意孩子由女方撫養,他每月提供500元生活費。當兩歲的女兒得知再也不能和父親、奶奶、爺爺生活在一起時,在離家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哭了整整一夜,聽到這兒,我們流淚了,為一個幼小心靈要承受如此的痛苦而心疼難過。離婚後的向毅經歷著一個個不眠之夜,無法排遣對孩子無盡的思念。我們默默祈願全天下的父母,不要讓幼小的孩子承受如此的離別和痛苦。願天下兒童都能在父母身邊快樂成長。我們也將盡力幫助向毅儘快從過去的痛苦中走出來,找到新工作,撐起全家人的一片天。

  走訪近半年,我們每天走家串戶,來往於居民區之間,聽著各種述說,分享著每個家庭的幸福,傾聽著每個家庭的煩惱,感受著個別家庭的不幸。這本身就是對我們的一種教育,在分享中更加珍惜生命的饋贈,在傾聽中更加體諒百姓的疾苦,從而更堅定了我們沉下身子、察民情、解民憂、為民服務的決心。

  【二】基層幹部訪惠聚個人思想總結

  自治區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幹部下基層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疆各級機關將抽調20萬名幹部,開展為期3年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為此,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也展開了這次活動。機關幹部為什麼要下基層?一個“下”字,形象地道出了“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主要形式。

  “下基層”,不僅是培養幹部群眾觀念,錘鍊幹部過硬作風,提升幹事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壯大基層工作力量,解決基層熱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舉措,是一項利黨利民的“雙贏”之策。“訪民情”是主要途徑,“惠民生”是重要舉措,“聚民心”才是根本目的。難題有哪些,該如何有效解決,需要黨員幹部們從基層找答案。

  我們這次2000多名領導幹部參加了三天的培訓後,把我分配到克拉瑪依區天山街道風華大西溝,報道的第一天就參加天山街道組織的服裝展示活動,第二天上午參加了學雷鋒活動。我跟隨社群領導下到基層群眾進行走訪,這次走訪活動使我認識到了很多問題,心裡更有很深的感觸。

  只有以謙虛務實的態度,經常到群眾中看一看,聽一聽、聊一聊,和他們拉家常、交朋友,才能聽到廣大群眾反映的,民意,要以“能幫則幫、解決問題”的進取態度,積極向社群居委會,和上一級主管部門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協助制訂解決方案,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才能得到他們的充分信任。心繫群眾,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真

  心實意為群眾提供服務,這樣才能收到群眾的歡迎,才能促進各項工作,更好的開展,也只有在密切聯絡群眾的過程中,才能實現發展與和諧的相互統一。只要我們真正帶著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轉變作風,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就會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擁護,就會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就會鞏固黨的執政之基,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