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不可以》600字讀後感
《大衛不可以》600字讀後感
近日,我們班開展了繪本教學活動《大衛不可以》。繪本中,大衛的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
大衛伸著舌頭,站在椅子上顫顫巍巍去夠糖罐;大衛一身汙泥回家,客廳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腳印;大衛在浴缸裡鬧翻了天,水流成河;大衛光著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頁面裡都有媽媽說的話“大衛,不可以!”
所有的孩子幾乎都犯過類似的錯誤,隨著ppt上大衛的誇張舉動不斷出現,孩子們一邊笑著,一邊忍不住喊出來“大衛,不可以”。
當繪本最後大衛把花瓶打碎了,躲在牆角哭。這時,我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大衛的媽媽看到大衛會怎麼樣?有的孩子說大衛的媽媽還是會說:大衛不可以;有的小朋友則表示媽媽會原諒大衛的,因為大衛都哭了,他已經知道自己錯了。
當最後媽媽緊緊地抱著大衛,我娓娓道來:是呀,雖然大衛的媽媽總是對大衛說不可以,但是媽媽還是非常愛大衛。接著我基於孩子的原有經驗,引導孩子將繪本的內容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的?你做錯事後,媽媽最後會原諒你嗎?媽媽非常愛寶寶,那你愛你的媽媽嘛?(愛)。
這時,有個孩子突然說:“老師,我也愛你。老師像媽媽。”聽了孩子的話,作為老師我非常感動。接著我便順著孩子的話題:“是呀,老師就是幼兒園裡的媽媽,小朋友就像老師的寶寶,無論你們做錯什麼,但是老師也會像大衛的媽媽一樣,原諒你們,愛你們!”這時其他的'孩子也紛紛大喊:“老師,我愛你!”“老師你們辛苦了”“我們會做乖寶寶的!”。
從孩子們一句句純真的話語中,可以看出接近孩子的繪本《大衛,不可以》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從中我也明白閱讀中的“經驗”的聯結與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幼兒的相關知識經驗被啟用後,接下來老師一步步的引導幼兒聯結他們已有的相關經驗,孩子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也就相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