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林業生產工作計劃範本

分散林業生產工作計劃範本

  分散林業主要是指個體獨立經營為代表的小規模林業,它在我國南方地區佔有很大的比重,直接關係著我國林業的整體發展情況。

  1分散林業生產的形成及其現狀

  1.1分散林業生產的形成

  全國解放之初,我國分散林業生產就形成並發展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形成了全民所有制的國有林業和農民個體所有林業這兩類不同性質的林業。然而,這種大量存有個體制林業生產的林業經營模式並沒有維持多久,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興起,個體林業也就逐步演化為集體所有、統一經營的“大一統”林業,再加上原有的全民所有制林業,這就形成了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具有中國特點的集中性林業,此種林業生產模式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開展與深化,我國林業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國有林業和集體林業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特別是集體林業變化較大,其主要變革在於大力推行生產經營承包責任制,即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使用權與所有權相分離,建立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與此同時,國有林業生產也進行了大量的經營創新,如職工承包經營,對外租賃經營等等。透過改革,初步理順了林業生產最基本的經濟關係,為我國林業新一輪發展創造了條件,但也促成了分散林業的最終形成。

  1.2分散林業生產的現狀

  分散林業生產在我國南方集體林區中十分普遍,這主要是因為在南方集體林區中集體制林業所佔比重較高的緣故。例如在我國的福建省,集體林業生產佔整個林業生產的80%以上,而在同屬於集體林區的浙江省,集體林業更是佔到全省林業的96%以上。其次,如前文所述,分散林業在這些區域比較集中,還與我國當前集體林業生產中所廣泛推行的承包經營制度有關,這也是造成我國南方集體區林業分散經營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儘管承包經營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其載體主要是單個林農家庭,其分散性是很高的。

  2分散林業生產的主要問題

  從我國林業生產的歷史變遷中,不難看出:我國林業生產(特別是集體林業)是一個由分到合,再由合到統分結合的發展過程。當前這種分散經營模式比較好地解決了在林地所有權不變的條件下,實現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問題,對林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面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際化大趨勢,分散林業生產仍存有不少的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組織化程度低,經營規模不經濟

  我國分散林業生產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而家庭則是社會中最小的組織,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一個一般性的家庭,其成員大致在3~5人左右,這是一種自然結構狀態,且每個家庭情況各不相同。但是,就是這樣單一的組織模式,卻要承擔林業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活動,顯然它在經營力量上是有限的,能力上也是單薄的,難以實現林業生產中必要的分工與協作,組織化程度較低是我國分散林業的重要缺陷之一。再從分散林業的經營規模上看,在很多地區,家庭式承包經營的林地面積一般都很小,上述的實地調查資料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小規模經營一方面排斥了合理的分工與協作,資源難以共享,另一方面也不利於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充分實現規模經濟。

  2.2管理水平不高,資源利用率低

  在經營管理上分散林業也同樣存有嚴重的弊病,這主要是因為家庭式經營及小規模生產所造成的管理上的問題。在實際的林業生產中,單個家庭的林業生產經營情況是不一樣,在管理理念上、技術水平上都有差異,因而其管理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有的經營者傳統思想嚴重,林業生產主要沿用老方法,管理手段相當落後,大多是手工操作,根本談不上科學管理;有的則是由於家庭人力不足而疏於管理;更有部分經營戶把林業生產當作副業,非正規經營,生產不做統籌安排,使之處於放任狀態,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其經濟效益肯定不會好,特別是對於那些立地條件差,管理難度高的荒山、遠山,更是任其荒蕪,無心經營,也無力經營。由於經營管理沒有到位,分散林業生產中,森林資源閒置浪費現象十分嚴重,此類情況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尤為突出。

  2.3林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融資困難

  長期以來在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我國林業主要是依賴於森林資源的自然生長力,常常是重取輕予,林業資金投入較少,這是導致我國林業發展長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種情況在分散林業中則更為明顯。當前,從分散林業投入資金來源方面看,其投入資金主要源自於經營者自身的積累。投入資金依靠自身積累,一方面是比較緩慢,另一方面是資金數量有限,不能滿足林業快速發展對資金的需要,影響其發展程序。此外,由於分散林業的小規模經營,使其在融資方面也存有不少困難,經營者個人或家庭出於資信等方面的原因,他們一般較難從銀行取得信貸資金的支援,更不用說透過國內外金融市場來籌集資金了,最終會導致林業生產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長此以往,勢必會制約分散林業整體生產水平的提高,不利於我國林業的長遠發展。

  2.4產品標準化低,市場競爭力弱

  生產主體細小化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林業生產各自為政,分散決策。在分散經營情況下,林業生產的決策主體主要是單個經營戶或單個林農家庭,生產什麼,怎麼生產就成了經營主體自己的.事,由於分散的經營戶不易得到準確的資訊,常使自己的生產處於盲目的境地。再者,千家萬戶分散生產,缺乏統一管理與監督,所以其林產品的品質很難做到一致,也很難實施統一標準,分散經營給林業生產標準化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進而會影響其林產品的市場化。標準化已是當今的世界潮流,是國際商貿一體化的重要表現。林產品標準化是對林產品結構、規格、質量及檢驗方法的技術規定,是一定時期和一定範圍內具有約束力的產品技術準則,也是林產品生產,質量檢驗,選購驗收和洽談貿易的技術依據,因而是林產品已成為國際貿易中一個重要的壁壘。要實現林產品標準化生產,必須要有相應產業組織來實現。然而,林業分散經營,十分不利於其產品的標準化,長遠看必將會影響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3分散林業生產適度規模化的對策

  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適度規模化生產對分散林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來實現,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加強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的程序

  森林資源資既是林業生產的勞動物件,也是林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受到極左思想的影響,對林業資源的管理卻十分薄弱,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森林資源的權屬不清。在我國,集體森林資源的所有權應該歸集體,國有森林資源的所有權應該歸國家,但是具體歸誰卻不明確,主體虛置問題嚴重。例如目前對集體林地產權主體應該是村集體還是村民小組爭議就很大;其二是價值量不明確,不管是國有林業還是集體林業,傳統意義上的森林資源,大都載明的只有實物量,而沒有載明其價值量,這樣就使得森林資源既無法入賬或進行核算,也不便於經營上的處理,必然就會影響到分散林業生產的適度規模化。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資產化管理工作。未來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工作主要在兩個方面:其一就是要依法界定林業經營者的產權,明確責權利,並且要依法保護所有者的權益;其二是森林資源的價值量核算問題,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就是要解決好它的貨幣計量問題,如何進一步明確其森林資源的價值尚有許多工作要做,只有弄清楚了林業資源的產權及其價值,才有利於實現分散林業生產的適度規模化。

  3.2積極培育森林資源市場

  分散林業生產適度規模化是建立在我國現有的林業制度基礎之上的,既要充分發揮當前我國林業制度的優勢,又要實現適度規模化,而且又不能像以往那樣完全依靠行政力量來實施,這就需要藉助於市場手段,充分利用市場這個大平臺來達到規模化生產,因而需要加大培育森林資源市場的力度,並努力使之完善。在森林資源市場建設中要重點培育林地市場,要倡導林地資源的合理流轉,並使之能夠向優勢經營者集中,這也是實現分散林業生產規模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建立並完善林地市場有許多好處:一是可以方便林地流轉,因為林地市場具有很強的資訊優勢,可以為集約化經營創造條件;二是有利於節約林地流轉的交易成本,提高林地流轉的效益,進而推動林地資源的合理流動,為林業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經營營造良好的環境。總之,只有構建並完善森林資源市場,才能有效地盤活森林資源存量,並透過市場這一平臺,達到森林資源的合理配置,才有可能適度地集中起來,實現林業生產的規模化。

  3.3林業生產組織創新

  分散林業生產適度規模化就是要把分散經營者組織起來,以提高其組織化程度,關鍵在於林業經營組織的創新,即要有適應規模化生產的林業經濟組織。分散林業經營基本特點是集中度低,不能發揮其應有的規模效應,因而就要設法提高其集約程度,組織的創新就是較好的途徑之一。林業生產組織創新主要方式有: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所謂縱向一體化就是以林業經營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依託,透過產供銷、林工貿一體化經營,將林業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這是引導分散經營者由小規模生產向規模化生產的一種重要組織方式。一般有鬆散型的“龍頭企業+基地+經營戶”模式和緊密型的“股份制龍頭企業+基地+入股經營戶”模式。另一種方式是橫向一體化組織方式,它是把分散的小規模經營的經營者直接組織起來的方式,這也是一種提高集中度的方式。橫向一體化經營的組織載體可以是以合作制原則組建的林業合作社,或股份制林業企業,也可以是不同型別的較為鬆散型的林業行業組織等。值得一提的是,發展股份制林業比較符合我國目前分散林業的情況。另外,各種型別的林業行業協會正在我國各地興起,其在促進林業生產適度規模化中的作用不可小視。

  透過一體化的方式來組織分散林業生產,有些地方已經在著手嘗試,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安徽的天方茶業集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項,該企業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林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茶葉及保健茶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幾年前,該企業就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了林業產業化經營的試點工作,建立了有機茶生產合作社,將茶農和企業連成一體。分散的茶農以各自的茶園地為基礎同公司聯合,企業則為茶農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援和服務。企業在具體運營中實行四個統一,即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結果實現了茶農與企業的“雙贏”。這種集約化經營的事例在很多省份都有,但大多還處在起步期。

  3.4大力發揮政府職能

  實現分散林業生產適度規模化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可以說這是林業生產的又一場新變革,在這一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很多,諸如林業產權問題、森林資源的市場問題及有關法律法規完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政府的作用。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政府的積極作用更是無法替代的,政府要在產業政策、財政金融、服務及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等方面,加強對分散林業的支援,以促進分散林業生產的適度規模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