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的優雅》中學生讀後感
《刺蝟的優雅》中學生讀後感
《刺蝟的優雅》中,門房荷尼和十二歲的天才兒童芭洛瑪的敘述,加上一棟巴黎左岸的高階公寓,構成了作者妙莉葉?芭貝里書寫孤獨的場景。故事第一章第一節《散播慾望者》以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帶出了一個小學畢業、出生於低下階層的門房-荷尼的秘密。
為什麼一個門房會說出馬克思的著作呢?讀者從故事的第二節〈藝術之神奇〉中可以看出,門房被那些住在高階公寓的中產階層(甚至是我們)想象為態度不雅,成天看電視,煮一些氣味濃烈的食物,身邊有一個肥貓呼呼大睡的形象。於是,做了這棟公寓二十七年門房的荷尼為了符合這些中產階層的想象,刻意把自己包裝為這樣一個具有“典型形象”的門房。
然而荷尼的'內心,其實是一位會為《魂斷威尼斯》而感動莫名,懂得欣賞小津安二郎電影每一個細節,閒時思考胡塞爾與康德,喜歡文學與靜物畫,內心充滿種種細膩情感的人。這就是對旁人諸多防備,外表一個刺蝟的門房荷尼,其內心的優雅之處。
故事的另一條主線是高階公寓的其中一位住客-十二歲的天才兒童芭洛瑪。她不滿家人的虛偽,認為生命、世界都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決定在十三歲生日當天燒燬自己的家,然後自殺。可是在十三歲來臨之前,她在老師與父母面前都扮演一個聰明而奇怪的小孩子的形象,而且寫兩本日記簿-“世界動態日記”和“深刻思考”。
一個本是博學多才的女性,一個本是對世界諸多批判的天才兒童,為甚麼要選擇隱藏自己,並刻意令自己符合其它人的想象呢?這就是這本書其中一個有趣的設定。一般在書寫工業社會人的異化、或階級對立的作品中,主角的處境往往會被描繪為單向地被充滿偏見、權力架構分明的社會壓迫,並無力反抗的慘況。然而這本書卻不是如此。
荷尼和芭洛瑪雖然生活在充滿偏見的地方,但她們並沒有完全失去自己的能動性,反而將藝術,包括文學、哲學、美學、音樂等,作為自己的武器,並自願選擇披上一層保護色,透過內心獨白冷然地嘲笑、批判這個塵俗世界,和當中種種虛偽、造作的人。所以越仔細窺探荷尼與芭洛瑪細膩的內心,越明白她們與世界的空隙,及藝術對她們的意義。她們處境的孤獨與她們內心的煩喧,交錯出種種藝術與現實的對話。
這本書精彩的地方除了某些具有深意的情節安排外,作者藉著故事人物對社會架構、文學、美學、歷史等各種藝術、美麗事物的評論,也引人入勝。作者自己在一個訪問中也說,有些讀者喜歡哲學的部分勝於情感的部分,令她十分驚喜。這就是歐洲作者的深刻之處,因為讀者看一本書的時候,其實正是看著一個作家思考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