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學生信用消費指數調查報告
上海市大學生信用消費指數調查報告
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其消費意識和社會發展有著趨於同步的特性。為培養大學生的合理信用消費習慣、倡導大學生理性消費的理念促進信用消費市場健康發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上海市信用研究會共同開展“上海市大學生信用消費指數”調查專案。5月27日,《上海市大學生信用消費指數調查報告》在滬釋出。調查顯示,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總體狀況良好,信用消費穩定,對生活沒有太大影響,生活狀況略有改善。
財經類院校信用消費佔比最高
從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情況問卷調查結果看,女生佔56.74%;男生佔43.26%,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比例女生略高於男生。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比例大三的學生信用消費最高,其次是大一的學生。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比例前三名的財經類佔47.47% ; 理工類佔29.57% ;綜合類高校佔13.22% ,其中,財經類院校信用消費佔比最高。
據相關調查報道全國高校大學生月生活費超過1200元的佔比只有9.76%。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消費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從另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看,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月均消費水平1000元以下的佔15.67%;1000—2000元的佔58.09%;2000—3000元的佔19.53%;3000元以上的佔6.71%,可見,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消費收支基本平衡。
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使用消費信貸(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留學貸款等)的佔22.53%;信用卡的佔32.31%;分期付款平臺(螞蟻花唄、京東白條、趣分期等)的佔52.37%;其他形式的佔20.06%, 可見,有超過50%的學生使用分期付款平臺。
大學生進行信用消費的主要原因是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的佔56.76%;提前實現消費願望的佔53.7%;培養信用意識和契約精神的佔19.25%;體驗新型消費模式的超越感的佔24.88%;有效拉動消費需求的佔13.82%。
調查資料顯示,上海市高校大學生進行信用消費的主要原因是透過信用消費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提前實現消費願望,體驗新型消費模式的超越感,也有部分學生認為透過信用消費可以培養信用意識和契約精神,有效拉動消費需求。
信用消費理念的宣傳教育還應加強
從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情況問卷調查結果看,認為大學生信用消費道德和理念會嚴重影響將來消費行為的僅佔33.7%;影響不嚴重的佔45.93%;沒有影響的佔9.05%;不瞭解的佔11.32%。影響不嚴重、沒有影響和不瞭解的比例達到66.3%。認為高校大學生畢業後申請的助學貸款選擇無條件按時償還的佔76.87%;選擇沒找到工作不需償還的佔10.9%;選擇離開學校就可不償還的佔1.34%;選擇不清楚的佔到10.9%。雖然選擇無條件按時償還的佔76.87%,略高於去年67.38%,但仍然有23.13%的學生認為不需要償還和不清楚。從另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看,學校有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和誠信方面教育的僅佔24.92%;偶爾會有的佔45.9%;沒有的佔29.18%。
由此可見,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理念的宣傳教育還應加強。
高校大學生進行信用消費的資金用於生活方面的佔71.08%;學習方面的佔43.88%;創業方面的佔13.45%;旅遊娛樂方面的佔33.33%,可以看出大學生信用消費資金主要使用在生活和學習方面。調查資料顯示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資金還款來源依次是生活費、透過兼職賺錢、向父母額外要錢、其他收入(如獎學金,比賽獎金等),向朋友借錢和申請其他貸款還款比例較小。從另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看,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提前還款的佔28.34%;按期還款的佔67.61%;延期還款,交滯納金的佔2.43%;逾期無法還款的佔1.62%,
由此可見,超過95%的學生都能按時還款,目前上海市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資金使用和還款情況良好。
雖然逾期無法還款的比例僅佔1.62%,但絕對總數也超過萬人以上。從另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看,忘記還款日期的佔35.99%;主觀上不願還款的佔11.11%,兩項之和佔比達到47%,有將近50%的學生是主觀上不夠重視造成的。更有資料顯示,認為逾期不還會對未來個人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佔54.03%;影響不嚴重的佔33.21%;沒有影響的佔4.16%;不瞭解的佔8.6%,有將近 50%的學生認為逾期不還對未來個人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響不嚴重或不瞭解。
報告認為,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對信用消費逾期主觀上認識不夠的現象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及時加以引導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相關資訊告知不明確 監管缺失存在隱患
調查顯示,高校學生在開通使用分期付款平臺時被告知開通使用所需要具備的資格條件的佔65.96%;告知分期付款的額度和利息利率的佔69.28%;告知保證使用者資訊、資金安全的佔58.31%;告知逾期還款的懲罰措施的佔47.23%,反映出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分期付款平臺相關資訊告知不明確。
從另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看,學生在使用信用消費時遇到個人資訊洩露的佔50.24%;由於資費要求不明確導致的直接損失的佔38.81%;由於平臺硬體設施落後造成的.損失的佔20%;對個人生活造成影響的佔31.67%。對目前國內的分期付款平臺存在哪些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缺乏監管佔比最高,達到52.45%;其次是貸款風險大佔比48.23%;高額度誘惑的佔44.44%;隱性擔保佔比43.41%;費率不明佔比36.52%;套現欺詐佔比36.26%;分期商品缺乏保障的佔23.51%。
由此報告認為,大學生分期付款平臺相關資訊告知不明確,監管缺失存在隱患。
高校學生信用消費出現糾紛時透過向平臺的負責人諮詢並解決問題的佔71.21%;尋求第三方調解或者訴訟法律途徑的佔59.74%;諮詢身邊瞭解此方面的人的佔41.98%;自己承擔經濟損失的佔18.19%。
報告指出,對於大學生而言,雖然沒有固定收入和工作,但是他們能在畢業後,相對快速地找到工作,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在大學生群體中發展信用消費業務具有很大的潛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學生在信用消費時要特別注重交易安全的保護,當信用消費出現糾紛時也應該由大學生與分期付款平臺解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
做到理性消費、適度消費、信用消費
報告提出,首先,大學生要充分了解信用消費帶來的利弊,合理消費,增強信用意識。其次,大學生信用消費信用額度應合理應用,不能過多貸款給生活帶來壓力。第三,希望學校和社會多做宣傳教育,樹立理性消費,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消費觀,聯動學校,制定關於每個大學的信用消費制度。第四,分期付款平臺額度高誘惑大,政府等部門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加強監管力度,要有健全的處理糾紛機制等。
調查資料顯示,高校大學生信用消費略多,帶來一定生活壓力的佔16.39%;消費過度,生活壓力增大的佔5.02%。由此可見,高校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信用消費觀,做到理性消費,適度消費,信用消費。
據介紹,該調查專案分類選取5所綜合類院校;3所理工類院校;4所財經類院校;2所師範類院校;2所政法類院校;1所語言類院校和2所其它類院校共19所高校的學生樣本,開展上海市大學生信用消費狀況調查。以問卷調查法、個案訪談法和網路徵集為主要調查手段開展調查,共收回問卷2301份,調查問卷的回收率達到98%以上。
調查問卷的結構分佈包括上海市大學生信用消費總體狀況調查分析、大學生信用消費形式和主要原因調查分析、大學生信用消費理念和教育調查分析、大學生信用消費現狀和原因調查分析、大學生信用消費認知情況調查分析和大學生信用消費暢想調查分析六個板塊,考慮到調研內容的多樣性以及調研問題設定的整體性,共設定21個問題。根據調查資料分析,以及訪談的反饋資訊對上海市大學生信用消費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的對策措施。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