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科技創新調查報告

金華市科技創新調查報告

  全國企業創新調查是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開展的一次重要國情國力調查。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一部署,我市於2015年初開展了全市企業創新調查。透過本次調查,摸清了我市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現狀,反映了有關創新政策的落實情況,明確了阻礙創新實現的主要因素,為今後制定創新驅動政策,監測、評估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促進全市經濟向創新型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一、企業創新活動基本情況

  我市納入企業創新調查範圍的企業有5434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65家,特、一級建築業企業149家,各類服務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企業;省級及以上金融業企業)1220家。

  調查結果顯示,我市有創新活動的企業2979家,佔被調查企業的54.8%;其中工業企業中有創新活動的佔56.4%,建築業企業中有創新活動的佔51.7%,服務業企業中有創新活動的佔50.1%。在成功實現創新的企業中,工業企業佔52.7%、創新成功率最高,建築業企業佔51.0%,服務業企業佔50.1%。而同時實現四種創新(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組織創新和營銷創新)的企業中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比例高於建築業企業,工業佔12.8%,服務業佔12.5%,建築業僅佔9.4%(見表1)。

  表1:企業創新活動基本情況

  指標

>

  企業數

>






  有創新活動的企業數

>

有創新活動企業所佔比重(%)

>

  成功實現創新的企業數

>

  成功實現創新的企業所佔比重(%)

>

  同時實現四種創新的企業數

>

  同時實現四種創新的企業所佔比重(%)

>

總計

>

5434

>

2979

>

54.8

>

2831

>

52.1

>

686

>

12.6

>

工業

>

4065

>

2291

>

56.4

>

2144

>

52.7

>

519

>

12.8

>

建築業

>

149

>

77

>

51.7

>

76

>

51.0

>

14

>

9.4

>

服務業

>

1220

>

611

>

50.1

>

611

>

50.1

>

153

>

12.5

>

  總體上看,我市的工業企業、建築企業及服務業企業創新的意願較為強烈,開展創新活動的企業佔比均超過50%。全省有創新活動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47.1%,其中工業企業中有創新活動的佔55.9%,建築業企業中有創新活動的佔56.6%,服務業企業中有創新活動的僅佔29.3%(見表2)。與全省平均水平對比,我市創新活力優勢較為明顯,特別是服務業創新活動的比例遠遠領先。我市有創新活動企業佔比5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有創新活動的服務業佔比達50.1%,高出全省平均20.8個百分點。

  表2:全省企業創新活動基本情況

指標

>

企業數

>

 

>

 

>

 

>

 

>

 

>

 

>

有創新活動的企業數

>

有創新活動企業所佔比重(%)

>

成功實現創新的企業數

>

成功實現創新的企業所佔比重(%)

>

同時實現四種創新的企業數

>

同時實現四種創新的企業所佔比重(%)

>

總計

>

62775

>

29562

>

47.1

>

28145

>

44.8

>

6791

>

10.8

>

工業

>

40841

>

22847

>

55.9

>

21476

>

52.6

>

5570

>

13.6

>

建築業

>

1057

>

598

>

56.6

>

587

>

55.5

>

91

>

8.6

>

服務業

>

20877

>

6117

>

29.3

>

6082

>

29.1

>

1130

>

5.4

>

  由於本次調查抽樣設計中樣本代表性的限制,對於服務業企業而言,分組資料不具代表性,因此下文僅就工業及建築業企業分組開展企業創新調查情況的分析。

  (一)企業四種創新活動情況

  企業創新調查中的“創新”是指企業向市場推出了新的或有重大改進的產品或工藝,或採用了新的組織管理方式或營銷方法。此處的“新”是指它們對本企業而言必須是新的,但對於其他企業或整個市場而言不一定是新的。創新分為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組織創新和營銷創新四種創新方式。

  從調查資料上看,開展產品或工藝創新活動的企業比開展組織或營銷創新的企業佔比高出12.3個百分點。分企業型別看,在工業企業和建築業企業中,開展產品或工藝創新活動的企業比開展組織或營銷創新的企業佔比分別高14.2和1.4個百分點。說明當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與建築業企業相比較,工業企業更願意透過開發新產品、新工藝,不斷完善組織管理模式,並在營銷策略上做文章,從而搶佔市場先機,強化自身競爭力。

  在開展產品或工藝創新活動的企業中,工業企業同時進行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的企業數較多,佔創新活動企業的24.8%,說明工業企業的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存在關聯性,較多企業會同時進行這兩方面的創新研究或者透過購買先進裝置以同時實現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而建築業企業同時進行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的企業佔比最低,僅為16.8%,比工業企業低8個百分點,應該說跟建築業生產的單件性和週期性較長的特點相符(見表3)。

  表3:企業四種創新活動情況

指標

>

有產品或工藝創新活動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

實現組織或營銷創新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

#僅有產品創新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僅有工藝創新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同時實現產品和工藝創新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實現組織創新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實現營銷創新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同時實現組織和營銷創新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重

>

總計

>

50.0

>

12.8

>

7.9

>

24.5

>

37.7

>

29.7

>

33.0

>

25.0

>

工業

>

50.3

>

13.3

>

7.4

>

24.8

>

36.1

>

28.4

>

31.1

>

23.5

>

建築業

>

40.3

>

0.7

>

21.5

>

16.8

>

38.9

>

35.6

>

17.5

>

14.1

>

  (二)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型別情況

  在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的企業中,內部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佔比最高,達到了67.7%,說明企業自身研發是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的最主要形式;其次是獲得機器裝置和軟體的企業,佔48.4%。分企業型別看,工業企業最主要透過內部開展研發活動(70.4%)和獲得機器裝置和軟體(49.8%)兩種形式實現技術創新;建築業企業最主要透過內部開展研發活動(61.7%)和開展相關培訓(53.3%)實現技術創新(見表4);調查結果基本符合行業發展特點。

  表4: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型別情況

指標

>

佔有產品或工藝創新活動企業的比重(%)

>

有內部R&D的企業

>

有外部R&D的企業

>

有獲得機器裝置和軟體的企業

>

有從外部獲取相關技術的企業

>

有相關培訓的企業

>

有市場推介的企業

>

有相關設計的企業

>

有其他創新活動的企業

>

總計

>

67.7

>

9.6

>

48.4

>

7.5

>

34.5

>

17.0

>

34.8

>

31.4

>

工業

>

70.4

>

9.5

>

49.8

>

2.4

>

32.7

>

18.6

>

34.1

>

24.4

>

建築業

>

61.7

>

26.7

>

36.7

>

16.7

>

53.3

>

20.0

>

5.0

>

25.0

>

  (三)企業產學研合作形式情況

  隨著全社會創新驅動的加強,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成為企業創新的重要選擇,2014年我市與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開展創新合作的企業佔有創新合作企業的31.5%。其中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共同完成科研專案佔56.6%,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合作在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佔24.2%,在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中設立研發機構的佔10%,聘用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的人員到企業兼職的佔27.9%,說明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已成為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在開展創新合作的企業中,從企業數量看,工業企業最多,但從佔比看,建築業佔比最高(47.9%)。從合作採用的主要形式上看,企業更傾向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共同完成科研專案,工業企業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共同完成科研專案完成專案佔66.4%,建築業企業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共同完成科研專案高達87.0%(見表5)。

  表5:企業產學研合作形式情況

  指標 

>

  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開展了創新合作的企業佔有創新合作企業的比重(%)

>

  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開展創新合作的企業中各主要形式所佔比重(%)

>

  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共同完成科研專案

>

  與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合作在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

  在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中設立研發機構

>

  聘用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的人員到企業兼職

>

  其他形式

>

  總計

>

31.5

>

56.6

>

24.2

>

10.0

>

27.9

>

37.1

>

  工業

>

29.8

>

66.4

>

28.8

>

12.4

>

33.3

>

24.0

>

  建築業

>

47.9

>

87.0

>

30.4

>

8.7

>

39.1

>

34.8

>

  (四)工業企業創新情況

  工業企業開展創新活動企業數量最多的五大行業分別是:金屬製品業(329家)、紡織業(277家)、紡織服裝、服飾業(201家)、通用裝置製造業(154家)、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154家),基本上為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工業企業創新活動佔比最高的五大行業分別是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85.7%)、醫藥製造業(81.3%)、食品製造業(81.0%)、汽車製造業(70.8%)和專用裝置製造業(68.8%),均為我市的高新技術產業。

  工業企業創新活動企業數最多的三個縣(市、區)分別是義烏市(529家)、永康市(406家)和武義縣(281家);工業企業創新活動佔比最高的三個縣(市、區)是磐安縣(69.0%)、義烏市(63.2%)和永康市(62.4%),義烏市與永康市不論是創新活動企業數還是創新活動企業佔比上看都在全市名列前茅(見表6)。

  表6:工業企業分縣(市、區)創新活動基本情況

指標

>

企業數

>

 

>

 

>

 

>

 

>

 

>

 

>

有創新活動的企業數

>

佔比(%)

>

成功實現創新的企業數

>

佔比(%)

>

同時實現四種創新的企業數

>

佔比(%)

>

總計

>

4065

>

2291

>

56.4

>

2144

>

52.7

>

519

>

12.8

>

婺城區

>

428

>

236

>

55.1

>

230

>

53.7

>

54

>

12.6

>

金東區

>

261

>

120

>

46.0

>

119

>

45.6

>

30

>

11.5

>

武義縣

>

488

>

281

>

57.6

>

271

>

55.5

>

68

>

13.9

>

浦江縣

>

321

>

190

>

59.2

>

153

>

47.7

>

38

>

11.8

>

磐安縣

>

113

>

78

>

69.0

>

77

>

68.1

>

24

>

21.2

>

蘭溪市

>

465

>

261

>

56.1

>

256

>

55.1

>

51

>

11.0

>

義烏市

>

837

>

529

>

63.2

>

466

>

55.7

>

97

>

11.6

>

東陽市

>

501

>

190

>

37.9

>

179

>

35.7

>

42

>

8.4

>

永康市

>

651

>

406

>

62.4

>

393

>

60.4

>

115

>

17.7

>

  (五)企業創新費用情況

最近訪問